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紅樓之甯國公府老祖宗 > 第1章 襄甯公主(大修)

第1章 襄甯公主(大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夕陽的餘晖映射下,繁華的都城中央,被一座富麗堂皇宏偉壯觀的建築牢牢占據。朱紅的高牆,金碧輝煌的瓦片,威嚴肅穆的氣勢,無一不昭顯其之不凡--這便是大乾的皇宮,亦是大乾皇帝之所在。

說起大乾,建國不足百年,開國皇帝承元帝本為前朝一位金陵小官之子。隻因前朝末代帝皇昏庸無道,隻顧享樂,将朝廷之事托于宦官之手,任其排除異己,以緻于朝堂之上烏煙瘴氣,貪官奸佞為所欲為,民不聊生。

便是公候高官亦惶恐不安,人人自危,更别說一金陵小官,承元帝之父一向謹小慎微,也被牽連其中,滿門下獄。唯有承元帝被管家以其子代之,方才得以逃脫。

待承元帝逃出生天後,再去打探消息時,隻得到了自家被滿門抄斬的消息,當時便淚流滿面。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①

滿門被滅,如此血海深仇如何能忘,承元帝時刻記于心底。孤身一人的他選擇落草為寇,一步一步往上爬。

待到天下大亂,民間四處起義之時,承元帝已然是坐擁萬人的山寨之首。他振臂一呼,手下紛紛響應,揭竿而起。

舊仇難忘的承元帝将目光投向了金陵,那裡有着他曾經的家,也有與他仇深似海之人,如今起義,需要先占據一地為大本營,好穩固後方,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金陵。

不過三月,金陵城破,承元帝大仇得報,更是将目光投向了這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刀鋒一轉,自金陵席卷天下。

待到天下一統,承元帝本欲定都金陵,然衆臣勸阻,終是定都上京,立國号為“乾”,年号承元。

承元帝征戰多年,麾下不乏有志之士,能幹之臣,念衆人之功勳,待之尤為寬厚。然其下有四人,令之頗為躊躇,隻因這四人都是中途加入,本就頗有實力,隻是不比自己,才投靠自己麾下。如今分封功臣,若是落下他們,隻怕四人心中不服,亂象再起。

天下初定,已然是經受不起。無可奈何,承元帝暫時壓下了心中的忌憚,敕封了四人為異性王,即‘東平王、西甯王、南安王、北靜王’,世襲罔替。意圖慢慢分化瓦解,不為子孫留下麻煩。

更是分封了一衆追随自己征戰天下的老兄弟,其中功勳最為顯著的便是八公十二侯。

以‘鎮國公牛清、理國公柳彪、齊國公陳翼、繕國公石得開、治國公馬魁、修國公侯曉明、甯國公賈演、榮國公賈源’為首,忠靖侯、平原侯、定城侯、襄陽侯、景田侯等一衆功臣組成的開國勳貴勢力亦不可小觑。

承元帝本意是想以八公十二侯來制衡四位異性王。

未曾想時事變遷,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天下既定,武将功勳難掙,文臣大肆崛起,文武之間隔閡由來已久。如今已不是征戰天下之時,治理天下需要文臣,一漲一消,文臣勢大,武将可不就得抱團,否則朝堂之上,孤掌難鳴,亦是艱難。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眼見自己的謀劃成了空,卻不能阻止。牽一發而動全身,朝堂之上,各派系之間,需要制衡,對于四位異性王,隻能徐徐圖之。

然而承元帝登基之時已年過半百,更遑論其征戰多年,暗傷叢生,已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徐徐圖之。傾其餘力,不過将四位異性王削了一等,降為郡王,之後隻能交由下一任帝王,任其施為。

承元十年,大乾開國太祖皇帝,一位善戰的帝王,就此溘然長逝。

這偌大帝國的接班人,早已選定,承元帝到底出身官宦之家,其父雖隻是一小官,但遵循嫡長為貴。在承元帝心中,他的接班人首選便是嫡長子。

可惜承元帝嫡長子早年戰死沙場,兒媳受驚之下産下一子,難産而亡。嫡長一房隻留下一個病弱的孫兒,這是承元帝一生的痛。

嫡長子已逝,追封為梁王,病弱的嫡長孫擔不起這天下的擔子,襲了梁王的爵位,做個閑散王爺,也能富貴一生。

嫡長一房廢了,承元帝的目光投向了其餘子嗣。在有嫡子的情況下,承元帝不會去考慮庶子,哪怕他有想法,在嫡子無大錯的情況下,那些遵循理法的官員也不會贊成。

自古以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除了嫡長子,其發妻還為其育有嫡次子昌王,繼室為其育有嫡幼子齊王,一衆兄弟中行二和行六,承元帝六子中,其餘皆為庶子。

皇位繼承人隻在昌王和齊王之間,相比較為年幼的齊王,承元帝更傾向于年長的昌王。昌王乃原配發妻所出,發妻在承元帝心中的地位不是齊王之母所能匹敵的。當初承元帝本無意續弦,不過是因為後宅需要人管理,且需要一位身份足夠的女眷來接待下屬家眷,方才在衆人勸解下聘娶了投靠自己的世家之女。

且昌王自成年後随承元帝征戰,與麾下一衆武将極為熟悉,自是得到了開國勳貴一脈的支持。如今才開國不久,勳貴一脈的力量未曾被削弱太多,有他們的支持,加上承元帝的偏愛,自然壓下了有世家文臣支持的齊王,坐穩了儲君之位。

齊王作為嫡幼子,曆來自由慣了,性格随意潇灑,對皇位倒也沒有執着,頗有些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之感。文臣們雖有說辭,耐不住齊王不配合,隻能節節敗退,默默不言。

如今在位的乃是第二位帝王,承元帝嫡次子昌王,登基後改元昌武,亦是一位好武的帝王。

昌武帝極為追求平衡,不僅體現在朝堂,後宮亦是如此。不同于承元帝後宮三兩隻,昌武帝後宮是百花齊放,皇後是原配發妻,武将之女,心計不深,膝下一子二女,皆喪,身體也垮了,自此青燈古佛,不問世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