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揪沒想到吃官飯的風格不高智力卻不低,居然一眼看出問題。
她正想着該如何應對,才不緻于暴露身份。
這時,就有個手裡拿着好幾個風筝的男孩,跑過來擋在鸠揪的身前道:“這位當差的叔叔且慢,我可以作證,他說的是真的。是那幫人先搶了他的錢還要打他,他才被逼還手的。”
矮個子衙役見發話的是個孩子,喝斥道:“你小子乳臭未幹,懂個屁。閃開!”
男孩似乎也是個倔脾氣,毫不退縮道:“你不講理,我偏不閃。”
“不閃我抽你!”眼看矮個子衙役揚起了巴掌。
這時候,就有一便裝中年男子快步上前,拉住他的手道:“老弟,我兒子脾氣闆。回去我會教訓他。但他說的是實話。”
矮個子衙役擡眼一看,見來者竟然是本郡衙門的仵作榮譽,即刻滿臉堆笑道:“榮哥,貴公子一身正氣,大義凜然,像你。不該教訓,應該表揚。我眼拙未能看出,見諒!見諒!”
高個子見是榮譽,忙打圓場道:“榮哥,這是誤會,是誤會。我們有事先走,失陪了。”
他掃了“紅搬主”一眼,吼道:“叫人都給我趕緊散了。”之後他拉着矮個子衙役,天降霹靂一個“閃”字。
那幫要飯的也沒有誰敢不溜,很快跑得無影無蹤。
鸠揪一臉實誠,笑對男孩道:“這位英雄少年,謝謝你!謝謝你出面作證。”
旋又看向榮譽,實誠不減道:“榮大哥,謝謝你!謝謝你為我解了圍。”
“叔叔,我想跟你學功夫,可以嗎?”男孩一臉期待道。
鸠揪想到自己肩負使命,不能身有羁絆,又不願讓男孩失望,一時犯難,竟不知如何回示。
榮譽見他木木的發楞,以為他顧慮什麼,就自我介紹道:“我叫榮譽,住雙河口村,現于郡府衙門當差。小兒榮謙今年九歲半了,生性好強,前兩日新交了農集屯兩個小朋友,據說功夫力量都非他可及,年齡卻小他差不多一半。”
榮譽頓了一頓,接着道:“小兒覺得落了臉,非得争回來,硬拉着他娘來找我,要買風筝送給新朋友,還要找師父習武。說是要把他的新朋友比下去。我也想小兒習武養德,砺身勵志。就怕這風筝好找,師父難尋。今日見你以一敵衆,功夫驚人。如肯教導小兒,榮某務必禮數俱到,居食齊備,恭請大駕光臨。也免得你一身蓋世武藝,無謂淹沒在那風塵之中。”
聽榮譽說是兒子他娘帶榮謙來的,鸠揪才發現不遠處站着一個衣着得體,秀麗端莊的中年婦女。
中年婦女見他看她,即報以一抹淺笑,以示禮貌。
鸠揪亦微笑以應,心裡卻在想,“她的兒子榮謙都九歲半了,體格高挑也健康,讓他落臉的新朋友小他一半,也就四五歲的樣子,有什麼過人之處讓榮謙感到非學武功不能赢呢?”
為一探究竟,她當即表态道:“榮大哥,我叫鸠揪,北州人。家逢戰禍漂流異鄉。我可以教榮謙武功,就怕他不能吃苦。”
榮謙響亮地回答道:“能!多苦我都不怕。”
一聽鸠揪願意教他武功,頭腦靈光的榮謙馬上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師父。
鸠揪嗯了一聲,别扭得玉面漸朱。
她可是初為人師啊!姑娘家女扮男裝,收第一個徒弟,能不别扭嗎?
榮謙心想事成,沒留意鸠揪的表情,隻顧自己高興。
見鸠揪答應下來,榮譽也是喜不自勝,馬上回到郡府衙門裡,找了一身舊衣服給他換上。
又去買來上好的布料到裁縫店,為他量身定做了幾套新衣。
還找剃頭匠跟他理了頭發。
之後,榮譽交夫人關爽帶着兒子榮謙,領着鸠揪先回“雙河口”。
分别時,榮譽吩咐關爽道:“好好招待鸠師父。過兩天我去把做好的衣服拿回家,再和鸠師父喝酒。謙兒正式拜師,還得擇黃道吉日,舉行一個儀式。尊師重道,這事不能馬虎。”
關爽依然不語,淺笑以對,颔首作答。
榮謙回到“雙河口”後,馬上找到刑享年、哀和晉、仇壯志和仍去來等四個小兄弟,向他們介紹了家裡新請來的武師鸠揪。并提議大夥兒一起跟他學功夫。
四小孩特别踴躍。當即各回自己家中,磨着爹娘領他們來榮謙家裡,要拜鸠揪為師。
鸠揪覺得多教幾個徒弟對“龍王”有利,就爽快地答應了。
現在說回到被霍實誠陷害嫁禍的韓思同。
他頂着“采花大盜”的污名無法澄清,一直被當朝通緝,又在“連丘岙”伏擊霍實誠時,被上官未央廢了武功。
大仇未報的他,從“龜背嶺”别過鐵英與霍飄娘倆,一路流浪到“陳湧郡”的海濱漁村“農集屯”,在此與美麗善良的漁家姑娘申喜妹結為連理,落地生根。
這地方邊遠偏僻,民風又古樸厚重,沒有誰會關注他的來曆。
兩夫妻自力更生,無世無争,小日子過得雖然清貧,但是滋潤。
尤其結婚一年後生下的病孩子韓含,經過一場異常的天相之變後,纏身三載的先天性軟骨病,居然神奇地痊愈了。
更讓人覺得神奇不解的是,小韓含好像從宇宙中獲得了超自然的能量,突然間變得力大無窮,連成年人都沒法跟他相比。
老婆漂亮兒子能幹,韓思同便刻意淡忘了那些江湖是非。隻想做個平凡的人,輕松過好每一天。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事隔十幾年,自己不去尋仇,仇人反而找上門。這是後話,暫按待叙。
再說從“雙河口”舊砂坪的草叢裡玩過“小雞啄麥粒”遊戲的韓含和史詩霓,走走停停的回到“農集屯”後,記得榮謙說過,他倆學爹娘這樣那樣,叫做男女苟合。是奸夫賤婦。要浸豬籠子。
兩屁孩便都沒敢把玩遊戲的事跟爹娘說,老老實實在家裡呆着。
三天後,孩子王榮謙将刑享年、哀和晉、仇壯志和仍去來等四個小弟留在村口,自己一個人來韓思同家找到韓含,說要請他去放風筝。
韓含當然喜歡,馬上帶榮謙去史布信家邀史詩霓同去。
史詩霓欣然接受,與韓含一道,随榮謙并另外四個孩子,再次來到“雙河口”村那老舊的砂坪上,興高采烈地放起了風筝。
晚上回家的時候,榮謙還給韓含和史詩霓各人送了一隻。
并鄭重其事地告知他倆,這些風筝是他昨天特意拉他娘去城裡、找他爹帶去街上精挑細選買回的。
還說他家裡請了個叫鸠揪的打師。等他學到功夫後,要和史詩霓比武。跟韓含拼力氣。
韓含和史詩霓滿口答應他,之後回家了。
幾天後,榮謙把一個陌生人帶到了“農集屯”,把他介紹給韓含和史詩霓認識。
榮謙指着鸠揪向韓含和史詩霓道:“這是我師父!”
轉而又向鸠揪介紹了韓含和史詩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