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生東北1910 > 第142章 下南洋

第142章 下南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卓立仁問他們,誰知道從哪能雇到挖煤的礦工。馬濤問師傅要礦工幹什麼,卓立仁說需要3000個挖煤的礦工去南洋,工錢比國内高兩倍,病了有西洋大夫給治,死了還有燒埋銀子給家裡,就是一條:得在外邊幹滿十年才能回來。

馬濤笑着說:“師傅放心,這個事好辦,隻要有銀子,人要多少有多少,上海這邊的礦工少,近一點的徐州那邊挺多,不過那邊的人性子野不好管,最好從俺老家山東那邊招,棗莊那邊挖礦的人特别多,老實能幹還特别窮,能吃飽飯,再有個仨瓜倆棗的就有人幹。”

卓立仁跟他們倆說不能那麼弄,想長遠做事,就不能動那個歪腦筋,再說咱們現在也不差錢,更沒必要那麼幹,實實在在的把錢給足了。馬上派人去山東,先招3千人吧,都集中到上海這邊,再按照卓立仁的安排,分别去文萊還有印度。金明馬濤和張小平他們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反正都是南洋就是了。

說完了這些事情,張小平想起來一個事:“大少爺,有這麼個事,我不知道跟咱們在南洋那邊的事情有沒有啥關系,我昨天跟紗廠工人見面的時候,聽他們說道台衙門已經貼出來告示,說是在招人準備去南洋一個叫婆羅洲的地方種地,你知道這個地方在哪裡嗎?”

卓立仁當然知道了,這個婆羅洲就是加裡曼丹島,島的北部就是所謂的北婆羅洲,也就是文萊,他現在想鼓搗的這個事情就是在文萊。現在聽到還有這麼一個事,他趕緊讓張小平安排人,去把事情弄清楚。

招聘中國人去文萊種地是曆史上發生過的真事。英國人為了賺到更多的錢,把整個馬來亞最肥沃的土地都用來種甘蔗橡膠,還有香料這些經濟作物了,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量減少。

當地人又特别懶,直接導緻糧食産量大幅度下降,居然把一個魚米之鄉的馬來亞,當然也包括婆羅洲,都給弄得糧食嚴重不足,每年還要從附近的菲律賓和越南進口。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人會種地還勤快,關鍵是老實聽話好管理,從來就沒聽說過中國人在哪裡鬧事。馬來亞作為大英帝國殖民地,當地的英國管理者跟中國政府聯系,想雇傭一些中國人去馬來亞那邊種地。

這種事情在這個時期非常多,不僅是英國人想從中國招人,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想從中國或者其它的亞洲國家招人,去他們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開荒種地,這些國家的首選當然是中國,問題是這個時期的中國政府,總是扭扭捏捏的不願意配合,結果就是上百萬的日本人漂洋過海來到了南美洲,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确認了這個消息之後,卓立仁大喜過望,他一直都在擔心,怎麼才能把那麼多人都給弄過去,還不引起英國人的過度反應,所以沒敢想着弄太多人過去,現在是想瞌睡來了枕頭,不僅可以名正言順的把人弄過去,有人給出路費不說,還能多過去不少人。

他告訴張小平和馬濤,馬上安排咱們的人去參加這個招聘,一定要把這個機會利用好了,找一些願意離開上海去南洋安家落戶的人,還要攜家帶口的才像那麼回事,隻要願意過去,衣食住行什麼的,需要什麼給什麼,保證一家人吃穿不愁,隻要聽話肯幹,都能過上好日子。

另外再招幾百個精壯漢子,給足了安家銀子,到了那邊得聽咱們的招呼,需要的時候,得有膽子拿起槍來跟别人玩命。馬濤和張小平都說這樣的人有的是,現在這個年頭在哪裡生活都難,想活命就得拼命,不敢玩命在哪裡都不好過,再把錢給足了,想過好日子的人多了。

結果不到三天就招來七百多人,再加上他們的家人,就得有兩千多人了,把那個上海道台衙門的主簿樂得夠嗆。按照上海道台跟英國人的協議,第一批要在上海這邊招夠三萬人才能夠用,他還發愁不知道得招到猴年馬月去了,沒想到不到一個月就來了這麼多人。

馬濤從山東招的礦工也因為有了這個變化,從原來的隻招男性壯勞力,變成了全家一起過去的優先,也就是不到兩個月的功夫,就招來三千多壯勞力,再加上他們的家人,已經有了一萬多人,沒到三個月,三萬人就全部都招滿了,上海道台還特别表彰了主簿這個事情辦得漂亮。

在原來的曆史上,這些人背井離鄉漂洋過海,到了南洋之後,先是被那些英國人盤剝克扣,又被當地人幾次三番的‘割韭菜’,絕大部分人不僅沒有發财,有些人死于當地的疫病,一部分散落南洋各地,還有一些在二戰期間,由于日本人特别針對華裔進行殘酷殺戮,很多人含恨埋骨于異國他鄉,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故鄉。現在有了卓立仁,他們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