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鳳來儀 > 第53章 舉薦

第53章 舉薦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久而久之,容兒也就放棄了尋找芙蓉。

容兒為此事傷心過度,不久就患了肺痨。

但好在容兒将這門手藝傳給了海棠,而她傳授海棠手藝就是希望若以後自己不再時,海棠也能靠着這門手藝活下去。

隻可惜海棠的親娘容兒命不好,她在海棠十歲時因肺痨離開了人世,自那後,海棠就一個人生活,靠刺繡養活了自己。

二十歲的海棠将蕭曦澤救回家中後,便用賣繡品攢下的錢為蕭曦澤請了大夫,治好了她的病。

蕭曦澤從沒跟海棠說過自己的真實身份,他隻對海棠說,自己叫小曦,平民出生,父親病死,母親勞累過度而死,所以自己成了乞丐。

海棠心性純良,性子柔弱,又沒見過太多人間醜惡,所以蕭曦澤的話海棠雖半信半疑,但海棠還是毫無條件的收留了他

因為海棠相信,在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若非不是蕭曦澤真的遇難了,也不會倒在他家門前

每個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幫一幫也就過去了。說不定善事做多了,日後還能迎來好運呢?

而随着年月漸長,蕭曦澤慢慢長大,便對海棠動了真心,他突然就有了想娶海棠為妻的想法。

當蕭曦澤向海棠告白心意時,海棠看他年輕,又不曾經過情愛之事,便以為蕭曦澤口中的愛也不過是因為他想報恩,但又分不清感激和愛情罷了。

海棠在第一次救蕭曦澤時就有預感,蕭曦澤絕不可能是平民。

畢竟他的穿着打扮,還有他的舉手投足,言談舉止,怎麼看都像富貴人家的公子。

蕭曦澤應該是落難才恰巧倒在了她家,蕭曦澤有自己的抱負與天地,他總有一天,會離開自己。

所以海棠一直堅信,待蕭曦澤日後功成名就之時,就會把自己抛于腦後,畢竟自己不過窮苦人家的平民女,一無是處,身無所長,這麼配得上蕭曦澤呢?

海棠嘴裡安慰他,自己願嫁他,但心裡卻從未将此事當真過。

平元二十八年,蕭曦澤獨自一人離開了海棠,臨走前,蕭曦澤還送給了海棠一塊青綠色的玉佩,這塊玉佩是蕭曦澤親手雕刻的,蕭曦澤整整刻了一年。

玉佩正面刻着,願為雙飛鳥,比翼共翺翔。

背面刻着,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蕭曦澤臨走前還警告海棠不許喜歡上别人并對她承諾,自己一定會回來娶她。

海棠再三向他保證後,蕭曦澤才放心離開。

離開後的他便去參了軍,蕭曦澤在軍中磨練了一年,十六歲的他自學的武功已到八階。

平元三十年,蕭曦澤在無意間聽說,蕭景楠重病,整天卧于病榻,無力掌管朝政。

得知此事的蕭曦澤便趁此機會去找了剛正不阿的明征,并把自己的身份亮明。

禮王蕭湛是個難得的賢明王爺,他溫良敦厚、貌柔心壯、音容兼美,并愛民如子,對待百姓和藹可親,蜀都城内許多平民百姓都接受過他的恩惠。

而明征也是由衷的敬佩他,所以他願意為禮王出頭,冒死谏言蕭景楠,冊封蕭曦澤為攝政王。

明征是個忠臣铮臣,深受百姓愛戴,百官傾佩,他輔佐了兩代帝王,從蕭哲為帝時,他就入朝為官,彼時他十五歲,隻做了一年官後,因看不慣蕭哲的暴政,所以就辭官還鄉了。

直到星燎三十年,蕭哲駕崩,蕭景楠即位,明征才又再次回來做官。

蕭哲知道明征是個難得的忠臣,他曾說過,南國能有明征,乃南國之幸。後世君主要牢記,此人可罵可貶,唯獨不能罰不能殺,更不能傷其心,使其心灰意冷,不再為南國效力。

蕭景楠即位後,一直謹記蕭哲的教誨,蕭景楠對明征一忍百忍,但明征卻總是在衆位朝臣面前多次頂撞他,觸碰他的底線

明征還在私下,多次進宮向蕭景楠直言進谏,推行王道。

還曾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主張“薄賦斂”,“輕租稅”,“息末敦本”,“寬仁治天下”等政策。

一件事情反複說多後,是個人都會頭疼不已,而蕭景楠作為皇帝,頭就更疼了。

可是面對明征,他是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也就罷了,還得把他當祖宗一樣供起來。

蕭景楠最後在明征堅持不懈的谏言下,蕭景楠龍顔大怒,一氣之下直接不理朝政三月之久,這三月他将政事全權交給明征負責,而自己卧于後宮,繼續他的驕奢淫逸,聲色犬馬。

蕭景楠是個喜歡猜忌人心的人,他将政權交給明征的那段時日,他心情好時也會處理一下朝政,心情不好時便誰也不見,還喜歡濫殺無辜。

而這次明征為蕭曦澤谏言,一開始蕭景楠本是不同意的,因為他覺得蕭曦澤年輕又沒有功績,不适合做攝政王輔佐蕭瑾年。

但後當明征說要以死進谏時,蕭景楠想起了蕭哲的話。

蕭哲曾說,隻要明征肯盡心盡力效忠南國,南國便會長盛不衰。

因着這句話,蕭景楠也隻能向明征妥協,再加上南柯一夢終須醒,浮生若夢皆是空。

蕭景楠這一生雖是位功過參半的君王,可他終歸是老了。

活了大半輩子,他也明白金錢權利地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到最後,帝王之位不還得拱手相讓他人?

罷了,他自己也沒幾天好活了,這江山他自己也帶不走,也不想再在這令人頭疼的皇位之争上花心思了。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這江山便給他們折騰吧。與其枉費心神空計較,倒不如放任自流。

也正因蕭景楠有這個想法,蕭曦澤才能順利坐上了攝政王之位。

順德二年,蕭曦澤得償所願的娶了海棠為妻,那一日,攝政王府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蕭曦澤身穿吉服,騎着高頭駿馬,他擺下十裡紅妝,用豐厚的彩禮,将海棠明媒正娶,風風光光的迎進了攝政王府。

那一日,南國百姓都在街頭圍觀祝福,蕭曦澤面若傅粉,身長玉立,朗眉星目,唇若塗朱,一身高貴清冷的氣質引得街邊多少少女為之動心?

隻可惜深情的蕭曦澤隻對海棠一人傾心。

兩人洞房花燭夜時,蕭曦澤在海棠的後背上給她繪了一副海棠丹青。

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

這是蕭曦澤對海棠愛的證明。

兩人成婚後,蕭曦澤便很少出面去管南國的朝政,他大多時間都喜歡待在攝政王府裡,品茶垂釣,又或者喜歡帶着海棠兩人出去四處雲遊。

隻可惜好景不長,兩人成婚的第二年,海棠就因肺痨,藥石無醫而死。

海棠死後,蕭曦澤心灰意冷,他終日買醉,意志消沉,直到順德八年秋,蕭瑾年給蕭曦澤下了封聖旨,給他賜了門婚事

這門婚事是朱婷千辛萬苦向蕭瑾年求來的,她早已愛慕蕭曦澤已久,隻不過看着蕭曦澤娶妻,她才不敢對蕭曦澤表達自己的愛意,如今海棠已死,她便想着鸠占鵲巢,光明正大的嫁給蕭曦澤。

可是他卻低估了蕭曦澤對海棠的愛,即便朱婷心滿意足的嫁給了蕭曦澤,但自她入了攝政王府後,蕭曦澤不僅沒有碰過她一次也從未正眼瞧過她。

直到現在,蕭曦澤對她依舊不冷不熱,就算蕭曦澤回了攝政王府,也不會多問一句關于她的消息。

秋陽偏斜,已是正午,大殿内鴉雀無聲。

高坐皇位上的蕭瑾年緩緩開口,“辛卿,這次刑場劫囚事件,就由你和攝政王一塊去調查。其一,務必要将佘硯抓回來重新斬首,其二,把所有劫囚的人全部一網打盡,然後就地誅殺,一個都不許放過。一月内,你務必要辦好此事,不然辛卿你就自覺些,提頭來見!”

蕭瑾年口中的辛卿名叫辛舜辭,是興南四傑之一。

辛舜辭出生于儋州,其父辛舀是個落魄秀才,娶妻巴氏,名為巴菀。

辛舜辭在幼時,辛舀就教他讀書識字,辛舜辭在年少時就聰穎過人,才華橫溢,是儋州城中遠近聞名的神童。

元平六年,十二歲的辛舜辭參加童試,當時童試的主考官是明征,那一年的明征二十三歲,已任禮部尚書,官居二品。

而此次童試科考官是他主動求來的。

辛舜辭的機敏靈俐深得明征的憐愛,明征囑咐辛舜辭要從小立大志,長大後盡忠報國。

同年,辛舜辭做了補府學生。

元平十一年,辛舜辭參加鄉試,受到明征的阻撓而落榜。

明征不讓他中榜的原因是因為明征希望,辛舜辭正當年少,應當多出去見見世面,多加磨砺,以成大器。

元平十四年,才高氣傲的辛舜辭順利通過鄉試,成為一名少年舉人。

辛舜辭才華出衆,申柄曾對他十分賞識,他曾對同僚誇贊辛舜辭,“此子将相才也”,他還在私下拉攏過辛舜辭,隻可惜辛舜辭不僅不領情,他還婉言拒絕。

元平十七年,二十三歲的辛舜辭中二甲第九名進士,授庶吉士。

自進了朝堂後,明征對辛舜辭無比照拂。

平元十九年,在明征的推舉下,辛舜辭當上了禦史中丞,官居正四品。

順德元年,辛舜辭在明征的介紹下和蕭曦澤結實,兩人雖年紀相差甚遠,但兩人卻一見如故,很快就成為了摯友。

蕭曦澤還通過辛舜辭認識了他的兒子——辛楚,辛楚年小蕭曦澤四歲,但他并不喜歡蕭曦澤。

隻因辛舜辭總是在辛楚面前誇贊蕭曦澤年紀輕輕就文武雙全,聰慧過人,所以辛楚因為這些誇贊對蕭曦澤心懷不滿,但又因身份懸殊,辛楚隻能強行忍耐,跟他假意維持表面的君臣關系。

而如今蕭瑾年居然說若一月内蕭曦澤和辛舜辭沒辦好此事,辛舜辭就提頭來見,這明擺着就是借刀殺人。

辛楚本就對蕭曦澤不滿,若蕭曦澤在一月内真沒辦好此事,辛舜辭因此人頭落地,那辛楚定會記恨蕭曦澤一輩子。

而辛楚也會想方設法置蕭曦澤于死地。

蕭曦澤剛準備上前辯解時,隻見辛舜辭已先蕭曦澤一步上前,他規規矩矩行了一禮,“臣遵旨!”

蕭曦澤見辛舜辭都已聽令接旨,便知若此時再為辛舜辭辯解,為時已晚,所以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一月内将劫囚的人找出來,就地處決。

蕭曦澤輕歎一口氣,他上前行了一禮,“臣遵旨!”

蕭曦澤語畢,站在一旁,身穿紫衣官袍的申柄走了出來,他往前一站,行了一禮,“啟禀陛下,此次劫囚,佘硯雖被救走,但餘下的人全都被順利斬首。現如今盧佑,許茗,方陽三人已死,那這些官位如若空着,實在不妥,所以,老臣鬥膽,舉薦兩位有能之人上位,還望陛下成全。”

群臣聞言,已經見怪不怪了。

畢竟申柄也不是第一次向蕭瑾年舉薦人才在朝堂上填補官位空缺了,而且群臣皆心知肚明,申柄要舉薦的,定是自己的學子。

蕭瑾年無奈的應付道:“申太保,你要舉薦何人啊?”

申柄行了一禮,“陛下,老臣要舉薦的正是禮部侍郎宮濤和戶部侍郎石頌之!這兩人才華橫溢,學富五車,又忠君愛國,若隻讓他們做一個小小的禮部侍郎和戶部侍郎确實是屈才了!”

蕭瑾年當然知道自己拒絕無效,畢竟滿朝文武有一半都是申柄的學子,若此刻拒絕,他們便要出面,挨個訴說這宮濤和石頌之的功績,順道也要誇贊蕭瑾年的賢明,說他是賢明的君主,當有容人雅量。

法不責衆,蕭瑾年不可能一怒之下,把這些人都殺了,于是便隻能問道:“依太保之見,封他二人什麼職位最為合适?”

申柄想了想,才恭敬應道:“陛下,這二人是不可多得的大才,陛下應當好好把握,所以不如就将石頌之封為尚書令,将宮濤封為光祿大夫吧。”

蕭瑾年微微點頭,頗為敷衍的應道:“行,那就按照太保說的辦。”

石頌之和宮濤聞言,兩人彼此默契的看了一眼後,才上前一步,下跪行禮,異口同聲,“臣石頌之/宮濤,多謝陛下厚愛,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瑾年在皇位上坐了許久,腰酸背痛的他顯然有些不耐煩了,他随口道了句,“若再無事禀報,就直接退朝吧!”

蕭瑾年語畢,就起身下位,衆朝臣跪伏在地上恭送他。

“臣等恭送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齊刷刷的聲音宏武有力,在大殿中反反複複回響着,待蕭瑾年離去後,衆朝臣才三五結隊,有說有笑離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