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一不小心滅國後的我靠挖野菜複國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何裘從蕭閣老府上出來的時候,天方蒙蒙亮。

趕車的車夫頗為困倦,連着打了好幾個哈欠。

然何裘卻是一臉亢奮的模樣,絲毫看不出來一夜未睡的迹象。

他本為揚州府泰興縣的知縣,費盡千般心思才得到吏科給事中一職,成了個從七品的言官。

現如今又攀上了蕭首輔這棵大樹,他又怎能不激動。

尤其是小閣老親自向他許諾,此事事成,定會送他一樁大富貴。

先前小閣老的話因太過直白而被首輔大人制止。話雖未說完,不過何裘卻是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太子在聖上發病前暗中探望,極有可能是聖上親自召太子過去的。

不管如何,在諸位大臣們入宮前,二者之間定有一次密談。

想必這密談的内容十分重要,不然太子殿下也用不着背着臣子們偷偷離去,營造出一種從未來過的假象。

那麼皇上與太子究竟說了些什麼?

何裘不得而知。

不過小閣老的意思都已如此明顯,就差直接說太子是奔過去讨遺诏的。他要是再聽不明白,日後也不用在這官場上混了。

而朝中關于易儲一事一直争論不休。

若是太子擔憂聖上聽信言官的話,欲将自己的儲君之位廢除而另立陶王世之為東宮。太子如此心急火燎地行事,倒也說得過去。

不過傳聞中太子殿下待陶王世子殿下如親兄弟一般,不過這皇位之争,就算是親兄弟亦會反目吧?

還好他聽從閣老的指點,從不像那些一根筋的禦史們一樣直言将太子給廢了。

因齊涵虛在齋礁上的極谏,自己與季尚書又一直在為他求情,已經獲得了不少同僚們的欣賞。

甚至有不少人隐有靠向首輔這邊的趨勢。

聖上重疑群臣,正鑒于即位初年,有閣臣被罷斥,回鄉後曾于金陵崇正書院講學。

其學生日後登上政壇,交結中官專斷朝政。

且又有狂僧李執在民間著書,結社講學倡導異端學說,終惹得皇上龍顔大怒,嚴懲結黨之人,将帶頭者李執逮捕入獄。

蕭锵蕭首輔作為從崇正書院出來的一員,當時不可避免地收到了一些影響。

而他的師弟,先太傅雲離倒是幸運得很,在朝期間不僅沒被降職,甚至還官至太子太傅。

日後眼見情形不對,雲離馬上辭官回金陵修佛,功成身退,竟是絲毫也不留念。

不過之後的狀況,雲離怕是從未料到過。

因其在朝時風頭太甚,就算他吸取前車之鑒,在聖上決定逮捕李執之前就早早的辭了官,其一舉一動也不免遭到旁人猜忌。

畢竟李執未在诏獄内自盡前,他與雲離相交好的關系,可謂是人盡皆知。

此這正中首輔大人下懷。

自蕭大人被降職後,一直兢兢業業安分守己。

又因其極為擅長寫青詞,這才引得聖上垂青,授他以首輔一職。

然而這首輔之位還沒坐穩幾天,聖上又提拔了個趙除佞來制衡内閣,這讓蕭閣老如何心安?

是以首輔大人讓自己的門生,禮部尚書季無憂來舉薦齊涵虛寫青詞。

在皇上和諸位大臣的眼裡,這是首輔師兄對師弟門生的好意提攜。

然與此同時也會讓聖上猜忌,先太傅辭官後是不是仍心有不甘,甚至想效仿前人一般讓自己的學生步入中樞。

而他何裘,與一心為齊涵虛伸冤的大臣們一同上書,便會加深聖上與旁人的懷疑。

甚至會誤認為此乃雲離本人的指示,是他對朝中官員施了壓,這才勞得首輔大人與禮部尚書大人一同為一個小小的翰林院侍讀學士而操心。

畢竟旁人可不知道,雲離跑回金陵究竟是不是真的在一心一意地修佛。

把先太傅給拉下水,可謂是一箭雙雕。既能讓皇上轉移對内閣的注意,又能借勢打壓趙除佞的嚣張氣焰。

當是時,皇上病危,潛心修道。言官既多,攻擊紛起。帝心厭之,章悉留中。【1】

沒了聖上對奏章的裁決,閣權勢微,大部分奏疏由秉筆太監趙除佞代為朱批,留中不發更是常事。

在蕭府時,蕭閣老的話較為含蓄委婉。

但其說穿了,就是想扶持陶王世子傅誼上位,圖其年幼貪玩好操控,以期日後能借此子之手除掉趙除佞,重攬朝政大權。

更何況蕭首輔是為先太傅的同門師兄。若是世子一直不知齊涵虛與閣老的密謀,就憑着先太傅對他十幾年的授業之恩,想必也不會過多為難。

雖然陶王世子的身後還有個禮部侍郎嶽淵峙和定遠大将軍昆玉霜。

不過目就前來看,這夫妻倆頗為循規蹈矩。

且陶王妃和嶽侍郎的母族嶽家至今還在蜀中押镖,不涉足朝政,不足畏懼。

而太子殿下畢竟早已加冠,面上瞧着溫和,實則極有主見。

陶王世子的人都已放棄搜尋齊涵虛的家室了,然太子殿下仍舊不死心,大有背着聖上将此事追究到底的氣勢……況且他已不良于行,着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何裘垂首沉思了半刻,待至回府,即刻吩咐下人回老家去取珍藏已久的丹藥與丹方。

順帶差人先去林家茶樓裡購置一批上好的茶葉,他要好好答謝一番蕭首輔與小閣老的知遇之恩。

于此同時,紫禁城護城河秉筆直房。

忙活了一整晚的趙除佞乘着禦賜的凳杌回了直房,人還未到屋外,便有早已候着的小宦官們殷勤地迎了上來。

不過,同他們站在一起的,還有滿臉堆笑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張乾。

“喲,張爺,怎地還站在外頭,昨晚真是勞您親自扶着送千歲爺出宮,如此辛苦,還不進來坐坐?”

趙除佞從凳杌上下來,率先開口問候一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