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久不見!
自20年發布《白頭》後,我一直對它耿耿于懷,覺得許多情節的設置比較幼稚。所以,在24年的這個春夏,我動筆撰寫了新一版本的《白頭想見江南》,文中的人物與情節都有了較大的改動,希望能夠跟好的诠釋我心中的東晉士族家。但由于我的情懷,我将舊版也保存了下來,就發在新版之後。大家不必為它買單,想要看完整的故事,隻需看一到五十章就好。
不完美之處,請各位海涵。
楔子
我和王獻之,相遇在五歲那年。
那年我爬上樹摘桃花,下來時卻害了怕。可我一回頭就看到了他,一身雲峰白的道袍,蕭蕭肅肅地站在樹下。他抱着我下了樹,臨别時,他塞給我一枝桃花。
我知道,他就是姑母的小兒子王獻之。常年在外遊學,一年到頭都回不了一趟家。所以在之前十五年的記憶裡,我隻見過他三次。
一次是在元宵燈會上,他得了最好看的那盞燈籠,當着所有人的面,把燈籠送到了我手上。
“容娘,這燈籠上的娃娃很像你。”他說這話時,已經十一歲了,身量漸開,眉眼滿是清澈。他望向我時,眼裡有滿天的繁星。
還有一次,是十四歲那年的春天。那年桃花開得晚,可有一日我在院外看到了一大束桃花。他就抱着那束桃花立在垂花門前,春風拂過,落花如雨般散開,有一朵就拂過了我的臉頰。
可那次,他是來同我告别的。世家子弟入朝為官,他起家奉朝清,要去建康做秘書郎了。
“待你及笄,我定歸來。”他将桃花塞入我懷中,離開時,他回頭望向了我的方向。
于是這兩年來,我細數落花,終于等到自己及笄的這天。
我知道,他一定會回來。
與他一道回來的,是王家寫給叔父的求親書。姑父為促成我與他的婚事,甚至将珍藏的《蘭亭集序》手書都贈與了父親。
就在及笄那年,我嫁給了他,當時的會稽第一世家子,王獻之。
《白頭想見江南》人物表:
琅琊王氏:
家主:王羲之(妻:郗璿)
長子:王玄之 字伯遠(早夭)
二子:王凝之 字叔平(妻:謝道韫)
三子:王渙之
四子:王素之 字幼恭
五子:王徽之 字子猷
六子:王操之 字子重
七子:王獻之 字子敬(妻:郗道茂)
女:王孟姜(小女兒)
陳留謝氏:
家主:謝安
家主弟弟:謝奕(安西将軍)
長女:謝道韫
七子:謝玄
三女:謝道粲
颍川庾氏:
老祖宗:庾亮(征西将軍)
太姑奶奶:庾文君(明穆皇後)
家主:庾羲
長子:庾楷
幼女:庾昭
谯國龍亢桓氏:
家主:桓溫(妻:南康長公主)
長子:桓熙
次子:桓濟(原配:司馬道福)
三子:桓玄(庶子,亡國公主私生子)
家主二弟:桓沖
家主三弟:桓秘
高平金鄉郗氏:
老祖宗:郗鑒
長房:郗愔
二房:郗昙
二房長子:郗恢
二房長女:郗道茂
大姑奶奶:郗璿
皇室司馬氏:
簡文帝:司馬昱
簡文順皇後:王簡姬
長子(思世子):司馬道生
長女:武昌公主
次女:鄱陽公主
三女:餘姚公主(司馬道福)
第一章:會稽新雪
東晉升平三年,上元日。
晨起的一場新雪落滿了會稽城的每一條街。掃帚摩擦着地面,将雪與落梅掃至庭院邊緣。随即便有一陣輕快的腳步聲跳上台階。
庾昭推開郗道茂的房門時,濃郁的草藥香撲面而來。她不禁捂住口鼻,然還是忍不住咳嗽了幾聲。
饒是如此,屏風後面的人仍然深睡着。
庾昭疑惑地走到床邊,掀開帷幔,便見郗道茂雙目緊閉,手腕上纏着厚厚的紗布。細細看去,點點鮮紅正透過紗布向外滲着。
她大驚,踉跄着跑到床邊,握住了友人的手臂:“容娘,容娘你怎麼了?”
庾昭未察覺到自己語氣裡的哭腔。
就在她大聲疾呼地同時,南嘉與燕燕也端着銅盆走到了門口。二人聽見庾昭的聲音後對視一眼,随即便聽見房間裡傳來另一道驚恐又疑惑的聲音:“誰啊?”
郗道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今日叫醒自己的竟是友人的哭喪。
“我還沒死!”她帶着起床氣坐起來,見庾昭臉上的淚痕還沒幹,氣極反笑道,“你能不能别咒我!”
庾昭的哭聲戛然而止。她不可置信地指着郗道茂,嘴裡組織了半天語言,最終憋出來一句:“你為什麼想不開要自盡啊?”
郗道茂無奈地舉起自己纏着紗布的手,指向了門口的燕燕:“這你要問她啊!”
燕燕縮了縮脖子,将昨夜的事情和盤托出。
“昨夜,奴婢端着女郎的百合羹上台階,卻不料新做的裙子有些長,擡腳時不小心踩到了裙擺,人連着百合羹一起摔在了台階上。本想着稍後再來打掃,誰料忽然下起了雪,百合羹結了冰,碎瓷片也被雪埋住了。”燕燕說到此處,心虛地瞥了郗道茂一眼。
“然後,然後奴婢也沒想到女郎會半夜跑到院子裡折梅花,還恰巧……恰巧踩到了冰上。”燕燕的聲音越來越低。
郗道茂接上了剩下的話:“然後,我就被那凍成冰的百合羹滑倒了,手腕恰好摁在了碎瓷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