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決定辦完小姑子的婚禮就休假。除了累,還是因為累的沒道理。這一場接一場的宴會辦下來,府中更加捉襟見肘。她這麼管着家,嫁妝都要賠進去了。何苦來?以後府裡什麼情況,如今已然可以預見。眼見着又是年底,更沒有歇的時候,還不如稱病,偷個懶。
當然,二姑娘前腳出嫁,她後腳生病,未免太坑。還是鋪墊着來罷。
古禮成親很是折騰,雖跟電視裡演的有那麼些差别,但演戲嘛,也不用太在意細節。餓一天倒是确有其事。如今正經吃飯本來就一天兩頓,不過是成親這天早飯太早,而晚飯又太晚,才顯得要餓一天。吃點心吧太幹,喝水吧如廁不便,忒慘。
王喜鳳便如提線木偶般,喜娘怎麼安排她就怎麼做。說實話,即便賈府再多不是,甚至即将崩塌,卻是她的栖身之所,如今走向未知,才令人惶惑。莫名理解婚前恐懼症了,就是反射弧有點長哈。
坐在花轎上,她開始想自己的嫁妝單子。這單子是鳳姐跟她商量着拟的,原本也沒這個流程,不過王喜鳳要看也不是不行,順便再給點意見,也就順理成章了。她提出來的意見是不要太高調,尤其是家具擺設之類的,中不溜就好。陪嫁精品盡量往文人雅緻方向靠。抛卻奢華風之後,能省出些預算來,能配莊子配莊子,能辦鋪子辦鋪子,壓箱銀子不用留太多,免得打眼。
男方備新房,女方負責家具擺設等器具的安插,嫁妝裡很大一部分都是這些床榻箱櫃凳桌椅凳幾屏風馬桶等笨重玩意,再就是绫羅綢緞金銀陶瓷等各類器皿,古董擺件,字畫書籍,頭面首飾,四季衣裳鞋襪,甚至是針頭線腦都是齊備的。
新房陳設是事先設計過的,即便她一次都沒來過,看圖就知道格局和各樣器具安設的位置,很是人性化。她在走婚禮流程的時候,綴景樓閨房裡她常用的器具貼身物件等也由繡橘等收拾妥當,先行一步到新房歸置。
新嫁娘入了新房,房中所有東西包括丫鬟嬷嬷都是自帶的,這就是底氣。
王喜鳳的準夫婿,哦,如今已經是親老公,楊柏,怎麼說,正是标準男大,或許年齡上才男高?古人知事早,寶玉中二不到就初試雲雨,她對官宦人家的少爺們真的沒啥信心。即便家裡的丫頭沒事,誰敢保證沒去什麼聲色場所開葷?
作為一個醫學生,還是個5G沖浪的醫學生,唉!隻恨自己知道的太多,少了很多探索的樂趣。突然來例假什麼的,算了,她也不是歐皇,不想這些美事兒。
這幾日都是在走流程,真的膩了。哦,認親的時候用了些腦容量。
楊家人不多,頂上是老太爺,鴻胪寺卿。老夫人已逝,如今是大房媳婦梁氏當家,也就是王喜鳳的親婆婆。公公還在翰林院混,啥時候能出頭看天意。大房夫妻膝下老大就是楊柏,後面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老二楊楓,約莫十歲出頭,老三楊柳,七八歲。
二房人更少。二叔在同輩中排行最小,依然是一枚勇闖進士關的苦逼讀書郎。如今隻得一個女兒楊榕,年方三歲。二嬸萬氏有孕在身,看着還算溫婉。中間三個姑姑,有的嫁在京中,有的随丈夫赴任,并不在認親隊伍中。
上午認親,下午又見了院子裡的下人們。楊柏兩個貼身小厮,身邊一個嬷嬷,沒有丫鬟,不知事先打發了還是如何。餘下的都是院子裡的粗使下人。相對而言,楊家的規矩比國公府松散許多,下人也少。
梁氏身邊也隻有兩個嬷嬷四個丫鬟,倒顯得擁有近乎相同配置的王喜鳳有些浮誇。這也不能怪她,都是國公府的體面。陪房的兩房人并沒有安排進府,真的安排不下。如今住在她陪嫁的宅子裡,管着田莊和鋪子。
王喜鳳每天的任務很單一,早飯伺候婆婆吃完自己才能吃,之後婆婆有家務瑣事,她就能撤。晚飯倒是各吃各,記得問安即可。男孩子們到了年紀都會住到外院,楊柏也一樣。如今成了親,白天依舊到外院讀書,晚上回房休息。
回門也是走流程,見過長輩,便去了鳳姐院子裡。姐妹們不過幾日沒見,竟是熱絡了很多,全都聚到了鳳姐這裡,跟誰下帖子請似的。鳳姐都要無語了。她還打算交流些私密話題,怎麼一群小姑子全來了?!
這也是賈母交代的任務,誰都知道邢夫人不會多給眼神,這種需要母親溝通的環節隻能另覓他人。既是已婚婦人,再談論楊柏和楊家就沒啥忌諱了。一群姑娘們問她夫家人對她好不好,姐夫體貼不體貼,規矩多不多等等。
隻有鳳姐插嘴問,“有沒有不懂事的小姑子?可刁不刁?”滿屋子的小姑子盯她。
王喜鳳笑道,“小姑子可招人疼着呢!”
衆人大笑。
對于寶玉竟也來摻和一腳,王喜鳳是沒料到的。姐夫來了,弟兄不都在外頭喝酒作陪麼?都是年輕人,也正讀着書,即便不談科舉,論論詩詞也可以啊!偏又鑽到女人堆裡來,講真,這些話題你真的感興趣嗎?
當然,王喜鳳隻是默默上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