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締宙者 > 第199章 《締宙者》2——44:一直在逃亡的路上

第199章 《締宙者》2——44:一直在逃亡的路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激戰二十多天後,蒙原城内已經是彈盡糧絕,冒南江和保歸中相繼陣亡,二十萬城防軍死傷殆盡。州警司的十萬人馬也死亡大半。

榮謙等不到北州的援軍,無奈之下,率領殘餘将士棄城突圍。他們向西殺開一條血路,向北州靠近。“北域七獅”率領部下在後面窮追不舍,殺聲震天。

再說包爾姬一行一路往北逃到呼布烏草原,因馬車臨時出了故障,輪毂被卡住,包爾姬和榮東隻好下車,打算找附近的牧民幫忙修理一下,或者幹脆跟他們買兩匹馬,結果竟幸運地遇上了艾尼。

見他們一副狼狽不堪的模樣,榮東的手臂還受了傷,艾尼滿懷關切道:“包姑娘,你們遇到什麼麻煩了?要去哪裡?”

與艾尼久别重逢,包爾姬内心激動且溫暖,也不瞞他,直言道:“阿伯,我們被人追殺,還沒有脫離危險,要盡快趕去蒙原。這三個是我的孩子,要去蒙原找他們爹。”

艾尼知道蒙原自治州州長叫榮謙,卻不知道他是包爾姬的老公,當下提示道:“蒙原正在打仗,城池被百慕達的軍隊圍得水洩不通,你們現在去根本進不了城,可能還有生命危險。不如在我這暫住兩日,讓孩子養好傷再作打算。”

包爾姬擔心在信良擺脫掉的萬俟中還會追上來,想加緊時間趕去蒙原。聽艾尼說蒙原城被包圍了,她知道萬俟霸已生反心,巴不得榮謙死,所以必不去救援,甚至會落井下石。現在她不但要救自己和孩子,還要救被困孤城的丈夫,想到這,她真的是心急如焚。可是全家人日夜不停長時間地亡命奔逃,确實已經精疲力盡,況且榮東的傷情越來越嚴重,如不及時治療,非止手臂難保,甚至性命堪憂。二者不得兼顧,她隻好選擇先解決眼前問題,于是答應艾尼在草原住兩天再走。

艾尼趕緊将他們請進氈房,讓木力娅給他們泡茶解渴,煮飯充饑。叫阿依仙去請了郎中來給榮東治傷。還把住在附近的四個女兒帕曼,薩熱,比孜和罕絲叫回來跟老朋友包爾姬一家子見面。

帕曼,薩熱,比孜和罕絲一直以為是包爾姬神通廣大,請來“鎖神”治好了她們四姐妹的石女病,所以對她十分感謝和尊敬。她們都回夫家拿來了最美的食物,熱情招待包爾姬和她的兒女。

到了第三天中午,眼看榮東的傷情有所好轉,各人的體力也得到恢複,包爾姬心挂丈夫,執意要走。

考慮到情況特殊,包爾姬可能要繞道鴻源,走偏僻小路經那貝爾草原去蒙原,艾尼特意準備了四匹年輕健壯的駿馬換下了他們疲憊不堪的坐騎。

包爾姬見艾尼為他們考慮得這麼周到,自然是千恩萬謝,領着孩子們告别艾尼一家,奔那貝爾草原方向而去。

循着蛛絲馬迹一路追蹤而來的磨啟蒙和蒉維毅發現他們時,卻因人倦馬乏無力追上,于是磨啟蒙和蒉維毅同時拈弓搭箭,朝着走在後面的榮北和榮霞各放了一箭。

榮北聞到弓弦微響,警覺到有箭朝他和榮霞射來,便條件反射地雙腳一蹬,飛身躍起,擋在了榮霞的身後。如此一來,磨啟蒙射向他的箭便落了空,而蒉維毅射向榮霞的箭卻貫穿了榮北的胸膛。

榮北哼都沒哼一聲就死于非命,屍體順着榮霞的馬背滑落在地,一動不動。

包爾姬回頭看見榮北中箭而亡,悲痛欲絕,榮東也是悲痛萬分。

榮霞知道榮北是為她擋箭而死,更是心酸不已。她知道榮北一直在愛着她,但她從來沒想過要接受,可他這份生死之戀,是何等的沉重啊!

然而悲痛歸悲痛,心酸歸心酸,望着不遠處随時可以奪走他們所有人性命的數百精騎,他們必須保持清醒,化悲痛為力量,盡快逃離險境。

“榮東,阿霞,别管這麼多了,快逃。”包爾姬言罷,朝着馬屁股狠抽了一鞭,那馬便撒開四蹄,一路狂奔。

榮東和榮霞策馬緊随其後。

磨啟蒙和蒉維毅命令騎兵朝着他們的背影放了一通亂箭,之後放棄追趕,回北州去了。

待他們離開之後,艾尼買了副棺材,按照當地風俗,将榮北葬在了草原。他是個有良心講情義的富人。

磨啟蒙和蒉維毅回到北州軍營,才知道湯利坪之戰打響,東海水師降敵,南海水師覆滅,北海海戰正酣以及蒙原被圍等情況。他倆向萬俟霸報告追殺榮東失敗,請求處罰。

此時全國的局勢已經完全進入了萬俟霸預設的軌道。包爾姬一家人的死活根本影響不到他和皇後的計劃。他叫磨啟蒙和蒉維毅别提榮東的事了,馬上帶二十萬兵去鴻源布防,同時讓甕本持帶一千名火槍手配合他倆。命令他們一旦發現從蒙原逃出來的殘兵敗将,不管是誰,一律射殺。

待磨啟蒙和蒉維毅領命離去,萬俟霸又将世學傑,勢洋峰和蟻積德召入軍帳,交代他們帶着二十萬駐軍堅守北州,不必救援北海水師。

安排妥當之後,他帶領偏将冼秉睿和同賀福以及十幾名親兵,快馬加鞭趕回京城,去見萬俟中和方歡。

卻說榮謙帶領焉自拔,笃修新,淦兀傲和令狐薇及部分軍士棄城突圍,冒死殺開一條血路向北州靠近。後面追兵窮追不舍。眼看就到鴻源城下,卻見吊橋高懸,城門緊閉。城頭上旌旗飄揚,趴滿火槍手和弓箭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