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恺悅在白鶴飛來宴請男子将軍們這件事明帝并不知曉,她這天中午一散了朝就去了惠王府,畢竟爾雅是惠王府的王子,眼下爾雅的妻主辭官,連帶着爾雅也将要随着妻主甯眉一道去夢雨山居住,這麼大的事她得去同惠王妻夫說上一聲。
對于甯眉辭官一事,明帝自己沒什麼觸動。她早就認定北境那幾個世家,什麼高家、婁家、孫家、甯家,都因為過于溺愛女兒,要麼将女兒養成了暴戾的惡徒,變成追随白虎賊人逃亡的敗類,要麼将女兒養得過于平庸,在天下一統之後隻能無可奈何地做富家女。
沒有一個年輕女兒是出類拔萃的人才,便連這甯眉,也不算什麼了不起的人才,比她哥哥江澄差得不止一星半點。
這樣的平庸女兒既不缺銀子,又有嬌夫罩護平安,辭了繁雜的差事去享受清閑日子,實在是太容易理解了。
若不是惠王卧病在床,恐她動怒傷身,明帝甚至都不需要親臨王府講這件事。
來的時候,心情尚好,見了惠王,明帝的心情可就不美妙了。大熱的天,惠王卻極度怕冷,房間中不僅不讓放冰塊,甚至連門簾窗簾都不許卸下來,整個房間密不透風,惠王還蓋了兩床厚錦被,那被褥的厚度跟明帝冬天所用不相上下。明帝到達的時候,惠王君高氏正指揮侍夫們給惠王喂參湯,瞧這架勢惠王的性命竟全是靠參湯吊着,不定哪天就要去了。
明帝同惠王的感情其實一般,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姨母,眼下病成這樣,她的心裡很不是滋味。惠王君高氏卻似是已經習慣,見明帝到來,很是高興,興高采烈地打發下人們去喊二小姐出來參見聖駕。又命侍兒們給明帝拿點心,拿冰鎮的果子。
房間如此熏熱,明帝也用不下點心,見那冰鎮的果子是南境的蓮果,她平日裡很少用蓮果,此時瞧着那蓮果甚是新鮮,倒覺得有些胃口,便将那蓮果拿起來慢慢食用。
雖然氣味奇怪,蓮果吃起來卻是意外地好吃,冰鮮甜香,在夏日中沁透肺腑,她想回宮之後,倒要讓人呈上來一些。
惠王君瞧見她臉上的歎賞之意,連忙讓人再切一塊蓮果送過來。
明帝又用了一小塊蓮果,方才将爾雅的事講了出來。
惠王君聽了,沒什麼意見。這位快要五十歲的男子,這幾年服侍生病的妻主,操持一大家子的家務,很是煩累,對于爾雅這樣的庶子,就不是特别上心。而況爾雅已經出嫁,嫁出去的男兒潑出去的水,更加不需要嫡父管了。因而惠王君隻是笑着道:“他随着他妻主出外,是天經地義的事,又是去供奉女神,多少沾得些福分,讓他這輩子安安穩穩的,也算是他的造化。”
這話竟是毫無埋怨之意,明帝聽了,心裡頭踏實下來。
她又同惠王君聊了兩句,那惠王府的二王女蕭冷月就進來了。
“臣妹請皇姐安。”蕭冷月态度恭謹,向着明帝行禮如儀,見完天子又給嫡父問安,“女兒見過父君,父君照料母王,辛苦了。”
“免禮,坐吧。”明帝對于蕭冷月這個堂妹感情一般,因為蕭冷月論才華不算出類拔萃,論忠心也不算特别突出,雖說瞧着也長得秀麗風流,但性情人品沒什麼可稱道的,隻不過蕭家女兒眼下不剩幾個了,她不好對這個堂妹特别冷淡。
當下她還算關切地詢問了蕭冷月兩句,問她這陣子都在做什麼。
這話正問到蕭冷月心裡,蕭冷月聽她詢問,便站起身來,再次向她躬身施禮,“啟禀皇姐,臣妹最近閑着無事,跟着府中賬房學習記賬理賬,已經學了一個月。”
這讓明帝有了興緻,她随口考校堂妹,“已經學了一個月?那朕來考考你。”
蕭冷月打起精神,認真接招,“皇姐請出題。”
明帝自己并不長于計算,大小賬目也很少親自核對,但今日上午剛同柳笙商量甯眉一辭官,光祿寺的差事不知該交給誰辦理,柳笙同她講,光祿寺瞧着事少人閑,但要負責養雞養鴨屠羊宰豬,其實瑣事極多。她想到這養雞養鴨的事,便編了個題目出來,“後廚有鵝鴨若幹,鴨四倍于鵝,鵝比鴨少二十七隻。問鵝多少?鴨多少?共有多少?”
蕭冷月屈指去算,很快地就給出了答案,“回皇姐,這個題目簡單,鴨有三十六隻,鵝有九隻,一共是四十五隻。”
還行哈,明帝點點頭,又出一題,“後院共有四隻羊,每隻羊每天需要一筐半青草,養上十四天,共需多少青草?”
蕭冷月繼續屈指算,片刻後答道:“共需八十四筐青草,皇姐,這些題目臣妹都能做得下來的,您就是給臣妹幾大本賬目,臣妹現在也能看得下來的。”
她這個纨绔堂妹,現在這麼厲害了嗎?
明帝将信将疑,但是自家堂妹有長進終究是好事,她琢磨着把這小堂妹放哪裡曆練一番,此時高王君在旁邊給庶女敲邊鼓,“皇上您瞧冷月這孩子,近來可是長進不小,沒日沒夜地算賬理賬,她常同侍身說,朝廷現在國土廣袤事情繁多,她得替皇上分憂。皇上最近要真有什麼管财理賬的差事缺人手,不妨讓她去幹幹,她是皇上的親堂妹,自然要比外臣盡心盡力。”
何處缺管财理賬的差事呢?那自然是戶部,但是戶部自來是不許宗室染指的,不過明帝同柳笙商量找誰替代甯眉,順着話題就商量起了戶部的事,柳笙仍舊力推宋海春回戶部主持部務。明帝對宋海春的評價一般,但念着宋海春前幾年在朝廷一統四國的時候,籌謀銀錢運轉物資出了不少力,便同意讓宋海春回京接任戶部副尚書。
雖然體仁堂的案件還沒有最終了結,但明帝心裡已經決定就此把蘇澈從戶部侍郎的位置上撤下來。她早就想撤換蘇澈,礙于情面一直未曾進行,如今算是得了理由。
宋海春回京,那北境均輸使便空了出來,正好把這蕭冷月放過去。拿定主意,明帝便笑着對惠王君道:“有個差事,在北境,遠是遠了點,但正好是查賬理賬的事情,不知姨父願意不願意讓冷月去做?”
惠王君回答得四平八穩,“全憑皇上做主,不管是什麼差事,都是皇上給冷月效力的機會。”
蕭冷月聽見嫡父這麼講,趕緊跟着嫡父表忠心,“臣妹不嫌遠,一定把差事幹得漂漂亮亮的,皇姐隻管放心。”
明帝這才講出來,“這麼着,北境均輸使已出缺,冷月你就走馬上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