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一不小心滅國後的我靠挖野菜複國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那日回去後,傅誼頗為老實。

他難得在進府的時候沒東躲西藏,徑直去了母妃那,乖乖認錯去了。

估計是見他認錯态度良好,尚有悔過之心,此次陶王妃倒是沒祭出家法,隻罰了他一頓禁足加反思,并叮囑他之後勿要再去管齊涵虛的事。

傅誼初時還有些憤憤不平。

就算還被關着,他一邊在園子裡挖着坑,将傅谙贈與他的病梅埋入土裡,一邊也不忘派下人去打探消息。

不料這消息打探得越多,傅誼就越是膽戰心驚。

興許是齋礁的那天風比較大,皇上回宮後就着了涼。

也不知怎的風疾加作,頭疼得厲害,身體愈發不适。

但在服用了幾枚藍道長進獻的朱丸之後,聖上明顯感到神清氣爽,于是下旨獎賞藍道玄,并催促他繼續煉藥。

然而朝臣認為此舉不妥,聯合太醫院集體反對此事,多次提及齊玄虛在齋礁上的言論,希望皇上能多放些精力在政事上。

靖安帝自是聽不進去這話。

遂發下聖谕,言明若有人膽敢阻攔藍道長進藥,就以抗旨欺君論處,下場定比齊涵虛還嚴重。

皇上的怒火連帶着也燒到了太子頭上。

因傅谙多次勸阻,靖安帝一道旨意,直接讓他出宮去溫泉别院好好療養療養腿疾,少花些心思在别的事情上。

朝堂之事瞬息萬變,且因太子哥哥和母妃的告誡,傅誼這下是徹底老實了。

直至二月初五他的生辰,他都老老實實地待在屋子裡,不免引得府内諸多家仆下人們驚異不已。

其實也不盡然。

傅誼完全是結結實實睡了整整兩天的覺,忘卻前事,養精蓄銳。

初五一早,便又神采奕奕地站在門口,喜氣洋洋地接過皇上和太子殿下賞賜的禮物了。

這一日,他過得是一如既往地潇灑快活。

晚上宴席之時,應天府尹也登門拜訪,另附上請柬一封,邀他與自己一同前去金陵。

傅誼向來是十分向往江南美景的。

金陵自古帝王州,因太祖孝陵之所在,是為琝朝留都,同京師一般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其地位自是不同凡響。

六部、督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宗人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有司一個不少,卻并無實權,所能管到的僅限于金陵及南直隸地區,無權過問其他地區事務。

究其根本,是因成/祖設立兩京時另有打算。

萬一京師适逢覆亡之秋,天子守京師,太子守京都。

即便天子和朝廷不幸被一網打盡,太子依舊可在京都備用官員的輔佐下号令大琝。

是以金陵收容了不少京師仕途失意的官員,亦有因獲罪被發配去孝陵種菜的。

不過先太傅雲離,不屬于此二者情況。

他本就是金陵人。

辭官後,也就正好回鄉養老了。大部分時間便寓居在大報恩寺裡,也算清閑。

就算傅誼打着看望恩師的名義,厚着臉皮前去叨擾他老人家,想來也不會被朝堂上的有心之人太過為難。

更何況傅誼本就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出京轉悠。

如今天賜良機,他又豈可錯過?是以早就命人準備好了行囊,隻待應天府尹擇日離開京城。

猶記得先前特意翻過的一本食單,那上面記錄的金陵美食還真不少。

諸如牛首山的“牛首腐幹”,水西門的“挂鹵鴨”,承恩的“大頭菜”,以及四處可見的金陵野菜“七頭一腦”……【1】

他雖平日裡不怎麼吃素菜,隻愛種菜挖菜,不過若是偶爾勉為其難地嘗一嘗新鮮菜式,倒也未嘗不可。

心心念念的這一日很快就到了。

臨行前傅誼與陶王妃辭别,不情不願地也向小自己八歲的庶弟傅謙道了一聲,别扭地叮囑他了幾句,說是讓他好好念書,勿要惹母妃生氣之類的話。

傅誼其實本不喜歡這個弟弟。

隻因他母妃與父王一直情深意切,卻偏偏有個不長眼的侍女趁父王酒醉之時乘虛而入,這才意外有了傅謙。

不過也算傅謙命薄。

他剛出生時娘親便難産而亡,随後父王又染病薨逝。

還是陶王妃見他自幼失怙失侍,着實可憐,遂将他納入膝下,同傅誼一般親自撫育着。

那時傅誼還不大懂事,況且又剛剛失去一直疼愛自己的父親。

得知此事後,他便跑去陶王妃面前大鬧一通。

甚至指着尚在襁褓中的傅謙,口不擇言地說出了“爾何為生我家!”的氣話。

那次是傅誼記憶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一向冷靜自持的娘親有如此大的怒氣。

她當場在下人面前甩了自己一巴掌,疾言厲色地斥責他怎可說出這麼不堪入耳的話。

并在衆人面前放言,日後傅謙就如同她的親生子一般,看看誰還有膽再欺負他!

事後傅誼還生生受了五闆子家法,以儆效尤,自此再也不敢對着傅謙耍性子。

隻是他偶爾仍會憤憤不平,氣不過娘為什麼會對一個庶子那麼好。

如今随着年歲的增長,傅誼倒是也逐漸想開了。

自己又是何必如此呢?

大家都是沒了爹的人,況且傅謙還從未從自己的親生父母上得到過任何溫情,他又何苦去繼續為難傅謙?

隻不過他心中尚還對傅謙的生母有所芥蒂,暫且還不能做到像母妃一般坦然地與庶弟朝夕共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