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齊姓陸的有爵之家隻有一個,那就是武定侯府陸家,姓陸的世子也隻有一個,那就是武定侯世子陸彥澤。
陸彥澤此人,前世林靜月也是聽說過。他是武定侯長子,生母葉氏是武定侯的元配但卻早喪,而他的繼母卻是皇上一母同胞的妹妹文穎長公主。
文穎長公主嫁給武定侯是二嫁,在皇上登基之初,為了邊疆安定而送了文穎長公主前往犬戎和親。過了幾年,犬戎撕毀與大齊的盟約,兩國戰火再起,文穎長公主獨自一人曆盡艱辛才從犬戎逃回大齊。據說文穎長公主回到京城時,衣衫褴褛,瘦得不成人形,顯然是吃了太多的苦頭。
因此,皇上一直覺得自己虧欠這個妹妹,所以在文穎長公主回國後,對她極為厚待,可以說是有求必應,更公告天下要為她選一門稱心如意的親事。結果文穎長公主就選了武定侯。
武定侯與文穎長公主在少年時其實本已有情,據說當時差一點兩人就要結為夫妻。可惜後來大齊與犬戎和談,犬戎王求娶大齊公主,而合适的人選,隻有文穎長公主一人。文穎長公主肩負國之重任,隻好遠嫁犬戎。武定侯最終也另娶了陸彥澤的生母葉氏,兩人勞燕分飛成為憾事。
正好那時文穎長公主回國沒多久,武定侯的元配葉氏就病死了,皇上居然沒等葉氏喪期滿一年,就下旨賜婚,将文穎長公主嫁給了武定侯。若是事情隻到這裡,那也算是有情人曆經波折再續前緣,終成眷屬。
隻是,葉氏畢竟還留下了一個長子陸彥澤在。文穎長公主嫁給武定侯第二年就生了個兒子,就是陸彥澤的二弟陸彥鴻。陸彥澤在武定侯府的地位一下就尴尬了。與天下間很多繼母一樣,文穎長公主一點都不喜歡陸彥澤,還一直想讓皇上封自己的兒子陸彥鴻為世子繼承武定侯府的爵位。
長幼有序,陸彥澤是元配嫡長子,繼承武定侯爵位本屬應當,文穎長公主此等要求着實不合情理,但她是公主,皇上本就覺得虧欠她良多,于是就壓着武定侯為陸彥澤請封世子的折子不肯批。武定侯對文穎長公主用情極深,卻又覺得虧欠元配葉氏和長子陸彥澤,所以就拖拖拉拉了好多年,既未催促皇上,也未再另上折子請封陸彥鴻。
一直拖到了陸彥澤十六歲時,文穎長公主再次逼着皇上和武定侯立自己的兒子陸彥鴻為世子。武定侯迫于文穎長公主的壓力,猶豫再三,再次上了請立世子的折子,隻是卻上了兩封,一封請立陸彥澤,一封請立陸彥鴻,竟是把球抛給了皇上,讓皇上來決定。
所有人都以為皇上一定會立陸彥鴻,哪想到那時皇上不知是因了什麼緣故,卻是立了陸彥澤。封世子的聖旨降到武定侯府時,文穎長公主怎麼也不肯相信,還帶了聖旨進宮找皇上,皇上許是怕自己再次對她心軟,對她避而不見。于是,陸彥澤才終于得到了本就該屬于自己的世子之位。
但文穎長公主終是不甘心,後來竟是陷害陸彥澤與武定侯的妾室有染,想借此奪了他的世子之位。這件事當時鬧得很大,整個京城裡傳得沸沸揚揚,武定侯盛怒之下狠狠将陸彥澤打了一頓,要開宗祠将他逐出家門。哪知,陸彥澤卻是尋到了證據,在武定侯開宗祠那天,當着陸氏族人的面自證清白,狠狠打了文穎長公主和武定侯的臉,從此破門而出,遠走他鄉。
再到後來,陸彥澤離開京城兩年之後,北方犬戎再次入侵,皇上禦駕親征漠北時卻遇上沙暴險些喪命,結果不知怎麼回事卻是被陸彥澤所救。自那之後,皇上就對陸彥澤另眼相待,更強行将他帶回京城,雖因文穎長公主幾次三番大鬧之故未授他實職,卻也常常招他進宮,更準他可随時出入皇宮。
她還在雪香館時就曾聽人說起,陸彥澤表面上雖然無官無職,其實私下卻和皇上身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魏甯一起掌着錦衣衛,一直在替皇上辦事,是真正的天子寵臣。
因此,陸彥澤的身份自然是水漲船高,再不是從前那被文穎長公主欺負得可憐兮兮的侯門長子,能得皇上青眼又可常常面君之人,誰不巴望着他能替自己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于是紛紛開始巴結讨好他。
當年被逼得遠引他鄉的少年,如今能走到現在這個地步,也是不容易。
隻是卻不知韓庭向皇上求了什麼旨意,竟還能讓陸彥澤親自跑一趟。
就在衆人都探頭張望着尋找陸彥澤身影時,就聽二道門的一衆女眷身後,有一把低沉的嗓音道,“煩請讓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