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李嬸子過來交賬,寄存在堂妹那裡的一些書冊也都搬了回來。因孝期不好上門,王喜鳳親自備了禮,讓素雲和平兒随李嬸子過去慎重答謝陳氏收留。又另準備了一份,讓她們送了去劉姥姥家,并告訴她二奶奶的消息。
回來之後,兩個丫頭眼睛都是腫的,想必劉姥姥也是老淚縱橫。
李嬸子在京中不認識多少人,打探消息不便。待家中諸事落定,她給婁氏下了帖子。如今家裡也沒個媳婦子,隻能先拿平兒當嬷嬷用,雇了車往婁氏家去。
賈氏族人受牽連的不多,除了涉案的,其他都平安無事。抄家時身亡的賈母和鴛鴦,經抄家主辦方的要求,族人給安葬了。其他諸如王夫人,賈赦賈珍,族人都隻當不知。唯獨曾經負責大觀園裡栽花種樹的賈芸請朋友幫忙收斂了屍骨。
據說,他跟之前寶玉院子裡叫小紅的交好。隻是後來小紅調到了鳳姐兒身邊聽用,出了園子,王喜鳳也就沒聽到什麼風聲。說起來,那丫頭回話真叫一個利落。也難怪以鳳姐兒眼光之高,一眼就看中她。
既然賈芸已經将事情辦妥了,也省了她不少工夫。少不得要答謝。要在京中生活,多結交幾個幫手是必須的。賈芸人品不錯,亦是寡母養大,很值得一試。
婁氏那裡她也存了有五百兩銀子,當時打着置業的幌子,買間鋪子是夠的。不過既然沒買成,婁氏自然完璧歸趙,還勸她财不可露白,别急着置業,免得引來一波又一波打秋風的族人。這必是經驗之談。
之後又問了賈菌上學的安排。兩個小子關系好,能在一處更好。王喜鳳是打算将賈蘭送到張翰林兒子所在的那個私塾。既然張翰林選了那裡,肯定有他的理由。當然,具體的情況還得靠李嬸子細問。
過了兩天,賈芸得了信,過來請安。王喜鳳隻跟他略談了幾句,就安排寶玉和賈蘭在前院招待他吃酒。寶玉依然是呆呆傻傻的樣子,隻如今連林妹妹也不叫了,也不怎麼說話。賈蘭越發曆練了,他想像個男人一樣支撐起這個家。
小紅果然是叫賈芸贖了去,告辭時說,“下回定帶她來給嬸子磕頭。”也是個妙人。
因還有一撥随時可能流放的人,王喜鳳要替他們打點押送人員,免得路上被磋磨死。打探消息的任務就交給了賈芸,省了她很多事。
她覺得,家裡沒個跑腿辦事的管家,真是有些不方便。可惜,在她有進項之前,搞不起那麼大排場,連買兩個灑掃的粗使丫頭,再給賈蘭配個接送上學的小厮都要斟酌着來。
送走流放團隊沒多久,李紋就出閣。如當初說的那樣,王喜鳳重新給她添妝,以加重她在婆家人心中的分量。沒了父親當靠山的姑娘,如今從舅舅家中出閣,勉強扳回了一城,嫁妝是另一城。這些都是姑娘在婆家的底氣。
不久,賈蘭就通過了私塾裡關夫子的考核,順利跟張翰林家的兒子張誠成為同窗。隻是一個在丙班,一個在乙班。據說,甲班裡頭都是明年下場走科舉之路的人。
賈菌家離的太遠,過來上學極為不便。兩個人隻能等休沐的時候聚在一處交流功課。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休沐時間之短小簡直令人發指。每十天休一次,一個月才三天。節假日也就是休當天。春節稍微好些,能有個十天?平時也不能經常請假,不然先生就會覺得你懶惰不肯上進,會罰的更慘。
為這個時代的讀書郎緻敬、默哀。
幾個月下來,家裡總算有了個過日子的樣子。王喜鳳又拿出首飾匣子,挑了幾樣低調不起眼的給素雲和平兒日常戴,免得年節下見親戚朋友太失禮。随之,便提起搞副業的計劃來。
素雲是見慣了她主子成日裡寫寫畫畫的,看她奶奶拿了花樣子出來,便以為是要做些繡活拿出去換銀子。大戶人家奶奶身邊的丫頭,哪個女紅不是一等一的?李纨自身就擅女紅,身邊的丫鬟哪裡會是個笨的,日日跟着,練也練出來了。
平兒隻知道大奶奶活計好,倒是沒見過這麼多的花樣子,接過來翻了翻,嚯!不僅有見過沒見過的花樣子,各種色彩搭配,紋樣變化,應有盡有。
王喜鳳聽了素雲的話,不禁微微一笑,“你個笨丫頭,就咱們三個人,日裡夜裡繡,又能繡幾件?我讓你們看看,這些要是拿出去買,太太奶奶們會不會給姑娘小姐們各來上一套當壓箱底的嫁妝?”
平兒笑道,“何止太太奶奶們,就是咱們當丫頭的,都恨不得能得幾樣呢!”
姑娘們大多是圖個新鮮有趣,表示人家有我也有,并不想每樣都學一遍。反而是丫鬟繡娘們,多掌握些技藝花樣,才能更好地為主子服務。
隻是,她既沒有繡坊,也沒有書齋,無論是印來賣,還是繡來賣,都缺乏門路。少不得殺雞取卵,直接賣圖紙了。林林總總好幾本,拆開了能賣出好幾輪。最好是競争對手們都照顧到位,這樣價格想不高都難。再怎麼樣,她也隻是一錘子買賣,不擔心事後找補。
主仆幾個做計劃書,梳理人脈,便到了年下。如今過年再不像在府裡那麼繁瑣,有平兒這個攬總的,王喜鳳依然是當甩手掌櫃。家裡要守孝,隻給相熟的幾家送了年禮便關起門來清淨過日子。
她将東耳房收拾成了小小的祠堂,再供上老太太等人的靈位,讓寶玉和賈蘭按照祭祀規矩磕頭進香。禮法如此,總不能忘了祖宗,讓賈蘭遭人诟病。
年後李嬸子來串門子,倒是提起一樁事。
姑娘們出閣,大婚第二日認親,要給親戚們送禮,不拘衣服鞋襪還是香袋抹額手帕子,主要是考驗新媳婦女紅功底。為啥每個姑娘待嫁的時候都悶在家裡做繡活?除了繡嫁衣,就是要準備這些認親禮。家裡有條件的,自然有丫鬟幫着做,家裡沒有幫手,就隻能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