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之路無比順暢的謝南渝在上位後遇到了衆多難題。
首當其沖的就是前朝牽扯甚廣,導緻目前朝政上很多官職空缺,各個世家門閥紛紛自薦。
謝南渝哪裡不知道他們心中的彎彎繞,朝臣中超過八成出自世家,長此以往,門閥怕是會蒸蒸日上。
他隻能借口說,要等下一次科舉才好确定人選。
如此,這件事才算是暫時揭過去。
但世家門閥如此勢大,斷不能放任不管,還得盡快想出解決之策才行。
可是科舉制度實行了這麼久,如陳昀杉之流依舊很難突破世家大族的封鎖,做到朝臣的位置。
削落門閥之路任重而道遠啊。
他和沈司多次商議,最終也沒能确定一個根本辦法。
舒明塵聽說了之後倒是提了一句可以在土地上下功夫。
沈司為難道:“可是目前均田制已經深入人心,若是想推倒重新建立一個,阻力很大。”
到時候世家出身的朝臣都得擰成一股繩跟他們對抗。
“我說的不是邺國的,而是原先晉國的土地。”舒明塵用手比劃了一下。
晉國無舊門閥,無貴族,倒是好實施。謝南渝思襯着。
可是那邊土地貧瘠而天氣又苦寒居多,即便實施又能獲得多少收益?
“就是這樣,我們才要在那邊實施不一樣的制度,如此也合理。今後無論獲得何等功銜,都不再有土地賞賜,僅有爵位、金銀,土地屬于國家。”
“已經送出去的,我們不管,但是還沒有落實的土地,都歸國家所有。”
世家如此強大,就是因為名下土地、人力的大量化,這樣最起碼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他們的膨脹。
沈司補充道:“除此之外,還得頒布政令,禁止土地買賣、兼并和轉讓,确保平民各有其地……”
也要防止世家私自向農民買賣土地。
“對。”
沈司覺得舒明塵每次都能刷新一下他的認知,這種權力鬥争的傾軋中,他總是會找出一條獨特的道路。
舒明塵刻意沒有回應沈司亮晶晶的小眼神,又繼續說道:
“你們現在恢複科舉,興辦學堂就幹的很好,前朝雖然興科舉,但到底學堂少,能通過科舉入仕的寒門子弟也就更少。”
其實主要是知識,知識好比繩子,要向下流通,下面的人才有可能利用自己獲得的知識向上攀爬。
這麼一說,好像壓低書本價格也十分重要。
謝南渝想。
他帶着滿腹疑惑來,走的時候卻是腳步輕快,他剛剛即位,倒是想大刀闊斧地大幹一場,隻是事情總得一步步做。
就先從處理世家牽連前朝的案子開始好了。
沈司還建議判的結果要有輕有重,這樣世家便會相互猜忌,人心不齊,到時候清算也是得心應手。
舒明塵倒是很佩服主角大刀闊斧改革的勇氣,他想了想,隻靠他們自己閉門造車根本行不通,倒不如去找個熟悉世家的人了解一下情況。
要說最了解的人,當然是——原主的父皇。
可以說每任皇帝都想削落世家,原主的父皇想要兵權也是想在一定程度上對抗世家。
他反正現在也還在皇宮裡,去找人倒也方便。
而關于他住在皇宮裡這件事,他也曾經理直氣壯地說他要搬到到宮外去住。
彼時謝南渝看了他半晌,給舒明塵看得表情都繃不住了,才慢悠悠地說,宮裡有禦醫随時照料,恢複地快點。
舒明塵腦子轉了轉。
恢複快=離開主角=随地大小死=下班
于是他又悻悻地接受了現實。
還喜提每天早晚中藥大禮包。
一次反抗換來了喝不完的藥,舒明塵後來都快喝自閉了,還是系統安慰了很久才強打起精神。
先皇對于舒明塵的到來很驚訝,一方面他是前朝的皇帝,就算在大街上随便拉一個人也知道離他越遠越好;
另一方面在他心裡認為舒明塵應該算是新皇眼前比較得臉的人,不好好巴結謝南渝,跑到他這來幹什麼。
知道舒明塵開口說了幾句話他才明白過來。
感情是到他這取經驗來了。
他對于現在謝南渝的處境并不關心,甚至非要說的話,他心裡還有點幸災樂禍的成分。
但這最後的倔強很快被眼前插在桌子上的刀給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