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學醫救不了十二钗 > 第139章 千篇一律

第139章 千篇一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剛到手的月例還沒捂熱乎,就順理成章進了趙姨娘口袋。侍書敢怒不敢言,王喜鳳權當花錢買個清淨。侍書上前服侍穿衣洗漱,翠墨托着茶盤進來奉茶。

她來的時節不對,恰是酷暑。即便賈府有安排專人粘知了,窗外也不免有那漏網的有一聲沒一聲地刷存在感,算是夏日交響中經久不衰的一道音符。

也虧得以往住在榮慶堂,趙姨娘總要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占據道德制高點,不會像這回一般大喇喇上門化緣。即便如此,探春的私房也不怎麼寬裕。若不是王夫人從不短她日常供給,頭面首飾衣裳玩器都是實打實的,下人們也懂得觀風,探春的日子早就捉襟見肘了。再說,探春再怎麼精明強幹,如今也隻是個蘿莉,能将自己調理明白就不錯了。

賈環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病,不過是偷吃冰碗子傷了腸胃,調理三兩日便大好了。王喜鳳這個當姐姐的親自去探了病,寬慰了趙姨娘幾句,過場就走完了。

小孩子的日常說好了是無憂無慮,說壞了是無趣。每天都要上學,閑暇裡的消遣更是貧瘠,解九連環翻花繩這種,要不看丫頭們踢毽子。能在請安的時候聽賈母講點老黃曆,都跟聽故事似的。

賈府的孩子有不少,能玩在一起的不多。除了寶玉,姑娘和小子都是分開圈子的。迎春不愛說話,惜春年紀尚小,探春小時候其實并沒有什麼玩伴。書中總是看着三春同進同出其樂融融的畫面,其實跟偶像組合似的,私底下也就那樣,關鍵時候合體出現在大家面前罷了。

前幾年林黛玉進京,府中多了個小姐妹。可這位表姑娘自幼體弱多病,成日悶在房中,不是個愛交際的性子。探春也隻是沖着賈母的面子親熱了一陣就沉寂了。後來三春從榮慶堂搬到王夫人的眼皮子底下,就更沒有了呼朋引伴的興緻。

說來也挺神奇,無論是王家還是賈家,都是武将起家,家中的女孩子走的卻是貞靜柔順的路子,别說教武藝,便是強身健體的運動都不給做,問就是不文雅,有傷體面。别說女孩子,就是男丁們都沒有正經打熬筋骨的,騎馬射箭多是一種用于取樂的時尚。

賈府本身就大,每天上學放學晨昏定省這麼來來回回的走,對嬌嬌女們來說已是不易。王喜鳳不想太張揚,并沒有OOC驚吓所有人的想法,隻是放棄了平日裡常走的最便捷路線,稍微繞一繞。這也就是她年紀小支不走值夜的人,不然多少運動拉伸在卧房完不成?

當然,小孩子的好處也顯而易見。無論是丫頭還是嬷嬷,都沒有對她的小小變動有任何懷疑。孩子心性嘛,這條路走膩了換别的路太正常不過,今兒喜歡什麼明兒又棄如敝履更是不知凡幾。當下人最要緊是懂得擺正心态,不要說風就是雨。

探春以書法見長,小小年紀已經練的有模有樣,王喜鳳便順理成章循着探春的記憶開始寫寫畫畫。也是年紀的原因,每日課業不多,一兩個時辰之外的時間全是自由支配,簡直不要太爽。

在賈環成長起來之前,王夫人的佛經都是探春抄出來的。很多時候,當家主母給你安排任務是看得起你,就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給你一個表現的機會”的意思。一旦被遺忘到哪個犄角旮旯,根本無人提及,那時才能見識到人心險惡呢!

這日,王喜鳳按流程給大佬們請安,順便上交了新抄的佛經。王夫人号稱不識字,可管家禮佛這麼多年,總有些積累。她看過探春遞上來的佛經,翻了幾翻,難得誇了一句:“這字迹倒是比以往更工整些。”

王喜鳳擠不出令人心曠神怡的話,隻能擠出些笑意來。按照王夫人的審美,她也當真不喜歡身邊的人太過伶俐,總覺得這種人心裡藏着八百個壞心眼子。王喜鳳本就不是伶牙俐齒類型,裝乖總比裝嘴甜容易。以她當前的狀況,完全模拟不出小姑娘該有的措辭,說多錯多,犯不着。

對于趙姨娘鬧的那點事,王夫人門兒清。她深知做多錯多的道理,多是冷眼旁觀,從不做多餘的事情。很多時候不用她出手,趙姨娘就能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将與探春的母女情分越磨越薄。

善待庶出的孩子,絕對是主母的加分項,當家主母多願意拿庶女刷臉面。王夫人對待探春和賈環的态度也是絕大多數正室的普遍做法:庶女精養,庶子粗養。庶女可以用來聯姻,庶子卻是要分家産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妻妾相争是内宅永恒的命題。王夫人僅剩的兒子寶玉,本就不得賈政喜愛,若再将賈環教養的出類拔萃,寶玉在賈政跟前豈不是連站的地方都沒有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