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筠第一次送貨的時候并不怎麼順利,因為她不太熟悉這些批發部的位置,而現在還沒有地圖導航。
不過這難不倒蘇曉筠。
雖然沒有手機,也沒有地圖導航,但是她有地圖,還有一張嘴。
靠着看地圖和問路,蘇曉筠花了兩天的時間順利把第一批貨給送完,同時也收獲一批訂單。
這一批訂單比之前的要少一些,不過,也算不錯,蘇曉筠每天擺完攤之後就過來工廠一起做辣椒醬和豆醬。
為了能提高效率,她還優化了生産流程,她用機器将辣椒醬灌到瓶子裡,她爸封蓋,媽媽檢查等。
這效率雖然比不上自動化生産線,但是也不差了。
畢竟她這會兒也沒有多餘的錢購買生産線,隻能采用這種比較原始的方法,也幸好這會兒人工比較便宜。
除了擺攤,做辣椒醬,送貨之外,蘇曉筠還主動出擊,騎着傅程的自行車到每個鎮上的批發部小賣部去推銷她的辣椒醬和豆醬。
不過,這效果不佳。
蘇曉筠沒有氣餒,繼續着推銷,并且思考要不要投放一些廣告。
她把投放廣告的主意告訴傅程。
“你想投電視廣告?”傅程問着。
蘇曉筠點頭,說:“投放廣告可以快速打開知名度,提高一銘辣椒醬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顧客購買。”
時下做辣椒醬的廠家也不少,想要從衆中的辣椒醬中脫穎而出,味道肯定是最重要的,但是知名度也是必須的。
“酒深還怕巷子深呢。”蘇曉筠總結着。
傅程沉思了一會兒,說:“既然你想投廣告,我建議投報紙和收音機的。要是有更多的錢,再投電視的也成。”
“時下電視機普及率還不高,投電視的話,效果不大。可以先投報紙試試水。你要是想投的話,我去幫你聯系一下。”
傅程他有個同學,大專畢業之後就被分配到了梧城日報,現下已經當上編輯部的副主編。
“好。”蘇曉筠立刻應着,“那你幫我聯系,問問看投日報要多少錢。”
傅程應承。
蘇曉筠這一邊事業開花,傅程那一邊也不逞多讓。
過了十一,他立刻和沈嘉樹一起南下羊城拿貨,拿得大多數是當季的秋裝。
因為想着梧城的秋天沒有多久,當地人也不怎麼買秋裝,所以這一次他拿的不多,就拿了三大貨車。
兩貨車是秋裝,一貨車是内衣内褲。
沈嘉樹看着傅程拿貨,一邊聽他講解面料的相關知識,雖說已經開店有幾個月了,這段時間他的專業知識也進步大,隻是離傅程還有一段距離。
“這内衣内褲有必要拿那麼多貨嗎?”沈嘉樹有些不解地問着。
雖說店裡的内衣内褲賣得挺快的,也是經常要補貨,但是一次性拿那麼多貨也有些冒險。
“有必要。”傅程點頭說着,“這一車,一大半是比較經典的款式,另外一些則是比較時髦的款式。内衣内褲賣得快,多拿一點備着。”
“不拿貨,讓老闆發貨的話,除去運費,賺得不多。”
“另外,我發現我們這個服裝批發城除了梧城屬于縣市的服裝店小老闆和地攤老闆過來拿貨之外,隔壁幾個市的老闆們也過來我們這裡拿貨。”傅程又說着。
這些近一個月來他發現的。
每一個老闆過來拿貨的時候他都會跟老闆們聊一下,調查一下他們是從哪裡過來的拿的,并且詳細記錄他們拿貨的款式等等。
這一統計,他也發現,隔壁市的老闆們竟然過來他們這裡拿貨,這讓他很驚訝。
可是想想就明白了。
隔壁是離服裝批發城不遠,坐火車也就一個多小時就到了,過來一趟比去羊城還要方便。省錢還省時間。
再者,他們這一邊的服裝批發市場也沒有羊城那麼擠,态度也好一些,可以任由他們慢慢挑選。
這在羊城哪裡得?挑得慢一些就要被老闆們罵。
所以即便他們這一邊的服裝批發市場的貨要貴一些,也很多人過來批發。
沈嘉樹詫異地瞪圓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看着傅程,問:“你是什麼時候統計的?我怎麼不知道?”
“我竟沒有想到過要統計,也沒有想到還要詢問顧客來自哪裡。”
此刻,沈嘉樹是非常懊悔的。懊悔自己隻顧着理貨,賣貨,倒是從來沒有做過這些事情。
若不是傅程提及,他根本想不到竟然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