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去去沒回行李箱都滿滿當當,沒辦法,不遠萬裡跑一趟,總得帶點禮物,不然真說不過去。周如熙周末放假,恰恰在門口搖頭晃腦瞎晃悠,看到久未謀面的姑姑,忙不疊撲上來迎接。馬緒幫她把行李箱拿下車,招呼了一聲就宛如一個的士司機般被迫退場。
小姑娘已經報喜鳥似的沖進店裡搖人,“爺爺,姑姑回來啦!”
周建軍正在給客人換機油,聽到聲音立刻呼叫周自明過來接手,急匆匆出來,嘴裡還念叨,“你姑姑回來了?在哪呢?怕不是看錯了?”
“怎麼會看錯,這不就是!”
王香英沒想到她閨女說回來就回來,高興的話都說不利索了,還非拉着周自晴問這問那,中間如熙又跟着起哄打岔,真是熱鬧的跟過年似的。孫麗群幹脆拿起電話開始訂包間,中午必定要下館子!
太後娘娘關心的是吃穿住用行,上學遠不遠?每天吃些啥?住的地方有沒有空調暖氣?
小姑娘關注的是外國人讀書會不會更好玩?是不是沒有像她那麼多課?作業多不多?
孫麗群則問國外是不是真的比我們繁華?消費貴不貴?有沒有交到外國人朋友?
被孫麗群這麼已提醒,王香英猛地一震,對呀,閨女不會真給她找外國女婿吧?周自晴觀表情就知道她媽想到了啥,故作為難地說,“沒多少時間交朋友呢,課程安排太多了,隻認識了一些同樣過去上學的留學生。”
王香英放松歸放松,卻莫名有些惆怅:都說博士難嫁,她姑娘以後可怎麼好?
看完一圈親友,馬緒開始上班,周自晴開始休假。
許遊知道她回來,高興瘋了。屢屢進讒言讓她搬回來住,方便他做飯。攢了一肚子話要講,異國旅行見聞也是要聽的,酒都備好了,就等故事呢!
搬家在其次,先找張慧小範圍聚個餐,問問培訓中心的情況。雖然在國外的時候也經常收到彙報,但回來之後必是要去巡視一番,分分小禮物聯絡感情。眼見着就要準備暑假班的預訂,她也想過去現場,聽聽家長們的反饋。
學校的房子當初抽簽收樓之後,她沒有多管,時間已經來不及做進一步安排。這次回來也專程去看了看,交房帶着簡單的裝修,三室,規規整整的格局。因不着急住,她也沒想好要怎麼弄。先擱着吧!
沒過幾天,馬緒就發現他那麼大個女朋友,又玩消失了!
在國外天天住一起,習慣是習慣,但總覺得回國還是自己住更是爽快。讓自由來得更猛烈些吧!
人生無非吃喝二字。平日各種鑽營找美食那是必須的,未雨綢缪之下,還和許遊研究菜譜,學了些國外也能出成品的簡易菜。真的是,為了這張嘴,鹹魚也能鯉魚打挺。
許遊是這麼打趣的,“沒想到出去一年,都蛻變成賢妻良母開始洗手作羹湯了?”
“隻能說幸虧你沒去,不然你這張挑剔的嘴,要受老肚子罪。”
相對于周自晴比較兼容的胃,許遊平時連清淡點的菜都不想吃,滿心濃油赤醬麻辣鹹香。清淡口味的菜大概也就隻有粵式燒鵝接受良好,連烤生蚝都要搭剁辣椒的奇葩。讓他吃蔬菜沙拉?怕不是第二天就卷鋪蓋跑路。
張慧家的小晨晨已經是幼兒園的大朋友了,對周自晴并沒有什麼深刻的記憶,隻是總聽她媽媽念叨這個阿姨。這個時候的孩子最是可愛,豁着牙,要麼害羞抿着嘴,要麼大咧咧笑得格外燦爛;不像小些的聽不懂你講什麼,又不像大些的那麼不好忽悠。
張慧見她一副看着孩子很得趣的樣子,半真半假勸她,“眼饞吧?眼饞自己生一個。”
“孩子在别人家格外讨喜,一晃眼就大了。自己生還是算了,小寶寶生下來容易,養下來那是一生的課題,真伺候不來。”
張慧總覺得她這思維跟國際接軌的太快。不說丁克,她連丁克的前置條件“結婚”都還沒達成,難不成想搞獨身?完全把他們這些按部就班結婚生子的人襯成了市井小婦人。當然,她是懂得自我攻略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選的,她自己想要家庭,求仁得仁,沒什麼不好。
兩個人不了家庭不聊老公孩子,還有很多話題。培訓中心的改進,評職稱新政策,攢論文的進度,進修的方向和課程,還有集資房的名額。
對的,張慧她們學校也開始了這項工程。她們學校位置比豐師好,随之而來的就是批地難。好不容易批出了一些,名額搶翻天,競争比評職稱還慘烈。先排除掉不符合條件的,再進行抽簽。學校以及家裡為此刮出的血雨腥風,張慧也不想細談。朋友大老遠回來,總不好聽一直這些家長裡短。
除了這些,就是不遠不近那些同學的近況了。身處豐城,除開剛畢業那兩年,後面免不了有同學途經此地,出差、旅遊、見朋友,甚至是中途轉車。留在豐城的“地主”們,免不了要接待八方來賓。
這項工作多半是張慧出面,不太熟悉的男同學們都找許遊。反正周自晴多數時間隻當個陪客,忙的時候露面都難。明年是畢業十周年,雖然想聚齊所有人比較難,但313的姑娘們應該可以期待一下,除了失聯人士梁燕燕。每每提到她,都不免唏噓。曾經大家眼中的學霸,無數人羨慕的天之驕子,就這麼寂然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