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進來的時候,所有的外命夫們都睜大了眼睛。齊苗更是看得目不轉睛,皇後安瀾氣質出衆,容貌絕美,讓人見一面就念念不忘,每次見都能有新的驚豔,這回是千秋盛日,生朝宴席,如此隆重的場合,皇後殿下的容貌與氣場更是完全碾壓了在場的所有男兒。
那是一種光耀萬方的美貌,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優雅,那是一種神仙掉落到凡間一個微笑就颠倒了衆生卻還肯為衆生低眉祈禱的無上魅力。
是神聖與善良融而為一的美,是高雅與尊貴集于一身的傲。
偏偏這樣的神仙,眼神還非常的空靈,那澄澈的明眸讓人想到春山新雨,世外林泉。
所謂身在錦繡叢中,心慕雲水之鄉,美人居于高位,仍能保持純真心境,讓人由衷地翹指稱贊。
但能讓所有的人都驚得合不上嘴巴,那自然不光是憑借這無與倫比的美貌與高貴儀态。
在場的人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鄉下男兒,皇後的美貌與仙儀,他們雖然每回見到都會啧啧贊歎,但畢竟不是第一回見,還不至于失神,能讓他們這麼驚訝的,隻能是空前的規格與禮遇。
安瀾今日穿了一件有着長長後擺的缂絲禮服,這禮服後擺從腳跟算起足有五尺長,這樣的長度自然不适合直接拖地。侍兒客兒提議,由大公主奕辰和樂安皇子為皇後提攜衣擺。安瀾聽納了這個意見,原本已然安排妥當,可是四公主正好來見父後,非要給父後提衣擺不可。安瀾向來在小娃們跟前很注重保持慈愛的形象,四公主年齡又小,他沒理由拒絕的。可是答應了四公主,那與樂安皇子一道從太君殿裡過來準備給父後慶賀壽誕的長樂皇子和永樂皇子,在一邊眼巴巴地看着,不予安排的話,就顯得厚此薄彼了。
按說皇子與公主不同,公主們不論皇家還是民間,那都公認是一定要抓在手裡的勢力。别說公主們很樂意,就算公主們不樂意,也會被天子按着腦袋認嫡父為父,并且要求她們孝敬父後,可是對皇子就沒那麼拘泥了。皇子再嬌貴,也是個男兒,一個男兒同誰親同誰不親,在天子心中本就不是特别值得重視的事。皇後也不會很在意非己出的皇子對自己是否孝敬。畢竟大家公認,皇子将來出嫁了,就是個親戚。好與歹,與母家無關。
但這道理要等小娃們長大了才能領會,小的時候是領會不來的,尤其大皇子長樂是個很單純的孩子,跟這樣的小孩子講什麼女男之别、公主與皇子的不同,長樂是根本聽不明白的。其實對這件事究竟有什麼意義,長樂也不理解,他隻是看别人都被安排了差事,自己沒有,心裡有點急。因為他一直記得爹爹同他講,别人做什麼他就要做什麼,不偷懶的孩子才會有源源不斷的雞腿吃。
自己的生朝勝日,本是要快樂開心的,何苦弄得大家擰巴苦惱起來?更何況小寶貝們樂意承歡膝下,對他這個做皇後的終究是件臉上有光的好事。
安瀾痛快做主,把這提衣擺的事,公平分給了四個公主和三個皇子。都已經安排了七個小娃,也不差那另外兩個,安瀾索性吩咐侍兒去筠華殿把三皇子弘文和五皇子永和也請了來,讓他們兄弟二人共襄盛舉。
此時此刻,安瀾一身華服儀态萬方地在前邊行走,身後跟着九個穿着新衣裳昂首挺胸神态或驕傲或懵懂的小豆丁。
大公主奕辰和大皇子長樂走在最前邊,兩個一右一左,用力提着父後的衣擺。
二公主向辰和樂安皇子走在第二排,他們跟在姐姐和哥哥後面,也幫着提攜衣擺。
三公主景辰和弘文皇子走在第三排,他們同樣負責提攜衣擺,兩個把衣擺舉得高高的。
四公主應辰站在三姐景辰和三哥弘文之間,舉着肉肉的小手表情賣力極了,假裝自己也在提攜衣擺。
在景辰三個後面走着的是永樂皇子和永和皇子。兩個皇子手上各自拿着一柄白玉五彩拂塵,永和還時不時地揮上一揮,仿佛是要幫父後驅趕蚊蠅。永樂的表情有些疑惑,但他是個很乖巧的孩子,乖乖地抱着對他來說有些吃力的白玉拂塵,小臉在陽光下熱得紅撲撲的。
在公主和皇子們身後兩尺,方才是舉着寶扇打着傘蓋提着水壺的十二名宮侍,他們才是真正的皇後儀仗,原本應該緊随皇後而行的,眼下全都往後站了,把這扈随皇後的差事交給了金枝玉葉的公主和皇子。
這九個公主皇子捧着衣擺扈衛在後的陣仗,之前從未有過。外命夫們看傻了眼,有些個聰明的就在心裡琢磨,皇後此舉是何深意?
齊苗畢竟是讀過書的,略一思量也就明白了。
古書中有一句話叫“九娃之父,誰人敢惹?”皇後不過是想告訴衆人,這九個小娃便是他下半生的依靠。有了這九個小娃的愛戴,他便不懼歲月滄桑。哪怕時光流逝,美麗不再,色衰愛馳,隻要有這九個小娃在,他便永遠是凰朝的皇後。
這便是父儀天下。
這便是姚天俗語所說的三十歲之前榮耀來自妻主,三十歲之後榮耀來自女嗣。
明白了之後,齊苗也就更加理解了葉家正君為什麼一定要誕下一個親生女兒。就連皇後都認為後半生的榮耀要仰仗小娃,那尋常男子有什麼理由不看重女嗣呢?
吃再多苦頭也要誕下一個女嗣,以後将會成為男兒們的不二選擇。
既是人人都如此,他也沒必要吃味了。
跟齊苗這想法相類似的,在場的男子中便有柳笙的正君梁子鳴和已經被迫緻仕隻能以诰命夫郞的身份前來赴宴的前任男子官員顧璟。
梁子鳴自不必說,他瞧着皇後安瀾身後的那一群自願提衣的公主皇子,眼睛裡全是說不出的羨慕。人到中年,他越發意識到,别的富貴榮耀都是虛的,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個親生的小娃,比什麼都強,這是真正能夠握在手心裡的幸福。
有了親生的小娃,妻主貼心,妻夫恩愛,那固然是錦上添花,好上加好。妻主不貼心,妻夫之情冷淡,那就随妻主的意,她樂意寵誰就寵誰,他隻守着小娃過日子,不會覺得寂寞,更不會覺得虛無。将來等他老了,有小娃噓寒問暖,請醫視膳,就遠談不上晚年凄涼。
他暗暗拿定主意,今日宴席之上,就去找梁家少正君問問門道,怎得才能快速地懷上身孕,他想與梁家少正君有親,梁家少正君真有什麼訣竅,不會故意瞞着他的。
顧璟沒有梁子鳴這麼樂觀,他也意識到以後世家豪門的正君絕對會更加重視女嗣,不惜冒險也要生養一個親生女兒的男子會越來越多。時代的風潮與之前相比,會發生極大的變化。但他不認為這個變化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