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鐵飯碗,你要不要? > 第47章 第 47 章

第47章 第 4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七月的南平市,豔陽如火。

兩位小姐姐不辭辛勞到處閑逛。先狠狠吃它幾天美食。别說,這裡美食的種類繁多,且不說本地琳琅滿目吃一個月都不會重樣的各種特色菜,其他地方的美食也紛紛彙聚于此,國内八大菜系在這裡屢見不鮮,國外的一些特色餐廳也常常令人流連忘返。

兩個人每天不是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地鐵,公交,出租車,各種換乘。她們會坐在28樓俯瞰整個CBD,悠閑地喝着英式下午茶,也會辛辛苦苦轉車兩小時隻為了一碗老鴨湯;會擠在熙熙攘攘的步行街融入街頭藝術,也會在村落巷道裡徜徉,體驗本地人的鄉音和風俗。她們本是過客,可以感佩每一處的繁華,也可以悲歎每一處的凋敝。

周昱終于得空跟她們彙合,上半場吃飯K歌群魔亂舞,下半場在清吧借酒訴衷腸。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血淚史,隻是平白無故,不好提及。酒是個好東西,讓人不由自主對着身邊的人,講述一段又一段委屈。有的感同身受,有的卻無法觸及。隻希望,哭過的天空,能分外清晰。

南平市不是一個适合旅遊的城市,它是奮鬥之城,是夢想之城,每個人步履匆匆,無問西東。周自晴并沒有表現出對這裡的任何熟悉,哪怕,她的确熟悉。周昱奮鬥着的地方,亦是她曾經奮鬥過的地方。一步步走來,艱辛而踏實。每座城,都浸潤着無數奮鬥者的血汗,而她的城,已在它處。

趕在研讨會的最後期限,她與劉婷婷道别,回到豐城。每年的研讨會各有千秋,各種層次、各種規模,大家跟分餅一樣,從領導們那裡分到屬于自己的那一塊。

周自晴暫時沒有跟人争肥瘦的本事,而且,剛剛出門一趟的她,也的确沒有再去其他城市奔波的意向,欣然參加了在本市舉辦的研讨會。主要是了解了解形勢,長長見識,擴充人脈,再交換一些消息。其他的講座和分享,含金量不大,随意聽聽就好。

因為周自晴記得帶手信,所以許遊雖然炮轟她不厚道,還是大方地原諒了她出門不帶他。

開玩笑,跟閨蜜聚會,帶個男閨蜜,啥情況?萬一男閨蜜不省心,再帶個丁峰什麼的,還讓不讓人活了?出遊不要約正在熱戀中的朋友,會變得不幸。切記!

既然每天都要出門,那開完會順帶視察一下工作也是應有之義,而且,手信也得盡快發一發。員工們得了意外的驚喜,工作應該會更加開心?

不知道别人是不是這樣,但小馬明顯是。暑假她隻空出一個星期回去探親,其他時間打算全都貢獻出來打工。隻要她及時更新賬目,做出她要求的報表,彙報一些異常,其他的時間周自晴并不怎麼管她。她去上班,就更新一下題庫,挺好。

下半年開始,張慧也準備去讀在職,工作又要交出來,小馬同學責無旁貸。周自晴發手信的時候跟她講了這件事,說隻要她做的好,張慧那份工資一并發給她。她哭喪着臉,“晴姐,你這樣子搞,我畢業之後都不想回去了。上哪能找得着工資這麼高的工作啊!”

“一碼歸一碼,現在勤勤懇懇幹活,以後老老實實回家。你真留在這裡,你爸不得錘我?體制内有體制内的好處,别隻看這點錢,那些你看不見的五險一金才頂頂重要呢!要不然,你以為我為啥要當老師?為了那麼些工資嗎?”

周自晴的現身說法,讓小馬躁動的心立刻冷靜下來。的确,别的她不行,學前輩抄個作業總會吧!那更得抓緊時間賺小錢錢才行!以後參加工作了,輕描淡寫地跟同事吹牛,“我還沒畢業就月入X千。”啊,光想想都帶勁!

有男朋友的生活,其實并沒有什麼大的改變。更多是心理上脫離了“大齡剩女”這個群體的一種安慰,這樣顯得自己不是一個異類,能減少自己與整個社會風俗的對立,比硬剛要省心。當然,闫靈非要硬剛,她也不反對。

過不了幾年,租個女友回家過年這樣的梗就會作為新鮮事傳遍大街小巷,甚至發展成了一個産業鍊,充分體現當代年輕人的無奈。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特色,年輕人一代代崛起,一代代創新,也讓人生體驗更加曲折離奇。

很多人都以過來人的身份訴說着這一輩子該怎麼取舍,但在周自晴看來,道理歸道理,生活歸生活。人之所以為人,每個人的大腦都擁有着未知的潛力,從而将人生引向無數可能。她不知道自己會有怎樣的走向,一份安穩的工作,幾分恰到好處的進取心,隻求現世安穩,安安靜靜奮鬥到退休。有個不多事的老伴自然好,沒有也算不得遺憾。

當然,至少短期内,馬緒這個“老伴”大概是甩不脫。當你與另一個人不存在金錢利益上的糾葛,也不依賴他而生存,那麼,心态會平和很多。那些患得患失,最終害怕的大體是失去。當你将生命中的每一個人都标記為自己漫漫旅途中的同伴,承認聚散有時,是不是沒那麼困難?

當然,有了男朋友,隻是社交中的一環,避免被賢姐這樣熱心的吃瓜群衆當作手裡的牌。面對家長,那一定要死死卡住單身這個條件。不然家長隻會消停三分鐘,然後順理成章進入下一個步驟:催婚。婚都結了,離催生還遠嗎?都是套路。

闫靈因為上面有人擋着,壓力小很多。即便如此,她回家的頻率也并沒有因此增加。家裡有個約女孩子看電影都要姐姐給贊助的弟弟,怎麼看怎麼覺得遲早要完。開心了發個紅包打發一下,可一副理所應當的嘴臉是怎麼回事?扶弟魔,整不起。

似乎所有父母都擅長搞平均主義,拆東牆補西牆,總想挖出息孩子的去補不怎麼出息的,尤其不出息的那個是男娃的時候,尤其明顯。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按照這個思路走大概或許可以達到雙赢,可世上永不缺乏急功近利的,隻想拿你當提款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