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世事變遷
“小姐,京都來信。”
小環從院外跑進來,李慕青用手指示意小環噤聲,小環看看剛喝完藥躺下的華神醫,趕緊閉上嘴輕聲走近李慕青将信件遞上去。
是宮中出來的加急信,江州瘟疫,急召華神醫馳援。
從李太傅下葬後,華神醫回到君子山就病倒了,李慕青日夜照顧,如今身體剛有起色,如何能跋涉千裡。
李慕青帶着小環走出去,“我現在給宮裡回封信,你讓侍從拿去驿站,今日我便啟程去江州,你就留在君子山照顧師父。”
小環:“江州?小姐去江州幹嘛?”
李慕青:“江州瘟疫,宮裡讓師父去,師父如今大病初愈怎麼能折騰,我便代為走這一趟。”
“瘟疫!”小環驚恐,拉住李慕青,“那我怎麼能讓小姐一個人去,我和小姐一起去。”
李慕青站定安撫小環須臾,“師父如今大病初愈怎能離開人,你就留在君子山,我也不是一個人去,不是還有太醫院的人嗎?太醫院的趙醫正張醫正在滄州之戰後便主理戰後滅疫之事,此次必定在列,我不過是去打些下手,你且放心。”
正說着,身後房裡傳來虛弱的聲音,“慕青”。
兩人轉過身,華神醫扶着門框倚在門口。
“師父,您剛有些起色,别出來吹風了,春寒傷身。”李慕青趕緊走過去将華神醫扶回床上。
華神醫依言躺下,拉着李慕青說,“倒是我拖累了你,我會寫封信給宮裡回絕此事,你别去了。”
李慕青拍拍華神醫枯瘦的手背,人老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師父,君子山還要仰仗皇室護衛,況且洛州李氏同根同源,此事若貿然回絕唯恐天子震怒。我且去一趟也算為百姓出份力,皇上體諒您身體有恙必然不會再怪罪君子山。”
華神醫思索片刻,伴君如伴虎,向來隻有君王下旨,哪有臣子拒絕的道理。便點點頭,“既如此,你去書閣将湖州神山瘟疫十卷一并帶去。”
“湖州神山瘟疫十卷?師父,您有何猜測嗎?”書閣裡從古流傳下來的瘟疫卷不下百餘卷,為何獨獨帶走湖州神山瘟疫十卷?
“自古以來,瘟疫多發于大戰之後、地動之後、洪澇之後,江州既無大戰也無地動洪澇,此時所發瘟疫多與氣候有關。江州地處江河湖泊聚集之所,群山林立,草木茂盛,更有多處密林瘴氣叢生,與湖州的處境頗為相似。”
李慕青接過話,“冬季剛過,萬物複蘇,湖州神山瘟疫便是因為有人食用野物所緻。去年我去江州,曾去過江州北山,那裡既有食用野物的客棧,也有充滿瘴氣的密林。”
華神醫點點頭,“太醫院對人體脈絡多有研究,醫藥百典無不精通,但于瘟疫一事多有疏漏。你此次帶着神山十卷過去,若是還不行便給嶺南沈家去信求助。”
“沈家向來不讓族人北上,此事他們會出面嗎?”
“沈家祖上因奸人污蔑被中原皇室流放至嶺南,得南境楊家幫助,得以保存全族在嶺南生活下來。生存不易,愈加對權力糾葛深惡痛絕,便下令族中後人不能北上中原。江州靠東,離中原甚遠,他們會同意的。”
李慕青點點頭,“若真能得沈家幫助就再好不過,他們久居嶺南,對密林瘴氣山中野物都研究頗深。我定謹記師父今日交待,早日回來陪伴師父。”
華神醫欣慰的點點頭睡了過去,李慕青留小環在屋外侍候,獨自準備去江州的行李。
離開君子山往江州而去時,在洛州城外的茶室裡暫歇,茶室裡坐了些途徑此處的商人。身旁的客人都在閑聊,李慕青戴着幕籬靜靜坐着喝茶,幫她趕車的老車夫忍不住加入了旁邊的閑聊隊伍。
“小兄弟,你們這是要往哪裡去?”
“京城去,最近東巷那兒可熱鬧哦,整條巷子都挂了紅。”
“東巷?這是京裡哪位大人物有喜事?”
“正是去年剿滅叛黨有功,封了安王的大皇子李信啊,我有位表兄常給東巷一位大戶人家送菜,表兄說,過幾日大皇子要與京都王氏結親,東巷要在巷口搭戲台唱半個月的大戲呢!”
“那又有什麼意思,東巷一般人也進不去啊。”
“唉……老兄這就不知道了吧……東巷平日裡自然不是随便什麼人都能進,但是皇子大婚,咱們聖上特許百姓同樂,這不,我表兄知道我愛看戲特來信讓我去湊熱鬧。”
“那可真就熱鬧喽……你們說,這皇子大婚是不是也像那狀元郎一樣繞城巡街?”
“不會吧,前朝有位皇子大婚時我正好在京城做生意,沒見巡街的隊伍。”
“那前朝還沒搭戲台子呢……現今京都比以前繁華不知多少,說不定還真有機會一睹皇子風采……”
……
茶室裡的人還在叽叽喳喳的猜測幾日後的盛況,李慕青低垂着眉眼,看着茶葉在茶水中浮沉。
李信真要大婚了,毫無波折,除卻那個至今了無蹤迹的姑娘。從泰山而來,跟在李信的身後,在内宮蹉跎許久,終是散于江湖。她還好嗎?她的離去和自己當日說的熏香一事有關嗎?她知道李信要大婚了嗎?
李慕青想着想着,仿佛被茶水蒸發的熱氣熏到了眼睛,有些眼熱。
離大婚還有不到五日,李信被特許在安王府休息,内廷的人來了一波又一波,安排大婚事宜。
晚間,府内終于安靜下來,流雲在書房給李信通報近日所得。
“王爺,這是未來王妃從李湛回京後的所有行蹤記錄。”
李信接過,快速看了一遍,大多時候都是在府裡待着,但有兩次外出記錄,每次都是郊外别院,每次都是歇幾天。
“郊外别院果然是她家的。”李信放下信件,輕聲說起。
“嗯,下面人還查到……”流雲正欲說,書房外有親信禀報,有下人通傳,府外有人相見,還遞了信物進來。
流雲遂止住了話題,開門拿進信物遞給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