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圓鍋裡加一勺面糊,攤主轉着鍋讓面糊均勻的布滿鍋面,等邊上微焦翹邊後加上一勺餡料,用小鏟子将一邊翻起把餡料蓋住,一會兒後再翻個面,一個半月形的蛋烘糕就做好了。這面糊被攤主調的有些甜了,所以微酸的果醬餡更合張念安心意,愛吃甜的琳琳吃了兩個奶油餡,剩下的肉松和酸豆角的就交給了崔行他們仨。
崔行吃下一個酸豆角的,張念安好奇問:“怎麼樣,好吃嗎?會不會很奇怪?”
崔行:“……還行吧。”
行吧,問他等于白問。崔行把另一個酸豆角的拿出來讓張念安試試,張念安吃了口發現還不錯,豆角不是特别酸,脆嫩帶了點辣味,中和了面糊的甜,有種甜鹹永動機的感覺;琳琳也好奇的看着,張念安把剩下的一半喂給她,她露出了一個很微妙的表情。
琳琳尚且不能接受甜鹹永動機的設定,她還是安靜地吃她的奶油餡吧。
一路走過去,路邊攤可太多了,大夏天的烤紅薯和雪梨湯、荷葉雞叫花雞、雞翅包飯火山石烤腸,還有一些涼拌鹵菜,張念安想買一點拌金錢肚來吃的,可看見了鹵肉上的蒼蠅卵就算了。雖然知道夏天這種東西不可避免,可還是不要讓她看見的好,看不見就能當做不存在才能心安理得的吃下去,看見了就……算了。
最後張念安買了份玉子燒做收尾,點了個全家福,裡面加了魚子芝士卷心菜胡蘿蔔和青豆,紅紅綠綠還蠻好看的。
一口下去細細品味,魚子和芝士有點腥鹹味,玉子燒整體又是甜的,蔬菜都被煮熟吃不出什麼味道來,嗯……不難吃。
張念安面無表情地把一份玉子燒吃完,其他人都隻試了一塊就沒再吃了,隻有林栗多吃了一塊。好吃的逛完了,接下來就得去買菜了。
買菜的事交給了崔钰和林栗,琳琳在一旁當指揮官,明天是她的生日,她說想吃什麼就買什麼,首先要買的就是小龍蝦。或暗紅或鮮紅,亦或者是帶着青的小龍蝦,崔钰林栗兩人一人拿了個厚的黑塑料袋,挑選着他們心儀的小龍蝦。
張念安看着他們選的全都是鉗子腦袋特大,尾巴小小的蝦歎了口氣,默默拿了個袋子讓崔行去夾他倆挑剩下的蝦。
沒看見那老闆都快樂死了嗎,倒貼錢的兩個挑蝦工,把肉少又重的蝦都挑走了,剩下的全是尾巴大肉多的,兩個大冤種。
張念安也沒閑着,讓琳琳幫她撐着傘,她去旁邊挑青殼小龍蝦,青殼蝦殼薄肉多鉗子小更幹淨,還不壓秤,但價格也更高。喜歡嗦蝦頭的就吃紅殼蝦,喜歡吃肉的就買青殼蝦。
崔钰看着崔行挑了會後也學了點,緊着蝦尾大身子幹淨的挑,隻有林栗那個憨的,不管頭大還是身子大,反正隻要大的他就夾,腮底下髒的要死也夾。
張念安挑了兩袋子青殼蝦後過來憐愛地摸摸林栗的頭,用店裡的扇子給他扇扇風,琳琳也用濕巾給他擦汗;有膽子敢挑那麼髒的蝦,回去做好刷到手破皮的心理準備吧。
林栗還在那享受呢,崔钰忍無可忍過來抓着他肩膀搖晃,試圖把他腦子裡的水搖出去,“你能不能挑幹淨的夾,你知不知道刷蝦的是我們兩個啊!”
林栗:啊?
崔行不說話,他隻管付錢,刷蝦的時候會長教訓的。
小龍蝦買好了其他的也沒什麼想買,崔明叔他們下來也就多了四張嘴吃飯,家裡人聚餐不可能把其他人也帶來的;雞鴨魚村裡都買的到,也比市裡養殖場出來的更好,不過張念安看見有賣鮮豬蹄的,過去買了六隻豬蹄。
市裡的豬蹄就隻是豬蹄,村裡趕集買豬蹄得從蹄髈底下那一塊開始剁,單買豬蹄是不賣的,得買一整根豬腿;今晚回去可以做個紅燒豬蹄,明天做個清炖蹄花。
有老人家擔着擔子從鄉下坐班車來城裡賣菌子,張念安隻認得一種叫枞菇的菌子,這菌子炖雞炖鴨都好吃,但這村裡一大早的就有,還比這兒的新鮮;令張念安新奇的是嫩闆栗,明明才八月底就有闆栗上市了嗎?闆栗殼都還是白的,裡頭那層皮不用費力就能剝下來,咬一口脆生生的嫩,張念安比起熟闆栗更喜歡吃嫩闆栗,但就是剝的指甲疼。
八月底的嫩闆栗是個稀罕玩意兒,老婆婆那一筐闆栗被買的沒剩多少,崔行見張念安喜歡就全給買了下來;在市場裡逛了圈,看見牛腩和牛排都還不錯,各買了些就準備回家了。
幾人上車之後林栗突然來了句:“突然有點回味那個烤苕皮了,還有點好吃是怎麼回事?”
這下連崔行都忍不住瞳孔地震了。
搖搖晃晃坐了一個小時的車回家,在路上逛了一天人都累狠了,上車倒頭就睡,崔行開着車也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回家把小龍蝦養起來就去補個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