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漸漸步入了正軌。
此後又接了山泉水,挖了水坑,養了魚,坑底鋪了鵝卵石。
魚是小七抓的,鵝卵石是三人從很遠的地方背回來的。
又重新砌了鍋竈,搭了涼棚。
某個晚上,院子内傳來咕咕嘎嘎的叫聲,李恩義雖驚喜卻不意外,小七反應慢,但李恩義的話她都會聽進心裡,做出回應。這讓李恩義有種被重視的感覺,心裡很舒服。
此後又将院子的面積擴大,搭了雞圈。
白天三人一起幹活,到了晚上,李恩義閑下來就開始改衣裳。
别的什麼事,小七總喜歡直着一雙眼,盯着他學。隻做飯做衣裳,小七興趣不大,情願睡覺也不多看一眼。李恩義便時常喊了長生,絮絮叨叨的教他。
生活的瑣事總要有一個人會,他希望這倆人能相互扶持着平平安安的長大。
如此,在将來的某一天,興許還有再見的緣分。
*
轉眼過了大半個月,小小的院落,俨然成了世外桃源。
一日,李恩義用刀具在一片小木塊上刻下“福澤綿長”四個字,挂在小院柴扉上。
開門關門,小木牌發出當當的響動,頗有意趣。
長生問是什麼意思。李恩義說了。
長生又是一臉崇拜,說:“大哥,你居然識字啊!你好厲害!”他也不奇怪李恩義怎麼會識字,跟誰學的。在他的心裡,李恩義和小七一樣,天然就會很多東西,跟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天經地義。
長生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到了極緻,龇着牙咧着嘴,每天都開開心心,笑聲不斷。李恩義也覺得現在的日子好極了。平靜而簡單,充實而滿足。喂雞養鴨,一日三餐。洗涮晾曬,縫縫補補。
他心裡是将長生和小七當晚輩看待的,見他們能吃能睡,尤其是長生,明顯的不止胖了一圈。人長胖了,氣色好了,似乎連額上的胎記也沒那麼深了。
小七也長了些肉。頭發整齊,臉上幹淨,衣裳合身,看上去靈巧可愛。
李恩義喜歡給她梳頭,每天都很樂意将她打扮的漂漂亮亮。而且照顧孩子這事吧,容易上瘾。越用心思,越上心。
他總是叮囑小七少做一些活,他怕她過勞死。
随着日子越過越好,某個晚上,正吃飯呢,小七忽然冒了句:“你們幸福嗎?”
二人都是一愣。
小七尋常并不喜歡說話,除了和尚念經“好餓啊好餓”。有時候會鹦鹉學舌,将他們說過的話複述一遍。說她是在說話,更像是在學說話。
這還是她第一次,問出這麼充滿人性的一句話。
長生由心而發,立刻道:“幸福幸福!我李長生這輩子最幸福的就是和你們在一起了!我們兄妹要一輩子在一起。一直這麼開心幸福下去!”
他盡情的抒發自己感動的心情。
李恩義低着頭,淺淺的笑了下,慢慢吃飯。
四周漸漸安靜下來,李恩義擡頭,見二人都看着自己,尤其是小七,那雙眸子漆黑漆黑的仿佛透着光。
“啊,我也很幸福。”他不想去體會幸福這兩個字。
上一世他和“幸福”無緣,這一世也不指望。
心早就死了。
歡聚不過是短暫的,孤獨才是永恒。
沒有歡聚時的狂喜,便不會有分離時的悲痛欲絕。
李恩義早就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感情,他想讓長生将來當自己的兒子,也是看重他的憨厚重情,想讓他和他的兒女給自己養老,有個家,不至于晚景太凄涼。至于李恩義本人,他極吝啬對人付出感情。便是有,也是籠絡人心的虛情假意。
“有吃有穿又有你們陪伴,我當然覺得幸福。”李恩義不走心的補充了一句。
小七歪着腦袋盯着他看了好一會,最後打了個哈欠,放下碗筷睡覺去了。
長生收了碗筷,沒刷,等天亮再幹。
李恩義打了水,将小七的手臉擦了把,最後還給她洗了腳。
山泉水涼,草木漸趨枯黃,白天熱,晚上冷。
他在想,這個冬天也不知道難不難挨,會不會下很大的雪。地窖的食物也不知夠不夠吃,這倆孩子也不知能不能照顧好自己。尤其是小七,經常将自己弄的髒兮兮的,髒了就往水裡一跳,萬一生病了怎麼辦?萬一食物沒煮熟就吃了怎麼辦?天冷了不知道添衣裳怎麼辦?
還有這坑洞,本來挖出來隻想暫時有個躲避猛獸雨水的落腳處,不想漸漸當成了家。本就是土層結構,若是雨水浸透,積雪壓迫,也不知能撐多久,會不會塌?
他帶着這樣滿心的憂慮,每天勤勤懇懇的忙碌,總希望在自己臨走之前準備充足的食物好給二人過冬,又讓小七砍了樹,頂在坑洞内,好歹有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