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最愛看孩子們都高高興興承歡膝下,寶玉雖然在賈母身邊有刻意隐藏,但小孩子的把戲又怎麼騙得過活了一輩子的人精?賈母問起,寶玉哪裡肯提秦鐘,隻問林妹妹去了多久,可有信來。
這話卻是問到了賈母的心坎上,她也在想這個問題。外孫女的身子養了這麼多年,不過這麼着,到了換季總要咳上十天半個月,忒讓人揪心。這一路順水而下,也不知身子骨能不能扛得住。
女婿的病同樣讓人操心。黛玉失了母親本就少了倚仗,若林如海再有個不好,她已經是一把老骨頭,還能護她幾年呢?這些擔憂她跟誰都說不上。
祖孫兩個都陷入EMO。
史家的新年很是歡樂祥和。沒有太多的人要應酬,也沒有許多的雜事紛擾。正月不動針線,她就多出許多時間自娛自樂。午後适量的戶外散步活動,不至于太冷,又能給自己換個環境換換氣,腦子被冷空氣一激,再清爽不過。
史家京中的族人不少,可一代代分支出去後,主支人口有限,如今又一分為二,顯得這座百年侯府很是空曠。這裡大概率不會是王喜鳳的舞台,她也并沒有多餘的好奇心驅使着去探索府中許多的未知。
她在努力減少自己在府中的存在感,可卻架不住悶在家中同樣無趣的史家二姑娘突然摸上門求唠嗑。
保齡侯将韬光養晦進行的很徹底,不管跟三叔那邊的“絕交”進行的如何,但明顯保齡侯這邊需要低調,或者說,許多人家開始觀望。史家這樣一文一武的搞法,跟腳踩兩隻船沒啥分别。世上沒有左右逢源的美事,隻有腳踩兩隻船雞飛蛋打的下場。
二姑娘的社交活動銳減,身邊又沒什麼玩伴,左思右想才想到這個一年裡半數時間不在府中的堂姐。
有客上門自然有待客之道。
茶水點心誰都是差不離的份例,算不得什麼。王喜鳳吸取了以往的教訓,不再講述賈府的種種見聞。别的也就是一些普通消遣,姑娘家自然不會有什麼玩具,九連環之類的也是孩子氣的時候玩一玩,如今都充小大人呢,根本派不上用場。兩個人無非是翻翻花樣子,打打圍棋,連想搞點八卦都沒個消息源。
二姑娘生活環境相對單純,自身也沒啥多的心眼子,遇上王喜鳳這種一流的太極推手,隻覺得春風化雨。這姐姐挺會聊天的嘞。
有句話怎麼說的,你覺得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默默負重前行。這不,歲月靜好的不正是被順毛捋的很舒服的二姑娘?hold場的王喜鳳表示,哄孩子令人疲憊。幸好不多時二嬸子便讓人來請,這場曆史性會晤總算告一段落。
有時候她也能理解史家對史湘雲的态度。無父無母的孩子,有點感情,但沒那麼有感情,這樣才好。
許多女孩子生來就是聯姻的工具,當然,在聯姻面前男女平等。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孩子也無法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顧父母意願與人私定終生。
隻是這裡頭有個核心利益歸屬問題。
古人講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人了就成了婆家的人,死了也是進婆家的祖墳。女孩兒聯姻換取的利益歸娘家這個家族而非她自己,而男孩兒隻要不自己找死脫離家族,他本身就是家族中的一員,既得利益者。人與人,有着本質的區别。
史家既然放任史湘雲與賈府往來密切,當她是維系史家與老牌勳貴之間的紐帶,那麼她的親事必然也是往這個勢力闆塊傾斜。這是一處閑棋,若四王八公扛得住,史家有這麼條明晃晃的線,便是多一層保障。若不然,不過是個孤女,壯士遇險尚且懂得斷腕自保,史家舍棄一個姑娘又如何?
王喜鳳雖然不愛陰謀論,可這樣的形勢加上原著加持,在有心人眼裡,史家簡直是在打明牌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