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景宜看了一眼外堂站着的二人,略略一眼便收回,未做停留,徑直走進了内堂。
内堂中,林氏正坐在上首,美眸怒視着于景宜。
于景宜看着和之前在慈安堂完全不一樣的林氏,微微一笑:“夫人怎如此生氣。”
說完,于景宜沒有等林氏喚自己,便自行坐在了旁邊的椅子上。
林氏見于景宜如此視她如無物,心中一梗。
李嬷嬷見林氏面色不對,趕緊上前給林氏撫了撫胸口:“夫人莫要生氣。”
林氏深吸了口氣,使了個眼神,一旁的竹畫便将情況解釋了。
原來外堂的這二人是京城錦衣閣的掌櫃的和管事,來侯府送衣服,順便結賬的,整整兩大箱衣服,說是侯府大小姐訂購的。
竹畫說完,等着于景宜的反應,誰知于景宜竟露出“那又怎樣”的神情。
李嬷嬷聽到兩大箱,也被驚着了,想起這錦衣閣也就這兩三年才起來了,便解釋了。
原這錦衣閣是專門裁制衣裳的地方,且都是替達官貴人裁制。
按理說,達官貴人家中一般都會養着一些專門裁制衣裳的繡娘,并不用再去外面購買成衣。
錦衣閣的衣裳,不僅用料華貴,且樣式也十分的好,據說攝政王也穿他們家的衣服。
因而錦衣閣的衣裳,每每一出來便被哄搶一空,甚至大多時候都需要提前預定,多年來一直風靡整個京城,從不曾被替代。
能有一套錦衣閣的衣裳,已經成了京城貴夫人、小姐每次賞花詩會必須攀比的事兒。
當然,這價格嘛,也很好看。
家底略薄一些的官宦人家,一年甚至都不會去錦衣閣買一件衣裳。
定遠侯府這樣的尊貴,每年也隻會在錦衣閣給侯爺和府中的女眷們四季定制一套,且女眷隻限于老夫人、侯夫人和嫡出的少爺小姐們。
像大房的于明青一家和于景宛是沒有資格穿的,如果想要一件,隻能自己出錢購置。
因着這價格實在昂貴,大房也隻會每年給獨苗苗于景宏買個一兩套。
而這次,錦衣閣竟一下帶了二十套衣裳來,共一萬兩黃金,說是府中的大小姐定制的。
要知道,他們侯府一年的開銷也就一萬多兩。
倒不是侯府出不起這錢,可這一萬兩出了,林氏實在肉痛。
可若是不出這一萬,這傳出去,豈不要被人笑話侯府窮酸?
林氏越想越氣。
李嬷嬷知道了這事,也十分震驚,她剛剛去請于景宜之前,隻是說于景宜定了幾件衣服,要請她來确認。
夫人一聽到大小姐在錦衣閣定了衣服,還未細問情況,便讓她去請大小姐了,瞧着那意思,要刁難刁難大小姐。
李嬷嬷本想着這錦衣閣的衣服雖然貴,可大小姐能穿個幾件?夫人何不大度些直接結了賬,何必再将大小姐喊來,徒增二人的裂痕,被侯爺知道了又不快。
可她沒想到,于景宜居然一次性買了二十件,一共要一萬兩。
一萬兩可不是小數目。
花了一萬兩出去,雖然夫人有這個權利付,可以後肯定還是要給侯爺報備的。
本來這事兒本就是于景宜鬧出來的,就算侯爺知道了,也隻會怪于景宜胡鬧。
可壞就壞在,因着竹如的自作主張,她們沒講大小姐的衣裳準備好......
默默聽完全程的于景宜開口了:“我說什麼事兒,原來是這。夫人沒給我準備衣裳,我便想着自己買了。既然買了,那必然得買京城最好了,我打聽了下,錦衣閣便是京城最好的成衣鋪子,怎得,不可以嗎?”
果然,李嬷嬷心下一沉,大小姐害死人提了沒給她準備衣裳這事兒。
錦衣閣這事就算鬧到侯爺那,大小姐也可以說是侯夫人沒有安排到位,她不得已才自己去買成衣的。
至于侯府的大小姐可不可以穿錦衣閣的衣裳,這自然可以的,至于價格,這邊不是于景宜一個剛回京城的人應該考慮的。
于情于理,到侯爺那她們都不占理。
可于景宜下面的話卻讓她們都愣在當場。
“哦,夫人是覺得一萬兩拿不出手?沒事,我本也沒指望侯府給我出這個錢。”于景宜說罷,眼神給金盞示意了一下:“把出來前我讓你帶着的盒子拿出去給那錦衣閣的掌櫃的。”
金盞一愣,随即便拿着手上的盒子出去了。
那掌櫃的打開盒子,裡面不多不少正好一萬兩的銀票。
随即拿了錢簽了貨票,留了裝着衣裳的盒子,眉開眼笑地告辭:“夫人,錢貨兩訖,小的這邊告退了。”
林氏愣在當場,竟未想到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