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裡的氣氛緊張而嚴肅,琏二奶奶管着兩府事務,忙得腳跟打後腦勺,誰都不敢在這個時候犯忌諱。李纨是個出不了門的人設,依然執行晨昏定省模式,生活并沒有太多改變。韶華易逝,人說走就走,何不待自己好些?
人人都說李纨鐵公雞,冷漠自私。一個寡婦帶着兒子,依附着府裡而生,還指望她樂善好施兼濟天下?能在夾縫中求存,将賈蘭拉扯大,教導他當個正經人,而不是坑蒙拐騙不學無術,已經是天大的造化。
王喜鳳從不拿聖人的标準為難自己,普通人就該有普通人的覺悟。沒有敢為天下先的賢者勇氣,也要接受作為小人物被排擠打壓邊緣化的事實。主打一個穩住心态。
若說春秋好時光,關在家裡有些憋悶,那夏冬就是給金子王喜鳳都不樂意出門。轉眼,東府喪事告一段落,各房開始分發炭火,已是隆冬時節。恰逢府裡得了宮中旨意,王夫人長女賈元春封妃,阖家大喜。
王夫人春風得意,賈母喜不自勝,下人們得了厚厚的打賞,府裡一掃往日的沉悶,重新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王喜鳳在炕上養了盆水仙,看着它慢慢抽新芽,為這北方的冬天添一抹新綠。王喜鳳再不喜歡做女紅,每年還是要做那麼幾件繡活獻給長輩們以表孝心。冬天就是最好的做繡活的時節,窩在炕上手不冷,時間也仿佛調小了倍速般,慢悠悠劃過。
賈蘭不太愛在房裡擺花啊草的,但對他母親養的這盆水仙倒是很上心,每日都過來看看。王喜鳳覺得奇怪,便問他,“你可是喜歡?搬到你房間便是。”
賈蘭搖頭,“并不是。我告訴菌哥兒,我們家養了一盆水仙,要擺在炕上才不會凍死。菌哥兒說,他沒見過水仙,我也講不好水仙的樣子,他就回去問了他母親。他母親說水仙就跟大蒜似的,沒發芽的時候像蒜頭,長出葉子就更像了。我想看看大蒜長什麼樣。”
王喜鳳扶額,娃娃們這好奇心還挺強哈!第二日便打發人送了兩盤水仙給婁氏,又讓人從大廚房拿了幾樣蒜頭送到賈蘭房中。
衆人日夜盼望,終于在年前盼到了賈琏黛玉回府。其中,最欣喜的莫過于襲人。寶玉這幾日正因為秦鐘卧病而煩悶,誰勸都是副喪喪的樣子,連大姐姐封妃沒能讓他高興起來。聽得黛玉回府,哪裡還用人來勸,立時眉開眼笑,飛一般地往黛玉房裡鑽。
黛玉是個懂禮數的,從揚州帶來的禮物,各房都分了一些,主要是書籍字畫筆墨紙硯等風雅物件。王喜鳳家有小小讀書郎,自然喜不自勝。
之後的事情就很明朗了,兩府的爺們并清客們讨論好幾天,籌劃着建省親别墅。這項基本将賈府耗幹的浩大工程,讓賈氏一族上上下下都動作起來。過了正月,大地回暖,府裡便開始大興土木。
王夫人身子也好了,精神頭也上來了,見天跟鳳丫頭商讨諸事,隻将府中管事們支使的團團轉,基本無暇搭理王喜鳳及幾個姑娘。
府裡要動土,管事們進進出出彙報工作,王喜鳳更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姑娘們也都老實待在房裡,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總不會寂寞。
府裡人的躁動并沒有帶給賈蘭太多影響,他依然是日日上學,風雨無阻。随着年齡見長,王喜鳳也有意鍛煉他的為人處世,鼓勵他多觀察,多與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賈蘭是個做事帶腦子的孩子,雖然因為幼年喪父,性格上有些左性,但并不是不聽勸。以前擺出他一個人孤立所有人的架勢,如今也懂得分享和傾訴。
這一年因着修園子,人人忙得腳不沾地,許多事情都是簡辦,哪怕是喜愛各種宴飲的賈母,都因有元春省親這個胡蘿蔔吊着,并沒有給當家人添太多麻煩。她老人家再有錢,也得有人張羅不是?偏府裡的人手都各有各的忙,隻能可着兩個心愛的玉兒逗悶子。
一個人的時間終歸是有數的,鳳姐兒那裡諸事繁忙,在賈母跟前湊趣的時間就少了。李纨是個嘴笨的,自然不可能跟鳳姐兒一樣逗老太太開心。每日流程化的打卡,大家都在走過場。王喜鳳一年又一年體會李纨的生活,感知李纨的生存狀态。難怪書中形容的是槁木死灰一般,這種機械日常,沒變态已難能可貴。
随着園子漸漸成型,硬裝軟裝陸續到位,各處亭台樓閣的匾額對聯初拟,小沙彌小道士并十二個戲子備齊,已經又是一年。
這個年,賈府依然過的比較潦草。賈政上了折子,宮裡批下元春在正月十五省親。年節下主子下人們都繃緊了弦,爺們兒更是一天三遍進園子檢查,生怕出現疏漏。
随着正日子臨近,阖府上下緊張又激動。有的提前好幾天将早就準備好的衣裳首飾又重新試穿試戴;有的吃不香睡不着;有的在複習各種禮儀,生怕拜見娘娘的時候出醜露乖。每個人見面都是喜氣洋洋一副笑臉。
作為元春的嫡親大嫂,李纨自然也在面見娘娘叙舊的範圍内,這是親近的家人才有的待遇。相對于其他人要麼按品大妝,要麼極盡妍麗富貴,李纨隻能以符合未亡人身份的打扮出場,以最微小的表情,應對最宏大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