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漁業強國從七零開始 > 第7章 廢品收購站

第7章 廢品收購站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時候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的是“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經濟制度。

人民公社相當于現代的鄉鎮,生産大隊就相當于現代的村。

各生産大隊又下設數個生産隊,其中糧食和各種物資最基本的核算單位就是生産隊。

像解放大隊這種人口較少的生産大隊則是由四個生産小隊組成。

甯富田将預備組織全隊婦女和兒童集體搓草繩編繩網的來龍去脈講完,一隊的生産隊長竟然投了反對票。

“富田啊,你也知道我們這一隊的情況,懶漢多,懶婆娘更多,要他們幹這為公家出力的事,怕是不成喲。”一隊的生産隊長甯國華吃了一口煙,漫不經心地吞雲吐霧起來。

說來也奇怪,一隊聚集了解放大隊最多的懶漢,是公社都出了名的“超支戶”,年終決算倒欠集體的錢是一年賽一年的多。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起初隻是一戶人家懶,後來左鄰右舍見他家偷懶耍滑,到了年底卻也分得了一部分口糧,個個都心裡不忿,有樣學樣,倒攀比上誰家幹的活少了。

也難怪,現如今糧食按“人七勞三”分配,七成的口糧按人頭分給各家,再根據各家的工分比例分配剩餘的三成口糧。

反正在解放大隊這窮鄉僻壤,一年到頭幹滿了活也吃不飽,不幹活也不至于餓死。

一隊的人不少就指望着那七分口糧過活,在他們看來,大不了每天少吃點就在床上躺着,總比賣苦力也吃不飽的強。

幹活老愛磨洋工,遇事也是能躲則躲,想方設法尋點輕松的活計幹,壯勞力賺别的生産隊半勞力的工分值,半勞力賺别的生産隊輔助工的工分值。

是以當年成立生産隊,一隊這種硬骨頭,愣是沒有一個人願意來啃。

要不是甯國華是甯富田的本家叔伯,這生産隊長他也不稀得當,一天天地沒事找罪受嘛。

“國華叔,我知道你的難處,這次搓草繩不強制,算大家自願參與。

醜話說在前頭,這次參加搓草繩編繩網就算大家入股,但如果沒賺到錢是沒東西可分的。

許會計,到時候你新拿一個本子,另起一冊,記錄參加的每人的工分值,不和種地捕魚的混在一起。

大家先回各自生産隊召集人手,咱們去前進大隊先把稻草拉回來再說。”

見甯富田話說得敞亮,也沒強行要求大家回去做思想工作,幾個生産隊長都點點頭表示同意。

幾人再商量了一下分工,就各自回了生産隊找人的找人,借工具的借工具。

沒多一會兒,解放大隊的隊部院壩裡陸陸續續就聚集了二十來個人,有力氣大的婦女,也有暑假在家不用讀書的半大小夥子,甯海和文昕兩人暑假不用去學校上課,自然也來幫忙。

“嗨,你說這事兒行不行啊,别最後出了力還不讨好,半分錢都拿不回家。”

其實大家心裡也打鼓,畢竟甯富田也說了這事兒最後能不能賺錢還未可知。

“嗨,誰知道呢,我可是和家裡下了保證,幹這事兒絕不耽誤做家務,我那婆婆才同意讓我來。”

現在正是農閑,除了家裡的男人需要去捕魚,女人們都在家操持家務,如果這事兒幹成了,那就能改善家裡的生活了啊,除了一隊那些懶人,大多數的婦女都心動了。

衆人正議論着,甯富田帶着幾個人從倉庫拉着十輛架子車出來了。

架子車又叫平闆車,可以說是這個時候農村的必備“神器”。

構造就和它的名字一樣簡單,兩個雙膠車輪上是木闆拼制而成的車廂,前面是狹長的車把,一根結實的拉繩綁在拉車人的肩膀上。

解放大隊沒有錢購置拖拉機、三輪車這些更為方便的農用交通運輸工具,每當需要運拉肥料、運柴火、搬運大件物品都是到隊部來借架子車使,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運輸擔當。

别看它簡陋,卻能裝上千斤的東西呢!

甯富田将衆人分成十個小組,每三個人負責一輛架子車,一個人在前面緊握架子車車把,往前拉車,另兩個人就負責跟在架子車後面,用力往前推車。

幸好此時架子車上隻有些鐵鍬,大家拉車都十分輕松。

許是因為有目的,加之載重又少,衆人的腳程都偏快,半個來鐘頭就進入了前進大隊的地界。

甯富田讓衆人在前進大隊村口稍事歇息,同路邊正在閑話家常的村民問清了路,就帶着甯海風風火火地朝前進大隊的隊部跑去。

進了隊部,甯富田正準備和前進大隊的張隊長說明來意,就被對方笑着打斷了。

“甯老哥,趙書記都使人來同我講過這事了,這是好事,我頭一個舉雙手支持你。

這稻草錢不着急給,本來也不值錢的玩意兒,更何況你這可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我們那倉庫都堆得放不下東西了,正發愁呢。”

這還真是打瞌睡的撿了個枕頭——正是時候。

張隊長想着甯富田還急着去拉稻草,也沒多和他們叙舊,就去村口接上衆人上庫房裝稻草。

等衆人裝車完畢,甯富田同張隊長估算了一下,怕是還要再多跑兩趟才能将三萬多斤的稻草都運回解放大隊。

回程的路卻沒有來時那麼好走,許是每輛架子車都裝得滿滿當當的,衆人都十分吃力。

特别是兩個村之間沒有平平整整的瀝青路,隻有坑坑窪窪的土路,每前進一步都十分艱難,必須使出全身的力氣才能保證架子車正常前進。

加上此時日頭正毒,衆人的額頭都挂着豆大的汗珠。

走到半路,甯富田卻遇到了一個老熟人。

說是老熟人也不太貼切,應該說是一個“名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