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馬緒去海市探望了馬維一家,周自晴去吳市跟劉婷婷厮混了幾天,回國之旅就要畫上休止符。周自晴的假期倒是還有十來天,主要是馬緒得回去跟項目。跟獨自出行比,周自晴果斷選擇搭伴,早點過去收收心,功課重新撿起來。
回程的機票是馬緒提前預訂的,商務艙。“土豪竟在我身邊”的梗,老套但是還蠻有用。至少周自晴不可能昧着良心說:太貴了下次還是省點錢坐經濟艙吧!如果之前周自晴多少有點肉痛,但享受過之後,她覺得:很值!下次還來!不就是多花點錢嘛,事業搞起來!
更寬敞的空間、更細緻的配餐、更周到的服務,下飛機的時候一掃往常的蔫巴,一臉清爽。馬緒着急返工,周自晴自己在家慢慢整理收拾打掃,趁着手感還在,複習了幾次新學的菜譜,倒是讓下班回家捋袖子準備下廚的馬緒大吃一驚。還有這好事?
畢竟持有多年主婦經驗,她做菜不一定次次都令人贊不絕口,但至少難吃不到哪裡去。賣相還行,吃起來大不差,還要什麼自行車?
周自晴的毛病在于,做完菜往往沒什麼食欲,不比别人做菜端出來有種期待和驚喜。因此,更多的時候她還是傾向于煲湯,食材處理好之後點火開炖,密封性好的炖盅不湊近了都聞不到香氣,這樣就能很大程度避免因為聞太多食物氣息而影響胃口這種困擾。
當然,這樣下廚的機會并不多。開學之後,新一波的壓力重新填滿生活的各個閑暇時段。索性工作上的遊刃有餘填補了學業壓力帶來的焦躁。她這腦子,一次隻接受一種高壓,多了會應激性躺平,破罐子破摔,愛誰誰。
一本又一本的專著從圖書館借出來,有的還得靠搶。筆記做了一本又一本,摘抄、心得、論述,輪番上陣。有時候周自晴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做出那麼多高深的論證,引經據典,追根溯源。導師是個很簡潔的人,好就是好,問題就是問題,所以周自晴在溝通中很少試探或者兜圈子,有什麼直接上吧!
BBS上有幾千樓有關導師的吐槽,五花八門,但歸結為一點,非常嚴格。知識來不得半點馬虎,挑中你或者有運氣的成分,但能順利畢業那一定是實力的象征。寬進嚴出已經成為行業标杆。
馬緒的應酬開始增加,工作聚餐、商務會議、各種各樣的沙龍,他隻是IT行業無數微不足道星星中的一顆,想方設法在技術上争搶一席之地。創業者萬千,無數死在沙灘上的前浪,讓後輩們懂得報團取暖。馬緒早早引入投資分散了風險,失去和得到之間,誰說的清誰輸誰赢?他早晚要回國,那裡才是最終的角鬥場。
周自晴純粹門外漢,她隻會搗鼓她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水果股票總算來了些驚喜,這樣一路飙升的漲幅堪稱業界奇迹。進入智能時代,領頭羊就該有這樣的排面。隻不過,國外的股市相對平穩,長線居多,經過幾輪調整,這種“爆款”很快就會歸于平靜。一直貫徹“小富即安”理念的周自晴果斷地讓紙面價值轉化為銀行存款。她堅信自己隻是個單純的股民,而不是妄想一夜暴富的賭徒。
國内的股票也起起落落變幻無常。她并不經常看股市,但總得關心自己的錢袋子穩不穩妥。新能源這一塊,國家投入大,也是日後的大勢所趨,所以看漲的挺多。隻是,如何在一大批代碼裡找到能起飛的那種,隻能依靠為數不多的主婦記憶。
搞錢這一塊她都要躺平了,結果,為了商務艙居然要頑強地站起來。
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時間花在這處,其他方面難免懈怠。劉婷婷因此給她發了若幹催促信。除了旅行,美食,她們的博客還有一些日常的分享,劉婷婷會寫一些好書好文、劇集電影的評論介紹,周子晴出國之後基本都是留學相關。
随着國内留學風潮長盛不衰,博客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粉絲早已過萬。很多人通過她的博客了解真實的留學體驗,有的是想出國有個借鑒,有的純粹是好奇。因周自晴時間不夠用,好多天沒去發文,劉婷婷收到大量催更信,其中還有留學咨詢機構想打廣告。
這麼快就有靠博客推廣賺錢的産業鍊了嗎?
很多人在博客上帶貨,放個鍊接推廣自己的網店,這些已耳熟能詳。但是替别人做推廣,風險系數還是挺大的。不了解人家的經營情況,推出麻煩來未免不值得。而且,現在博客的關注度不夠高,想也知道給不出什麼好的價錢。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