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過的十分平順,小河縣迎來了幾十年未見的熱鬧。
李春花早早回到小河村,開始安排過節事宜。
李家院子早就被打掃幹淨,小茉莉帶着小弟小妹還有一群小姑娘們貼春聯,掃灰塵,還有剪窗花,裡裡外外煥然一新。
就連豬圈和兔子窩,都被李麻子打掃的幹幹淨淨的。
李麻子養的豬越來越多,出欄了好多頭,李春花也不吝啬,給了他豐厚的分紅。
如今他手上有了錢,足夠在縣城買一處小房子了。
但是他覺得自己孤寡一個,買在縣裡也沒法住,他還是喜歡在村子裡生活。
這裡都是熟人,生活起來也很方便。
小河村到小河縣的路也修整了一番,如今車馬都極其方便。
村子裡的人好多都在縣裡做工,李姑娘為了方便大家上下班,就和村長商量了一下,又說服縣令撥款,修了一條寬敞的大路。
大路直接連通小河村和小河縣,快馬隻需要半個時辰。
坐馬車也隻需要大半個時辰,十分的方便。
趙叔如今買了好幾輛馬車,專門跑這條線,掙不少錢。
别的村子嫉妒的眼睛都紅了,也想給自己的村子修路。
但是他們沒錢,村子裡拿不出來錢,隻能幹看着。
李麻子如今也雇了幾個村民幫他割豬草和喂兔子,他隻需要負責買進賣出,以及劁豬。
目前豬欄裡面還有2頭母豬和4頭小豬,兔子公母各佑20個。
母豬要留着産仔,小豬準備再養個兩天就全部殺了做成臘肉。
兔子已經被提前預定了,仙客來就要了一半,還有一半李春花要了。
幾項算下來,李麻子手上竟然攢了100兩銀子。
這個數字,放在半年前,他做夢都不敢想。
趙大膽這邊的收益也不錯,當然暫時還比不上李麻子。
現在是農閑時間,地裡的活兒都幹完了,火土也燒完了,基本就等着開春下種子。
關于明年要種什麼,李春花和他商量好了。
一半的地拿出來繼續種紅燈籠,剩下一半的地,他們準備種一種叫辣椒的植物。
林家棟給的那一小包辣椒籽,已經被李春花拿去催芽了,目前長勢良好。
李春花把地窖又擴大了好幾倍,裡面鋪上稻草和不要的碎布頭子,特别暖和。
那一小塊辣椒苗可是趙大膽的寶貝,每天都要進去看着。
還有前幾天收到的那一袋子芋頭,也分了一半去催芽。
李春花對芋頭的期望值特别高,每天都要問進度。
趙大膽雖然對這兩個作物不熟悉,但是他有個優點,那就是聽話。
跟着師父的時候,師父說什麼他就幹什麼;跟着李春花,李春花說什麼他就幹什麼。
他現在每天吃完飯,唯一的一件事就是照顧這兩塊苗圃。
今天的冬天特别冷。
李家院子堂屋中間放着炭盆,窗戶也關的緊緊的,李春花還是覺得冷。
外面還沒開始下雪,小河已經開始結冰了。
有經驗的老農說大概還有個兩天就能下雪。
無論是前世今生,李春花都特别怕冷。
縮在房間裡,聽着外面呼嘯的冷風,李春花瑟瑟發抖。
偏偏她這裡人來人往的,很多人來找她說話,客廳的門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好不容易有點溫度,一會兒就又散了。
馬師爺早早就預備下了足夠的炭火分發給縣衙衆人,李春花這裡也備下了足夠的炭和幹柴。
但是還是冷,主要是房子漏風,不保溫。
李春花叫來小妹,給她畫了一個大緻的草圖,讓她去做一個門簾。
門簾是北方人家家家必備的物件,夏天裝紗制的簾子,既能擋蚊子,還能保護隐私。
冬天就放棉的簾子,保溫效果一絕。
小妹很快就做了五個門簾,給家裡的門上都裝上了。
有了厚厚的門簾,李春花總算不用被風吹了。
村子裡的人有樣學樣,跟着李春花做起了門簾。
慢慢用着用着,發現這個東西是真的好,保溫擋風,還能保護隐私,再也不用頻繁開關門了。
漸漸地,小河村門簾逐漸流向外村,竟然形成了一股風潮。
端着湯婆子,李春花無比懷念上一世的火炕。
可惜這裡沒人會做,現在臨時叫人做也來不及了,等明年再看情況吧。
大廳裡放了足足的炭火,放下厚厚的門簾,關上窗戶,室内暖和的讓人隻想睡覺。
小弟在一邊寫字,小妹在繡花,李春花在看賬本。
小小的一個客廳,竟然也是各司其職,十分和諧。
李家院子的臘肉和臘腸放在廚房邊上一個單獨的小房裡熏着。
臘肉臘腸用棕榈葉穿着,挂在高高的橫梁上,底下用柏樹枝熏蒸。
為了增香,李春花還把一些爛掉的瓜果和果皮也堆在上面,這樣熏出來的臘肉就又一股果香味。
村民有打了魚的,也給李春花送來兩條大的,收拾幹淨挂上房梁做熏魚。
李麻子不愛去客廳待着。
天氣變冷之後,他就喜歡在這個小房間裡縮着。
端一壺小酒,然後炒兩個菜,一邊看火一邊淺酌,十分的惬意。
趙大膽偶爾也會去和他喝兩杯。
初雪落下的那天,李春花像個小孩子一樣,和弟妹出去看雪。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往外跑去,擡頭看向紛紛揚揚的大雪。
男孩子們打雪仗,女孩們到處瘋跑。
李春花戴着雪白的兔子圍脖,穿着厚厚的棉襖,站在邊上看弟妹們玩兒雪。
鵝毛大雪簌簌落下,大地一片銀裝素裹。
光看景色是很美的,但是一想到這裡貧瘠的條件,李春花心裡隐隐有些擔憂。
果然,第二天,雪還沒完全停下,就有好幾家的房子被壓塌了。
還好今年大家都掙了錢,基本都翻修了房屋,一些老房子塌了就塌了。
村長帶人統計了一下受災情況,還好沒有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