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天變不足畏 > 第2章 紀家二郎

第2章 紀家二郎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聞竹目光一轉,隻見地上一塊仿漢勾連雲紋圖樣的玉璧,銅錢般大小,細心留意,玉材是中等成色的和田白玉,旁側還落着一根摻了細密金線的精緻穗子。玉璧落地,此時已然碎成大小不一的三塊殘玉。

聞竹的目光越過衛賜的肩頭,看見對面玉璧的主人,思緒一時沒了落點。

紀家二郎,紀宣。

從上一世到現在,她見過他不下數次。當再一次見到他時,目光還是會為這張臉停留。

十八九歲的少年,與他們年齡相仿。高大勻稱,身姿挺拔。身着和諸生相同的太學生常服,卻難掩周身貴氣。陽光從他身後的方向照來,在他的身周籠了一層光輝。

他微微擡頭,面容白皙,輪廓溫和。鼻梁高挺,眉眼溫潤。眉如青霧,眼明似琉璃,目光澄澈,不見一絲陰邪之氣。整個人如雪後初晖,恰似天上來,清明而溫和,既不刺眼,也不容人忽視,一切都恰到好處。

如他的外貌一樣,在太學中,他既不張揚至引人側目,可因其家世顯赫,提起他的名字亦是無人不曉。紀宣祖父官拜參政,緻仕後仍得官家挂念,常入宮奏對。二位叔祖逝世之前俱官居高品。父親與叔父同榜中進士,如今一位在京為官,一位赴地方為政,政績斐然。端的是官運亨通,前途無量。

與此人上一世不過點頭之交,本不相熟,更不了解其脾氣秉性。可平白碎了玉佩,誰又能毫無怨言?她低頭看向地上狼藉,心裡替衛賜捏了一把汗。

紀宣面上不見愠怒,一雙溫潤的眼睛卻冰冷下來。她閑時觀太學諸生百态,雖是無聊之舉,倒也總結出一種通理——這些種文質彬彬的貴公子,愠怒時大都不顯不露,便是眼前這副模樣。

衛賜的道歉聲響在耳邊:“抱歉兄台,實在對不住!”屋漏偏逢連夜雨,還不知母親病情如何,卻又惹上了麻煩,他欲哭無淚,“某有急事在身,行迹匆忙,毀了兄台的佩玉,實乃無心之失。”邊說着,一邊連連作揖賠罪。

紀宣目光掃向衛賜,又轉向地上的碎玉,幾不可聞地歎了口氣。

聞竹略看了一眼,大緻猜得他心中所想。

看衣物配飾,便知衛賜大緻情狀。這枚玉璧雖非上品,若硬要衛賜來賠,恐也拿不出足夠的銀錢。

對方沉默,衛賜臉面通紅,更顯得手足無措。近旁的生員都湊了過來,在不遠處圍成了個圈子。

衛賜心思單純,平日素不得罪人,甚少經曆這種事情。見好友窘迫,聞竹心中不忍,已然決定要做些什麼。

隻是久不曾練手,往日技術不知還有幾分熟練。

未等紀宣出言,聞竹輕巧地越過衛賜,站在二人之間,利落地向對方一揖。

她自報家門:“在下十齋聞竹,是這位衛公子的同舍。兄台佩玉損毀,某亦萬分惋惜。”

紀宣擡頭打量這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少年,面色依舊冷肅。

“此玉璧斷裂之處還算整齊。若以連綴之法修複,或可複回原狀之□□成。某恰巧略懂玉器修複之術,但也不敢誇口,兄台若信得過某,可否讓某細觀殘片?”

眼前的少年中等身高,身材瘦削,在高大的衛賜旁邊略顯羸弱。面容白淨,氣質如竹,方才說叫聞竹?倒也人如其名。少年面帶挑不出刺的微笑,神情沉穩淡然,一雙漆黑的眸子毫不偏移地同他對視。

紀宣目光掃向地上的碎玉,又看向面帶愧色的衛賜。

玉璧破碎,終究不能複原,不如讓他一試。

紀宣眼中還存着幾分質疑,緩緩颔首,算是同意了。

聞竹毫不在意,一得到首肯,便俯身查看地上的殘片,從懷中取出手帕,一一仔細撿拾。

衛賜看着聞竹,心中忐忑,懊惱又感激,自己每次窘迫,聞竹總是在他身邊。

不過片刻,她捧着手帕來到紀宣跟前:“形态還好,碎碴不多。紀公子若想修複,某願自薦,兄若不棄,某定當盡力而為。”

那少年淡淡笑着,聲音平和而堅定,被那雙如古井般沉靜的眸子注視着,紀宣鬼使神差地交出了自己的信任。

“也好,此物于我意義非凡。若得公子修複完好,亦是幸事。”說完又補充一句,“在下九齋紀宣。”

心愛之物造此橫禍,竟還能面不改色,倒不像個暴脾氣的。

聞竹擡眼觑了觑紀宣的神色,把方才一并拾起的穗子遞給他:“既如此,兄請随我來。”

見他無意追究衛賜,聞竹遂放下心來,到衛賜身邊悄聲道:“不用管這邊,伯母病情要緊,去後園找董大哥。”

紀宣雖不知聞竹和衛賜說了什麼,卻也依舊禮貌地向衛賜颔了颔首。衛賜眼含感激,和聞竹對視一眼,向二人揖過,便匆匆離去。

遠處生員見沒什麼熱鬧可看,也都盡數散去。

轉眼間,偌大的後園隻剩下他們二人。

聞竹在前面帶路。

“紀兄請。”

一應工具都在她齋舍中,但凡修複玉器,具體修複之法需和玉器的主人細細商量,以免不合主人心意,反不如不修。

兩人并不熟識,互通姓名之後,再無話可說。

二人一前一後走在小徑上。聞竹走在前面,陽光從兩人的身後照射過來,紀宣的影子打在她衣衫上,籠下一片陰影。

方才怎就那樣輕易地信任了他?

都道工匠熟能生巧,越老越好。

這樣一名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

紀宣望着前面那個矮了自己一頭的瘦削背影,心中忽地生出些忐忑來。

後園離十齋齋舍并不遠,聞竹想起昨天晚上——或是上一世的臘月十五——這段她連摸帶爬走了半個時辰的路,苦笑又唏噓。

剛要出後園,笑罵聲,吵鬧聲,環佩聲......一股腦地沖進二人耳中。不遠處,一位公子被擁簇着往這邊走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