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天變不足畏 > 第4章 喜相逢

第4章 喜相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敲門聲響起,聞竹讓紀宣坐下,自己起身去開門。

門扉打開,來者有些面善,十七八歲,中等身高,面容圓潤讨喜,帶着幾分孩子氣。

呂嘉惟?

險些直接叫出故人的名字,她忍住在嘴邊的話,暗自搖頭。

說是故人,但上一世與呂嘉惟相識之時已是冬月,呂嘉惟現在還不認識她。

忍着心中的别扭,聞竹向故人問道:“在下十齋聞竹,不知閣下何事到訪?”

呂嘉惟回禮,眼神卻不住地往屋内飄:“某九齋呂嘉惟……聽聞殊成在兄台處?”

紀宣帶着笑意的聲音從她背後傳來:“你倒靈通,都尋我到這來了。”

“說好你輸了要替我寫……”見聞竹還在旁側,呂嘉惟說到關鍵處,聲音弱了下去,輕咳幾聲,“司業催得緊!火燒眉毛!這會兒到處尋你不到。”嘉惟面帶幽怨,對着紀宣癟了癟嘴。

事發突然,紀宣把上午發生的一應事以及出現在十齋的原因同他簡要講了,聽得呂嘉惟一會一個表情,面色十分精彩。

呂嘉惟聽罷,沒急着關切紀宣的寶貝玉璧,對着聞竹不掩驚訝之色,本就圓潤的眼睛瞪得更圓:“真是難得,兄台竟會這般手藝!”

呂嘉惟喜怒形于色倒是一點沒變,聞竹暗自發笑,謙虛道:“殊成兄過獎,雕蟲小技罷了。”

嘉惟不認生,此時來了興趣,也不急着拉紀宣回去,笑着要看聞竹怎麼修玉璧,聞竹遂領他進了裡間。

“修之好手藝,幾乎看不出一點裂隙!”呂嘉惟自來熟,方才互通過姓名,此時已經直乎聞竹的字。

聞竹之前習慣如此,也不覺有異。正欲自謙幾句,一黑影從窗棂處疾沖過來,閃過三人眼前,皆是一驚。那物甚是迅捷,眼看就要撲倒書案上的燭台。

嘉惟眼疾手快,将那快倒下的燭台一把扶住。

“好險,差點毀了這《公羊傳》。”嘉惟撫着胸口,将抄本移到一邊,“此抄本柳體甚妙,是出自修之兄之手?”

呂嘉惟善書,尤善草書、飛白。上一世她與他便因書法結識。嘉惟看似懵懂,稚氣未脫,實則觀察敏銳細緻,一雙慧眼異于常人。

“嘉惟好眼力——這蠢貓兒,險些毀我心血。”聞竹收起抄本,看向那窩在茶案下的罪魁禍首——

一隻黑白色狸貓。

“好一隻烏雲蓋雪。”紀宣看向那貓,它體型矯健适中,通體黑色,隻肚腹和四爪為白色,毛色生的如此齊整的黑白狸貓倒也少見。

聞竹笑道:“它是我們董齋長的二毛,仗着我們都喜歡它,成日在十齋放肆慣了。”

呂嘉惟雙眼放光,早已迫不及待,搓了搓手,起身靠近正在舔毛的二毛。二毛懶懶地擡起綠眸,對着面前陌生的龐然大物哈了口氣,随後慵懶起身,換了更遠的地方窩着。嘉惟被二毛兇了,悻悻地縮了手,隻巴巴地看着那貓兒。

“修之這兒倒是熱鬧。”

一位青年公子從敞開的門徑自近來,紀宣嘉惟擡頭,隻見那青年儀态端方,儀容整潔。容止可觀,動作有文。身如玉樹,相貌不俗,好一位謙謙君子。

“董某替二毛向諸位請罪,”董生向衆人一揖,對聞竹颔首一笑,接着向紀宣和嘉惟二位來客道,“某姓董,字崇雲。這狸貓驚擾了諸位,實是對不住。”

“二毛這般惹人憐愛,我們不忍苛責。”紀宣看着被二貓勾得走不動路的嘉惟,忍俊不禁。

嘉惟不怕生,向董生笑道:“董大哥,二毛肯定聽你的!快告訴二毛我可不是壞人,不要對我這麼兇嘛。”董生微微一笑,聲音溫和清越:“實不相瞞,修之也知道,二毛頗有些靈性。本是隻野貓,我初到太學之時偶爾喂它,自那之後二毛便經常現身于十齋,似是把十齋當成了住處,經常眠宿在十齋各處。”

“齋長說的沒錯,二毛也算是十齋一員了。”聞竹走到董生身邊,“還未和齋長介紹,這位是紀兄殊成,那位是呂兄嘉惟,都是九齋的同窗。”

幾人一一見禮,董生忽地想起什麼,對聞竹道:“衛賜都和我說了……修之,紀兄的玉璧修複的如何了?”

不等聞竹應答,紀宣先為她打起了包票,似乎已經預見玉璧修好的樣子:“多謝崇雲兄挂念,某相信修之的手法!”

嘉惟在第二次被二毛哈氣後,收回了伸向二毛的魔爪,突然想起還有正事沒辦,蹭地站起身。

“啊呀!”嘉惟被二毛屢屢拒絕,又忽地想起毫無頭緒的習作,拍着腦袋,“殊成你也不提醒我,再晚些……先生那裡我就慘了!”

嘉惟一邊催着紀宣離開,一面戀戀不舍地看着二毛,一步三顧。

紀宣見嘉惟如此情狀,忍不住發笑:“今日與二位同窗甚是投緣,以後不免前來叨擾,飲茶暢談,還請二位兄不要拒我二人與十齋門外。”

“對對對,殊成所言我亦如此。”嘉惟喜上眉梢,暗自決心,下次定要摸到二毛!

“那是自然。”聞竹看向紀宣,“待玉璧修好,便為殊成送去。”

“對了修之,”紀宣剛要出門,忽有些躊躇,轉身向聞竹,“方才你說的那本講雲的古籍……叫什麼名字?”

聞竹笑意僵在臉上。

不過是她随口編的,這所謂古籍,本就不存在。

她有些心虛:“啊,殊成兄,年歲久遠,一時倒有些淡忘了……待我回去好生想想。”

幾人揖過,便是道别。

二人走後,屋内隻剩她和董生。

董生多問了幾句衛賜母親的事,二人俱是唏噓。

“小衛平日是個溫吞樂天的性子,但事關家人……修之平日多開解他,有什麼事,盡管告訴我。”

聞竹歎道;“我與阿賜同舍,朋友之間,理當如此。”

送走董生和二毛。狹窄的齋舍複歸于寂靜。聞竹坐回到書案前,重新琢磨起這幾塊碎玉來。一邊思索在何處下孔,一面在木盒裡摸出所需的物什,待心中逐漸有了盤算時,卻少了一件必需的器具。

思索片刻,太學之内,也隻有他能幫上忙了。

聞竹也不耽擱,包起碎玉便向崇化堂去。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