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可以是羅梅羅目前為止表現平庸的理由。
但結果不會因為理由而改變。
正是因為無數理由(借口)阻擋在前,也能用實力破除一切艱難險阻、創造奇迹,尼可拉斯·羅梅羅這名選手,才成為橫空出世的年輕巨星。
“羅梅羅今天沒有打出來。”影山樸實地點出事實。
雖然他本人絕不帶有其他心思,但放在眼下的氛圍,這句話意外地顯出幾分冷酷來。
淺野實默默地縮到谷地身邊。
五局三勝制的比賽,巴西正在懸崖邊緣。
這一局一定要拿下,拿下這一局才有繼續的機會——
“得分了!羅梅羅的後三進攻!”
“自接自扣!羅梅羅四号位超手扣球!”
“……一傳打亂了!上球不到位、哎呀這一球過網送探頭——羅梅羅好防守!防守起球之後、還是羅梅羅!依然是羅梅羅!羅梅羅第四次扣球!拿下——美國隊申請挑戰!!”
谷地感覺自己和淺野實交握的手汗津津的。
熱意和汗水貼在一起,仿佛打着滑,但她沒空在意。
“界内還是界外……”有人在喃喃自語。
解說的語速像是子彈傾吐,待到挑戰時總算有餘裕慢下來和嘉賓點評幾句,卻像是背景音,落不到谷地耳朵裡。
現場DJ故意一般,在挑戰時放着懸疑的曲調,聽得谷地心髒一顫一顫地提起,手心傳來淺野實同樣收緊的壓力,她重重地回握過去。
界内,26比24,巴西奪回這一局;界外,25比25,美國繼續向金牌點沖擊。
直播鏡頭聚焦到羅梅羅身上,年輕的王牌滿頭汗水,和隊友說着什麼,嘴角洩出一絲帶着緊張的笑意。
鏡頭又切到場邊教練身上,美國主教練彎着腰,和助理教練一同湊在筆記本屏幕後,戰術闆上的資料一角掀起。
鏡頭最後落到技術台後的裁判身上,鷹眼挑戰規則第一次在奧運會運用,技術裁判們的讨論似乎還帶着生疏,直到得出結果——
裁判擡起了代表巴西半場的手。
先于解說的激動聲音,谷地更大聲地叫了出來:“IN(界内)!”
喊出來後又覺得驚奇:她居然發出這麼大的聲音?
下一秒她才意識到,這聲“IN”不止來自她,還有身邊的日向、山口、影山,甚至月島都吐出半聲氣音。
而如願以償看到巴西拿下第三局的淺野實:“幾分?”
她幾乎是撲向月島手中的平闆:“羅梅羅選手拿了幾分?”
中間隔了太多人,一躍而起的淺野實到底沒能拿回平闆,被谷地的膝蓋絆到,跌倒在哇哇亂叫的日向身上。
挨着日向的山口同樣被帶倒,手往後一撐壓在了影山的腳趾上,一時間影山疼痛的吸氣聲、山口慌張的“對不起!”、谷地不安的“沒事吧?”混雜在一起。
淺野實全然不顧,支起上半身急切地問:“羅梅羅選手這局的成功率——”
被當成肉墊的日向這下也顧不上害羞了——而且淺野實的手按在他胸口的重量其實有些疼——仰倒着視角看向刷新平闆的月島:“是多少?”
月島不耐煩地咂嘴,念出數據的口氣帶着他自己沒意識到的緊迫:“第三局13扣9中1失誤被攔、成功率69%有效率61%!”
雙率69%/61%!
谷地驚訝得合不攏嘴:這樣的數據、簡直是神級發揮!
“回來了!”
淺野實的話和屏幕裡的解說重合,她拉起日向,在男生還沒反應過來前給了他一個用力的擁抱,又轉身和谷地摟成一團:“羅梅羅選手的狀态回來了!”
“要吹響反擊的号角了!”日向被帶動得熱血沸騰。
月島還抱着平闆:“巴西其他攻手的數據也比前兩局高。”
捂着腳趾的影山:“保持這個狀态……”
原本沒有傾向,眼下也不自覺地偏向巴西的山口:“拖到決勝局!”
——打滿五局吧!
——這樣精彩的發揮,這樣刀鋒對刀鋒的酣暢淋漓,還遠不到結束的時候!
淩晨四點的沉寂中,無數個亮着燈光的房間裡,傳來相似的心聲。
目光隻是緊緊追随着那顆球。
從發球隊員手中抛起,落到一傳隊員的雙臂間,彈往二傳手的頭頂,飛向扣球隊員的揮臂。
球先落在誰的半場,比分交替,歡呼呐喊,本初子午線上的光與聲,被鏡頭和話筒捕捉,變換成波動的電信号,傳遞往不同方向。
有人沉睡,有人工作,有人舉起酒杯,有人掰開餅幹,地球永不停歇地運轉。
此時此刻,世界各地屏幕前不同的人,通過這顆旋轉的球,獲得相似的聯結。
“嘭。”
最後一分沉重又清晰地宣判,宣告倫敦奧運會排球旅程的落幕。
“嘭”的一聲,勝者圓滿,敗者遺憾,競技殘酷又美麗。
“嘭”的一聲,觀衆是場外的看客,也是這場盛宴的參與者。
嘭、嘭、嘭。
這或許是屏幕内外的你(我)墜入愛河的開始。
一條名為排球的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