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瞳,其形狀乃橫向長方,橫亘于眼球中央。
那可不是普通人會長的東西。
魚九從瞎子妺的墨鏡後邊,瞧見的正是一雙透着寒光的金色橫瞳。那對充滿洞察力的眼球,在那一瞬,正死死盯向自己。
她有事找我?
這是魚九被凝視的瞬間,直覺獲取的信息。
但現在,隻能和張真言繼續裝成得閑飲茶聽書的遊客。
茶館裡坐着二三十個人,上了年紀的老闆和看客們,在暖洋洋的日光下,各自取茶沏茶飲茶,構成了這塊土地上最稀松平常的生活景象。
茶館門口,瞎子妺坐在木桌前,講第二個話本《龍為媒》。
魚九記得,那位謝老闆說過,他的茶館今天也唱這個。
講的是一位老者遊曆臨渙,愛上了龍泉泡的棒棒茶,歸鄉後夢到龍神索命,臨死前最大的遺願竟是再喝一口龍泉茶,可子女卻用普通的茶水敷衍了事,最終釀成了令人唏噓不已的結局。
“古稀老人遊古鎮,龍泉泡茶攝人心。”
“歸鄉成瘾茶成魔,忽入夢境龍索命。”
“怒責未償茶之願,老者驚醒冷汗淋。”
“臨終之際聲聲喚,癡盼香茗夢牽痕。”
“子不知因錯遞水,凡茶呈上欺親盼。”
“天地悲号風嗚咽,含恨而終怨氣騰。”
“本欲圓親臨終願,豈料鑄成終生恨。”
和講《江湖俠侶》時的豪邁氣場不一樣,瞎子妺說《龍為媒》時,仿佛将自己代入進了那名老者,癡念龍茶時的怅惘、夢境遇龍時的慌張、飲恨而終時的悲涼,都通過擺手搖扇、語氣開合,展現的淋漓盡緻。
這個話本取材當地民間,故事情節簡單,再配合瞎子妺的語氣動作,聽起來十分易懂。
魚九喝着紅色的棒棒茶,因為心裡裝了太多事,本來甘甜的茶水,在自己嘴裡沒滋沒味的。
閑來無事,她便順着瞎子妺的說書内容,整理關于這座古城的思緒。
故事雖然是經過口口相傳再加工的,但古鎮上的回龍泉,确實被人們奉為神泉。被稱含有多種礦物質,
不過,魚九在意的不止這一處泉。
鎮上共有四口出名的古泉水,回龍泉、金珠泉、飲馬泉和龍須泉,其中兩口都與龍有關。
聽着話本裡的細節,還能知道,這四口泉水的位置連起來,在古城正好排列出“L”字形,可以稱得上是神龍折首。美譽最盛的回龍泉,便是那彎折的龍首。
難不成這古城地下,真埋了條龍?
還有……龍神索命?真的假的?
事關生死與鬼神怪談,魚九的職業病犯了,免不得去思考這種可能性。
時近正午,吃中飯的時候快到了。
瞎子妺的書已說完,在整理自己的桌上物件,看客們也稀稀拉拉的告别回家,茶館老闆在有條不紊地收茶碗茶壺。
突然一陣丁零當啷的聲音,瞎子妺身前一地雜亂。
茶館老闆給她準備的桌子腿是瘸的,本來墊了個方塊木頭□□,沒想到瞎子妺收拾的時候沒注意,推歪了桌子,使得驚堂木、折扇和裝了賞錢的笸籮,都掉在了地上。
瞎子妺忙蹲下,用一雙老手在地上亂摸。
裝瞎!
心裡這麼想,但魚九身體已經沖出去了:“阿婆,我幫您收拾!”
她蹲在瞎子妺前邊熱情招呼,張真言也連忙上前去幫忙撿東西。
瞎子妺聽見也不客氣,聲音滄桑有力:“好人哪!”
等把東西全都收進瞎子妺腳邊的背簍,重新把歪倒的桌子墊起,魚九看了眼她掩人耳目的墨鏡,試探着問:“阿婆,您看不見路,我送你回去呢?”
一旁收拾茶桌的老闆聽見,看向好心的遊客:“妹伢,你不知道!”
“瞎子妺雖然瞎,但心眼清明得很,她對鎮子上的地形了如指掌,走路可用不着人陪!”
“阿婆這麼厲害呢!”
魚九本想撒開攙扶瞎子妺的手,卻被她一把按住。
瞎子妺用自己的老手輕輕拍了拍魚九搭在胳膊上的秀手,朗聲道:“不厲害不厲害!瞎了一輩子習慣的!”
然後她透過墨鏡,看向朝自己微笑的魚九,眉目舒展:“能被人美心善的妹伢送,也是我的福氣噢!”
魚九使出伶俐的模樣,繼續扶着她,往茶館外的大路走:“哎,那我送您!”
然後掃了眼身後:“幫忙拿簍子,我們正好出村,去送送阿婆。”
身後的張真言會意,背起背簍,默默跟上前面的魚九和瞎子妺,歪頭朝着同行的朔擠眉弄眼,試圖傳達自己的疑問。
“你幹什麼?唱戲呢?”
朔并沒有張嘴,但他的聲音卻直入張真言大腦,
已經習慣了鬼神的各種異能,張真言一臉誠懇看向朔,把眼睛瞪大的同時,将嘴巴抿成線。
“就這麼跟着走?你不是說這老婆婆有什麼橫瞳?不是好東西?”
他想傳遞這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