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花找到村長,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他們這裡是提前準備才沒有損失多少,其他地方呢?
小河縣呢?
這樣大的雪,肯定會釀成雪災。
朝廷要赈災,錢從哪裡來?
村長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畢竟他僅僅隻是一個村長。
說的好聽點叫村長,難聽點就是一個有點名聲的老百姓。
還不如衙門裡的一個衙役說話有用。
柳縣令今天一大早就坐在了縣衙裡。
馬師爺報來了一堆奏報,都是關于小河縣下面村子受災的情況。
一共十三個村子,有十個受了災。
剩下三個,小河村是垮了兩座老房子,另外兩個也差不多,暫時還沒有人員傷亡。
那十個受災的,幾乎村村都死了人。
有雪災死的,也有被凍死的,餓死的。
死的人裡面老弱病殘居多,幾個青壯年都是被垮塌的房屋砸死的。
看完奏報,柳縣令松了一口氣。
這還算是好的,以往每年冬天都是狀況百出,死人是家常便飯。
“朝廷應該會派人下來巡查,咱們做好記錄就可以”
“往年情況比這嚴重的多,咱們無需害怕”
馬師爺又把奏報報了下去。
有柳縣令這句話,他心裡就有了數。
“咱們還是要做好加稅的準備啊”
看着門外紛紛揚揚的大雪,柳縣令歎了一口氣。
小河縣的稅收今年完成的很漂亮,知府大人特地來信嘉獎,說還要上報朝廷,給柳縣令請功。
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靠着涼粉作坊,縣衙的财政給盤活了,還平了那些陳年的舊賬。
知府大人已經在問工坊的事情了。
本來還想吃幾年獨食,看來是守不住了。
不過交出去也好,省的其他人惦記。
柳縣令不知道的是,已經有多批勢力來打聽涼粉工坊的事情了。
礙于這是縣衙的産業,他們才沒有強取豪奪。
如果是知府,甚至是朝廷看上了,那他們一個小小的小河縣肯定是守不住的。
涼粉工坊早早就貼出了放假通知,告知大家正月初三正式複工。
工人們放假回家過年。
空蕩蕩的縣衙裡,隻有趙農官和周農官還在堅持值班。
主要是盯着試驗田。
葛根藤已經開始生長,且長的很不錯。
周農官每天都在記錄生長數值,趙農官甚至就連年夜飯都沒回去吃。
這可是小河縣未來的口糧,一眼都不能馬虎。
李春花同樣一天三遍的看着自家長了一指長的辣椒苗,相當的重視。
一聲聲爆竹聲中,小河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除夕。
李家院子擺了一桌,李春花帶着弟妹們舉杯歡慶。
李麻子和趙大膽無處可去,也和他們一塊過節。
趙嬸一家子也過來一起。
擠擠挨挨剛好坐了一桌。
大家都穿着嶄新的衣服,每個人臉上都是笑容和滿足。
小孩們在院子裡放煙花,大人們在聊天。
桌上擺滿了好菜,還有一個漂亮的大蛋糕。
這是李春花自己做的,大家都喜歡吃。
吃飯的時候,趙嬸站起來敬了李春花一杯。
“春花侄女,這杯我敬你,要不是你,我……我……”
趙嬸笑着笑着就哭了,端酒的手抖個不停。
她是真的想哭。
這短短大半年,從一開始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富足平和。
沒有李春花,他們一家絕沒有現在的好日子。
現在她自己能賺錢,男人也有生意,孩子們能去上學,家裡都是寬敞的新房子和新家具。
頓頓有肉,新衣服多的穿不完。
這樣好的日子,她幾輩子都盼不來。
“趙嬸,您别激動”
李春花笑着端起一杯酒,和趙嬸碰了一下杯。
衆人趕緊上來勸,總算是把趙嬸的眼淚勸回去了。
“怪我,太激動了,大好的日子怎麼能哭呢”
趙嬸趕緊擦幹了眼淚。
大家紛紛表示理解。
不僅僅是趙嬸,他們在座的所有人,哪個不是經曆了這些心理巨變。
李麻子和趙大膽碰了一杯,倆人低下頭,眼眶通紅。
“行了,都不許來這一套,吃好喝好,來年更好”
李春花趕緊制止了他們的煽情,招呼大家吃飯。
“對對對,來年更好”
“跟着李姑娘,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