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締宙者 > 第173章 《締宙者》2—— 18: 《知性雙解》力壓《帝城驚夢》

第173章 《締宙者》2—— 18: 《知性雙解》力壓《帝城驚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卻說萬俟中想秀一波才華,從氣勢上完全壓倒鸠南,從水平上徹底碾壓榮霞,這就馬虎不得,畢竟對方都非等閑之輩,庸俗之徒。他務必窮極所能,盡展才華。

“既然南哥發話了,我就恭敬不如從命。”萬俟中朝着鸠南謙然一笑,而後将榮霞的詩稿移至旁邊,再鋪上紙張,提筆蘸墨,淩空揮毫,瞬成《帝城驚夢》一首:

林滿月光風問塵,情傾夜都暮歸人。

分離莫明深别恨,君獻花酒高醉卿。

“林滿月光風問塵”:寫的是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樹林被月光灑滿,風輕輕吹過,帶來一絲絲塵埃。塵埃象征紅塵世事。這既描繪了一個靜谧而美麗的夜晚,也暗示了詩者内心的孤獨和對某人的思念。

“情傾夜都暮歸人”:此處的“夜都”指的是夜晚的城市或某個特定的地方,而“暮歸人”則是指晚上歸來的人。這句話表達了詩者對某個人的深情,這個人可能是他的愛人或朋友,詩者在夜晚等待這個人的歸來,表達了對這個人的深厚情感。

“分離莫明深别恨”:是在表達分離的痛苦和深深的遺憾。詩者和所愛的人或朋友曾經天各一方,久忍離别之苦,讓人感到無法言說的悲傷。

“君獻花酒高醉卿”:這裡的“君”指詩者自己,“卿”則是指他所愛的人或朋友。詩者希望通過獻上花和酒,讓對方能夠沉醉其中,忘記分離的苦楚,表達了一種希望對方能夠得到安慰和快樂的心情。

整體來看,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靜谧的夜晚和詩者的深情等待,表達了詩者對所愛的人或朋友的深深思念、分離的痛苦以及對重逢的期待。通過獻上花和酒,詩者希望對方能夠得到安慰和快樂,展現了深厚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期待?。

但這首《帝城驚夢》和榮霞的《湖亭夜話》同樣是回文詩,深度卻不在一個層次。《湖亭夜話》隻是一個格式上的技法,語義反順都是一樣的。而《帝城驚夢》在表演技法的基礎上,通過反順的變化對詩中的主體和客體執行了絲滑轉換,而且語義也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讀。

塵問風光月滿林,人歸暮都夜傾情。

恨别深明莫離分,卿醉高酒花獻君。

“塵問風光月滿林”:描繪了一個月光灑滿樹林的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美好的氛圍。這表面上表達的是詩者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其實是詩者呼喚愛人或朋友愛惜好時光,珍惜眼前人。而且“風問塵”是指在美好的環境下會産生對“紅塵”的迷戀。“塵問風光”指的卻是卷入紅塵中的人在思考人生。

“人歸暮都夜傾情”:是指夜晚回到都市的人,傾注了深厚的情感去見她付出了真心的愛人或朋友。也暗示有人在繁忙的生活中需要尋找歸屬感,或者在夜晚歸家的時候,情感得到了釋放和表達。

“恨别深明莫離分”:是在說明對于離别的無奈和無助。這裡的“恨别”和“莫離分”形成了對比,表達了對于不得不分離這個結果的深深遺憾,同時也暗示了對于長久分離的深刻體會和理解。

“卿醉高酒花獻君”:則表達了一種對友情的珍視和敬意。“卿醉高酒”在這裡是指久别重逢,把酒言歡,一醉方休。而“花獻君”則是她選擇無悔地把自己交給對方,這是忠誠度和信任度的充分體現。

從整體來看,這首詩反過來讀時,是通過對自然美景的描繪和對人的情感的表達,傳達了一種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對離别的無奈以及珍視友情的情感。這種情感反映了詩者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經過認真閱讀和分析,榮霞被《帝城驚夢》這首擁有複雜結構和深刻内涵的回文詩的質量驚呆了。在她看來,似萬俟中這等擁有曠世才華者,放在當朝定是首屈一指。縱橫古今,也屈指可數。可他文品奇高,人品卻極低,就連這首詩都是沖着她來的,其中的“花獻君”便是暗藏機關的暧昧。

榮霞心中有數,隻能對這個才華橫溢但品行不端的哥哥深表遺憾。她現在希望的就是鸠南能寫出更好的詩章來打擊他的氣焰,同時也證明她心目中的南哥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空前絕後,萬中無一的風流才子。

自知不敵的榮霞不敢和萬俟中對視,隻是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鸠南,怯生生道:“南哥,他這首詩太深奧,我才疏學淺,欣賞不來。”

鸠南對萬俟中這首詩的意思心知肚明,對其技術難度和意蘊深度非常肯定和贊賞。他之所以沒有馬上作出反應,是因為他在考慮如何用委婉的方式來打消《帝城驚夢》中夾帶的私貨,即“醉翁之意”。

見榮霞用央求的眼神看他,并說出違心的話來,鸠南微微一笑道:“阿霞,把桌面收拾一下吧。”

榮霞估計有戲,乖乖地整理好桌面,鋪好紙,連筆都蘸好了墨。

她在等待奇迹的出現,但她并不敢抱太大的希望,畢竟《帝城驚夢》的出現,在詩界應該是天花闆級别的存在了。現在她的心理活動,隻能用忐忑來形容。

“中弟,你的《帝城驚夢》技術之精及其水平之高,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冠絕古今。哥算是開眼界了。”鸠南肯定了一番萬俟中的作品。

“哪裡哪裡,南哥過譽了,弟受之有愧。”萬俟中嘴上謙虛着,内心卻是頗為得意。

他話音剛落,鸠南已到桌前,捉筆在手,一揮而就,“中弟,為兄獻醜了。”

鸠南題完詩後,就站在桌旁,攤手示意萬俟中來鑒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