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石青色吉服袍,頭戴钿子,頸挂朝珠,一身貝勒福晉規制的吉服打扮,高奇奇昂首挺胸踏出新房房門。
她終于出來了!
胤禩獨身伫立在走廊下,眼眸含笑,翹首企盼的面向新房大門。
見到來人,他眼睛瞬間歡喜亮起。
“福晉安。”胤禩三步并兩步的迎上前,眼中笑意深深。
仔細觀察,他身上還帶着一點兒剛沐浴完的水汽味道,發尾也是濕的。
高奇奇眉眼一彎,看到他心情也很好。
或許,是因為昨晚的星空太美。
“貝勒爺安。”
陽光之下,穿着同色系蟒紋吉服袍的男人,長身而立,面美如玉。溫柔帶笑的眉眼,如三月春風吹拂,擾的人心湖蕩漾。
“既然八弟來了,我們就功成身退了。”四福晉把高奇奇的手放到胤禩手中,托付道:“八弟,八弟妹交給你了。”
四福晉帶着宮女、嬷嬷們,從走廊另一端離開。
“四福晉,奴婢方才在新房裡,聞到了好重的酒味。”到了無人處,四福晉的宮女小聲疑惑道。
四福晉神色肅穆的看向她,甚是威嚴。
“昨夜交換合卺酒時,灑了一些在喜床上。你鼻子倒是靈。這樣的話,你莫要再說,免得惹出風波。”四福晉道。
“奴婢不敢。”宮女道。
胤禩握上了高奇奇的手,就沒打算放開。
他有些害羞,但是眼神真摯的看着高奇奇的新裝扮。
“福晉這樣打扮也很好看。”胤禩道。
高奇奇禮尚往來的誇回去:“爺今日的打扮,很是威嚴貴氣。”
“你跳窗的時候,沒有摔到吧?”客套完了,高奇奇手掩住嘴,往胤禩身邊靠去,小聲問道。
她靠的那麼近,頭發上抹的薔薇發油香味,一縷一縷的,像小鈎子一樣,勾着胤禩的心。
胤禩的耳朵尖,染上一抹紅色。
“沒有。實在沒想到昨兒的酒那麼烈,明明少喝了,還是醉了過去。讓福晉擔驚受怕了。”胤禩歉意道。
高奇奇挑眉笑道:“我是那樣不識好人心的人嗎?我既不膽小,也懂得珍惜别人的心意。”
胤禩眉眼俱笑,滿是歡喜。
他更加用力的握着高奇奇的手,恨不得把人融到自己的身體裡。
但是,又惶恐太用力,傷到了高奇奇。于是,又立馬松了手勁。
“福晉的靴子跟高,今日要走的路很遠,有些地方路不平坦,可能會有磕絆。不過,我會扶好福晉的,不會讓福晉跌跤。”胤禩眼眸專注的望着高奇奇。
高奇奇卻扭過頭,她站在台階上,眺望着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頭的幽長宮道。
“好,那你要保護好我。”高奇奇回過頭,與他四目相對。
“我會的。”胤禩立下承諾。
不論是眼前的路,還是未來人生的路,他都保證會保護好她,不令她受委屈,不讓她受傷。
兩人交疊的手指,默契的換成十指相扣。
夫妻一體,榮辱與共,緊密相連。
胤禩滿臉洋溢着愉悅的笑容,一看就知是新婚大喜的人。
皇子大婚後,行喜禮的規矩是,先去太後宮裡,向太後行禮。
新房到甯壽宮的距離,不可謂不遠。
哪怕穿着平底鞋,走起來都要走一半歇一半。
但是,在皇權的威脅下,高奇奇愣是穿着六厘米高的厚底靴子,穿過一條條宮道,毫不停歇的走到甯壽宮。
跨進了甯壽宮的大門,裡面還有不短的一段距離。
胤禩和高奇奇站在丹壁下,等候太後傳召。
沒讓兩人久等,大約隻是來回傳話的功夫,他們就被宣進去了。
一進正殿,二話不說,胤禩和高奇奇先行禮。
滿人行禮時,女子稍微占便宜些。
胤禩站在前面,高奇奇站在後面,他們要向太後行三禮。胤禩的三禮,是三跪九叩之禮。一跪三叩,頭和膝蓋,不知道哪個磕的更疼些。
高奇奇則是蹲安兩次,再加叩禮一次,重複行三次,也就是六次蹲禮三次叩禮。這麼行禮,怪傷膝蓋的。
即便高奇奇的行禮,比胤禩的簡單些,她站起身時,還是沒站穩的小小晃了一下。
太後是位真正慈和的老人,即便高奇奇的禮,行的并不是格外的妥善,她也是笑眯眯的,沒有責怪。
孩子盡力了,又用心了,有什麼好苛責的。
而且,論起來太後和高奇奇是連着親的。
太後的母親和郭絡羅·妙奇的外祖父,也就是故去的安親王嶽樂是嫡親的兄妹。所以,嶽樂是太後的親舅舅。
要不然,安郡王福晉怎麼會說,她這外甥女的出身很好。
不論父族還是母族,都和愛新覺羅家聯姻緊密。仔細攀扯起來,郭絡羅·妙奇身體裡愛新覺羅家的血脈,甚至比胤禩還要多些。
當然,攀關系不能這麼去攀。
太後嫁給了世祖爺,郭絡羅·妙奇嫁給了當今八皇子,她們就要按照愛新覺羅家的宗族關系去論。
但是,血緣關系讓太後對在安王府長大的八孫媳,天然的多一份好感。
“快起來吧。嬷嬷,扶八福晉坐下。”太後慈祥的說道。
等看着嬷嬷扶起高奇奇,太後道:“胤禩也坐。”
小夫妻二人坐在一塊兒,登對的好相貌,交相輝映,更加好看。
太後左看看,右看看,看的十分滿意。
“多俊的一對孩子啊,合該結為連理的。瞧着就讓人舒心。”太後誇道。
太後的眼神,十分溫暖,語言又直白,誇的高奇奇和胤禩都羞的低下了頭。
“女子較之男子多有不易,皇家兒媳更是難做。胤禩你要多疼惜你福晉,可知道?”太後道。
胤禩起身恭敬道:“孫兒一定對福晉敬之愛之惜之。”
太後點頭滿意不已:“你的性情,哀家是最放心的。”
“胤禩在前朝忙碌,為皇帝為朝廷辦事,多有煩憂。孫媳你要替他打理好後院内務,莫要讓他分心。”太後道。
高奇奇起身,脆聲道:“孫媳一定做好貝勒爺的賢内助,讓貝勒爺可以一心忙于朝政,無後顧之憂。”
大大方方的爽利表現,格外合太後的眼緣。
太後笑的愈加慈藹:“都是好孩子。嬷嬷,将哀家準備的一對金鑲玉如意、一對玉镯拿過來。另外,把哀家妝奁裡的金鑲珊瑚項圈也拿過來。”
顯然,是太後見了高奇奇後,對她喜愛,臨時添上的金鑲珊瑚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