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宋嶼聊得怎麼樣?攀上點關系沒?”李魚壓低聲問。
印澄回答不出。
宋嶼先他一步進會議室,掌聲熱烈,有人在跟他打招呼:“宋老師,來得真早啊!”
印澄也随之感歎。
以宋嶼的咖位,合該壓軸登場才對,沒想到會跟他一起來。
難不成是故意的,想跟他偶遇?
哈哈。
印澄被自己的厚臉皮逗笑,又想象了下宋嶼貼站在房門内随時待命的樣子,嘴角更加難壓。
小羽毛日常YY+1。
“诶對,保持住這個笑,待會兒一進門就有機器拍,花絮組的,注意形象嗷!”李魚抓緊時間囑咐他,“機靈着點,留意那個張制片!我剛打聽到這回宋嶼占資50%,其餘投資都是他拉到的,地位很高!”
印澄收斂心神,做了次深呼吸。
“印老師,您這邊請。”一名挂着工牌的男人來找印澄,示意他進去。
喊“老師”算是圈内的習慣了,對什麼咖位用都沒毛病。
印澄邁步,進入會議室,對着一屋子人彎腰打招呼:“大家好,我叫印澄,在劇裡飾演米契爾·格林,請多多關照。”
稀稀拉拉的掌聲響起,明顯不如宋嶼進來時熱烈,但也算沒冷場。
比他預料的要好一點。
印澄直起身,思維運轉。
有些“大人物”很愛當衆難為人,且不懼攝像頭。
畢竟是能剪輯的東西。
結合李魚給出的警告,張制片在握手環節給他難堪也不是沒可能。
想防住“拒絕握手”的下馬威,他隻需換種問候方式,保持距離,雙手合十,微微欠身就好。
“來,阿澄。”宋嶼曲起右臂,手掌貼着他的後背,輕輕朝前推,“我帶你認識一下。”
印澄被宋嶼半圈在懷,像貓被人捏住後勁,身體抑制不住地變得僵硬。
阿澄。
宋嶼叫他阿澄。
好親密。
等等,這不是重點。
宋嶼居然親自帶他認人!
“這位是楊臨導演。”宋嶼親切開口。
印澄看過去,發現眼前這位男人留着頭未染色的自來卷,長度稍及肩膀,鼻梁很高,身穿黑風衣,臉上表情不多,雙眼藏在卷發後,若隐若現。
很有藝術家氣息。
印澄被宋嶼帶得跟對方距離過近,隻能握手。
“我看過你的戲。”楊臨嗓音略啞,身上的煙味還未散盡,“不錯。”
“您過譽了。”冷不丁被這麼有名氣的導演誇贊,印澄很是歡喜,“感謝您給我這次進組的機會。”
楊導擺擺手,讓他不必客套。
這位伯樂的形象在印澄心裡,瞬間變得高大、神秘。
宋嶼搭在他背部的手微微用力,将印澄帶到另一個人面前。
“這位是本劇的制片,張韋達先生。”宋嶼繼續介紹。
來了。
印澄硬着頭皮,向對方伸出手。
張韋達個頭不高,胖得臉頰耷拉,額頭和鼻頭泛着油光,渾身名牌,腰帶卡在啤酒肚底下,皮鞋锃亮。
他瞧了瞧宋嶼,再看看印澄,掀動嘴皮,扯出個意義不明的笑,敷衍地跟印澄握了一下,卡痰般清清嗓子,歪頭去跟其他人講話。
果然是難搞的人。
印澄不自覺地跟宋嶼挨得更近,心中默念“遠離”,又一一同副導演、編劇、執行導演、燈光師和主要配角們碰面。
花絮攝影師不近不遠地扛着機器,把畫面全部收錄其中。
眼看圍讀人員到齊,楊導率先落座,與張制片共坐在長方形會議桌的首端,其餘人在左右兩邊相對而坐。
印澄從吳鴻陽手中接過劇本和筆,按照立在桌面的姓名牌找位置。
很快,他發現宋嶼對面是副導演,而自己則在副導演的旁邊。
跟其他組一二番對坐的模式不同。
印澄一怔,随即接受了這個事實。
組裡大概是想明确宋嶼的一番地位,才這樣安排的。
的确,他這個男二号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實力,都跟拿過大獎的宋嶼相差太遠。
印澄默默歎一口,剛落座,忽見宋嶼走到了他背後。
“你椅子壞了。”宋嶼說。
“是嗎?”印澄依言回頭,發現椅背有幾道劃痕,螺絲也有些松動,似乎是把磨損的舊椅子。
小毛病,不耽誤坐。
“沒事。”印澄心裡暖暖的。
“您好,麻煩換把新的。”宋嶼輕拍他的肩,示意他起身,客氣地吩咐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吓了一跳,留意着張制片的臉色,忙不疊地應聲,把舊椅子搬走。
宋嶼挂着淺笑,将印澄帶到副導演的位置,按着他坐下。
屋内靜得吓人,連最細微的響動都聽不到。
下一刻,副導演極有眼色地拿開自己的名牌,換了印澄的擺上:“哈哈,我坐哪兒都行,坐哪兒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