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移至臘月初九,這日是爺爺生辰,平安早與木頭商議今日早些歸家,請上幾位伯爺爺并交好的堂伯來家中吃上一頓。
既是祝壽,葷菜素菜都不能少。
平安買了一隻雞,一塊羊肉,一條上好的五花肉。
雞胸肉做簽菜,雞肉炖湯,羊肉打邊爐,五花肉做扣肉,但今天吃飯的人多,這幾道菜還不夠。
回家後平安又剖了條鳜魚,敲了三個雞蛋做蒸蛋,另從壇子裡掏出豆角、茄子、黃瓜皮、芋頭絲、酸菜這幾樣脯菜,或做配菜,或合炒,總能多作一道菜。
之前的打邊爐爺爺十分喜愛,平安早與他約定,等他生辰時也備上一份。
将雞胸肉剔出,剩下的雞肉切塊與滋補藥材一塊炖湯,五花肉切成厚片,炸制後放入涼水浸泡,等泡出虎皮紋路再做成梅幹菜扣肉。
交代完木頭把網油和青菜趕緊洗幹淨,平安便開始處理雞肉。
她将雞肉切碎剁成肉靡,冬筍筍尖切細丁,陳皮半錢洗淨碾碎備用。
再分次加入蔥姜花椒水攪拌,入雞蛋繼續攪勻,直至攪動肉糜存在明顯阻力。
平安這才加入筍丁、陳皮、醬油混合調勻。
做這簽菜,一般都是以網油、白腸、豆腐皮包裹再下鍋油炸,可是這些東西又薄又軟,稍不注意,裡面的肉糜便會破皮而出。
若是火候控制不好,外邊已經炸焦,裡面的肉卻還未熟,白白浪費功夫和銀錢。
平安在與楊嬸的交談中得知,他們做簽菜時,都會在這網油表面裹上一層面糊,這樣炸制受熱均勻,也更容易成功。
這面糊好辦,她之前的藕簽外邊便是裹的面糊,炸好後酥香十足,不易受潮,即使泡湯,也别有一番滋味。
“洗完了嗎?”平安走到井邊問道。
木頭将手放在火堆邊烤了烤:“差不多了,網油也搓了幾遍。”
“成。”
平安看了下這爐子的火候,又将鍋蓋掀開,裡面的雞湯隻是冒着輕微細泡,她便将鍋蓋蓋好,轉身回竈房添柴燒火。
竈上的兩個鍋這時候便可用到極緻,平安将五花肉撈出切片腌制。
一側的鍋中下入八角、桂皮爆香,與梅幹菜混合爆炒,最後再加入豆豉醬汁調味。
平安把炒好的梅幹菜蓋在肉片上邊,放進蒸籠隻等待水開蒸制。
不過,這沸水在上蒸籠之前還有别用。她把洗淨的豬網油往沸水中滾一遭,迅速拿長筷挑出攤平。
等待的時間,平安把網油和泡軟的豆腐皮平攤,小心地舀入調制好的肉餡,将肉餡裹成緊密的長條狀,切成手指長短,再放入面糊中滾上一圈。
炸這東西,需得小火慢炸,等第二遍複炸時再升高油溫。
随着滋滋的炙響,油鍋内發出此起彼伏的噼裡聲響。一時間柴火燃燒聲、鐵鍋炙烤聲、油鍋炸物聲起此彼伏,竈房内熱鬧非凡。
随着陣陣青煙在鍋上方袅袅飄開,白色的簽菜已被熱油炸得金黃酥脆,平安拿起兩根互相剮蹭,是清脆的呲呲聲。
她走到門外,給在外邊燒火的木頭遞過一根,他兩眼亮晶晶地看她一眼,随即偏頭将嘴張開。
“怎樣?”平安蹲身問道。
“好吃。”木頭将最後一口簽肉咽下,歡快應道,“外酥裡嫩,外邊的酥皮還有淡淡的椒鹽香。”
熟了就行,平安點點頭轉身回了竈房。
等她把所有菜做完,她再給複炸一遍加熱,這樣吃起來會更香。
接下來,便隻需将羊肉切成薄片腌制,再做幾道青菜就成。
如今菜園裡有的幾樣蔬菜,都被平安弄了點回來。
蘿蔔切塊放入清湯鍋子,剩下的蘿蔔切絲與芫荽清炒。
白菜也清炒一盆,剩下的一些留着與菠薐菜、生菜,芫荽一塊燙鍋子吃。
還有一些嫩油菜,她打算做一道滿山香。
随着鍋中的咕噜沸響同時出現的,還有陸續到訪的親友。
說是不正經辦壽宴,隻是請客聚餐,但是上門的伯爺爺與堂伯還是帶着雞蛋、豬肉,幹果進門。
她爺爺兄弟多,她堂伯堂叔更多,隻可惜這麼大的家族人心卻并不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除了在世的兩位伯爺爺,來的堂伯都是平日裡對她家多有照拂,往來較多的。
平安笑着從竈房出去,與他們問好後,這才低聲囑咐木頭:“這裡火候要是差不多了,你就跟爺爺去陪陪客人。”
若是夏日,木頭指定立馬起身。
可這會,天上的絲絲凍雨仿佛密密麻麻的冰針紮入他的軀幹,讓他手腳僵直,不聽使喚。看着一旁熊熊燃燒散發誘人熱意的爐子,他心中萬分不舍。
天知道他有多後悔當時沒叫娘子給他棉衣做厚點,他現在真的無比懷念......
遐思戛然而止,木頭心虛地看了眼平安,咬牙烤了烤手,這才起身走向堂屋。
把鳜魚做完,就隻有幾道需要清炒的菜,隻要菜和調料備好,做起來也快。
鳜魚表皮的黏液已用熱水燙過,平安剁掉鳜魚脊背的毒刺,用鹽、姜片抹勻魚腹,将魚沿鍋邊慢慢下滑。
做這鳜魚,平安的香料準備得十分充足。
胡蔥、蒜、姜、酸菜、半個八角、幹紫蘇、脯菜,還有她熬制的辣醬,她能調動的去腥增香調料大部分都在這兒。
雖然有些菜講究返璞歸真,原汁原味,但有的菜卻可海納百川,吸納數種香味依舊不失其本真鮮味。
鳜魚,便是其中一種。
将這鳜魚兩面煎至金黃,便可輕松鏟動不粘鍋。
把鳜魚鏟出備用,鍋中另起油,下入香料與豆瓣醬煸炒出香。
紛繁的香料與豆醬融合,瞬間化為出一股令人陶醉的醬香。
細品之下又可聞見各種香料的香味,再回味,香味則愈發馥郁醇厚。
醬料已完美釋放出香味,平安将魚放回鍋中,撒入紫蘇、脯菜、酸菜調味去腥,最後沿鍋邊倒入黃酒焖煮。
此時,另一邊的蒸菜也陸續蒸好,平安掀蓋看了一眼,便又将蒸籠蓋好。
如今天氣冷,放裡邊也好。
随着爐中柴火漸烈,鍋蓋悄然溢出迷人的鮮香。
有鳜魚本身的鮮味,也有那些香料與魚焖煮升華的别樣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