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府的廚娘許久沒有做過那麼豐盛的菜肴了。
知州大人素來清廉,本朝官員俸銀并不多,平時廚娘也就做個四菜一湯給大人一家三口。
好在知州大人和夫人并非講究吃穿之人,即使粗茶淡飯也能吃得開心,何況廚娘手藝極好,簡簡單單的食材到了她手裡都能做出别樣的美味,讓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
頗為挑剔的趙公子都說家裡的飯菜最可口,比外面的高檔酒樓吃得更香。
平日裡,即使有客人,一般也就在四菜一湯的基礎上再多加兩道菜品而已,今日趙鴻卻吩咐廚娘準備十道菜,而且千叮萬囑一定要最好的,不用替他省銀子。
不知道的還以為府上來了什麼達官貴人。
廚娘知曉,大人這是高興,公子終于逃過一劫,平安無事,比什麼都值得慶賀。
她分外用心地做好這頓飯菜,她也真心感激這位醫好公子的神人。公子是她看着長大的,自然也是有感情的,大人一家也一直當她是自己人,從未拿她當下人來看。
當年他們孤兒寡母的,若非趙鴻收留,恐怕要餓死街頭。這也就是趙鴻雖然給的工錢不多,但廚娘從未想過要離開的原因。
做人不能忘本,畢竟當年趙鴻收留他們之時,她還隻是個廚藝普通的鄉下婦人而言。
直至夫人懷孕,吃很多東西都沒有胃口,為了更好地照顧夫人,大人才讓她去酒樓找好的師傅學做菜。也是她在這方面有天賦,師傅用心指導,後來自己又用心琢磨,慢慢才燒出了一手好菜。
滿滿一桌豐盛的菜肴端了上來,趙鴻也拿出了一壺珍藏十年的好酒,邀老者楚福與李仁入席。
因趙夫人仍在房中照顧愛子便未入席。且本朝規矩甚多,一般女子自是不便與外人相見,之前治病是要事,也就未曾顧及許多,現在自是少見外人為妙。
趙鴻也擔心他們關于“蠱蟲”的談話會驚吓到夫人,還是讓夫人繼續照顧宣兒更為妥帖。
“老丈,趙某敬您一杯,若非您出手相救,我們夫婦二人恐怕要承受晚年喪子的苦楚了。”趙鴻一飲而盡,千言萬語的感激都在這酒中了。
楚福看趙鴻說得真誠,自然也是一口幹了,這酒确實不錯,飲入口中,唇齒生香。
“第二杯要敬賢弟,每次我們家中遇到疑難雜症,我都第一個想到你,感謝賢弟一路辛苦奔波,在老丈到來前讓宣兒服下雪蓉丸,才保下了他的性命。”
趙鴻今日是真的高興,兩杯下肚,毫無醉意。
“賢弟,老丈究竟是如何治好宣兒的怪病的,你在屋中看得分明,可否給為兄講講。”
趙鴻哪裡知曉身為治病無數的醫者,此時的李仁其實也是一頭霧水,他心中的疑問恐怕不會比趙鴻少,“我隻瞧見老丈用艾條逼出了世侄身上的小蟲,也許這就是老丈您說的‘蠱蟲’吧?”
楚福正好吃完一塊紅燒肉,覺得味道絕佳,正要夾第二筷時,卻被李仁問話,隻能先為他們釋疑,暫且放下這讓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李大夫猜得沒錯,讓公子昏迷不醒乃至後來奇癢難耐的罪魁禍首,這是這小小的蟲子。”楚福從懷中掏出一個精緻的瓷瓶,原來他已将這“兇手”從杯中移入瓶中。
他打開瓶口,讓趙鴻和李仁觀看。
趙鴻其實有點怵這蟲子,生怕自己也着了這蟲兒的道,因此也不敢靠太近。
倒是李仁膽大,主要因為他是大夫,他想好好看看究竟是何物竟能将人折磨得那麼痛苦。
這蟲兒很小,也就比螞蟻大那麼一點點,顔色極淺,呈半透明色,李仁不光是生活中未見過,就是看過的醫書中也未曾記載。
“曾聽聞苗疆之人善于用蠱,可亂人心神,惑人心智,難道這并非傳說,而是真的有人會此種邪術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