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你來,”東昭一手招呼聞景和過來,一手指了指發着瑩白光的晶體屏,“你過來看。”
聞景和合上檔案櫃和文件夾,連忙湊到東昭的辦公桌前,伸長了脖子,仔細瞧晶體屏上的内容。
上面的内容看得聞景和雲裡霧裡,忙問東昭:“這是什麼?”
見聞景和一頭霧水,東昭也不作聲回他,單向上拉了一下,給他看了一眼文章标題。
“搭檔申請報告?東哥,你再向下拉拉,我仔細瞧瞧……”
聞景和粗略看完了那篇報告,瞟一眼東昭憂心的臉色,心中不解不減反增。
沒想明白東昭擔憂的要害,聞景和卻也笑着獻言建策道:“應該是哪個剛入行的寫的吧?可能還不知道我不能找搭檔的事。這報告你不批準不就行了,哪兒用得着……”
東昭向下拉到報告作者署名欄,指着上面作者的親筆簽名講:“你再看看,這是誰寫的報告。”
上面的手寫華文鐵畫銀鈎,叫人一看字就知這手字的主人是個清正沉穩之人。
署名那欄是個聞景和再熟悉不過的名字。
赫然正是“東方淵”三個大字。
“這事兒怪我,我确實沒和他提起過太多我的事。”
聞景和撓頭笑了兩聲,伸根指頭指指自己,又指指晶體屏上的報告,“東哥,你駁回他的報告吧。到時候,我來和他好好解釋。”
聽着他的話,東昭來回摸着下巴,垂眸沉吟了許久,最後拍案:“這事兒先擱置吧,有空我再找閣主和其他五庭商量商量。”
聞景和眨眨眼睛,困惑道:“不是,這事兒有什麼可擱置的?”
怪了,這小子今日答得也太急了些。
東昭搖搖頭,挑眉側眼瞧他,“這麼長時間了,你就不想要個搭檔?”
“想,自然是想的,但我又……”聞景和越說越有些心虛,不好意思地笑了兩聲,随即又擺擺手,“我的情況,實在是不适合找個搭檔。”
這小子今日怎麼在這件事上這樣支吾吞吐?
東昭眼珠上下一掃,悄悄量了聞景和一眼,“我隻問你一句,想還是不想?你别考慮那麼多,考慮得多了,再厲害的勇士都會變成膽小鬼。”
聞景和卻捧了文件夾,閃身回了檔案櫃前,“我再考慮考慮吧。”
東昭伸出指頭來,隔空點了點聞景和有幾分狼狽意味的身影,“你啊,唉——”
推着紙質分析報告連同證據進了檔案櫃裡,聞景和神色轉而少有的認真,一本正經道:
“我現在可是個人類啊,當然要好好考慮考慮。哪像你們神仙,千年萬年也不過彈指之間,自然不将七情六欲全然記挂在心上。”
“七情六欲?”東昭撫着自己的下巴,忽而想起一件奇事。
景和這麼說,莫非……月老所言非虛麼?
那東方淵這份申請報告就更該暫時先擱置了。
心裡打定了主意,東昭微微點頭,笑着打趣:“你也有七情六欲麼?我還以為,你這滿腦子都是教我漲工資的招數呢。原來還有七情六欲啊?”
“哇,沒想到啊,原來我在東哥你心中竟然是這副貪财模樣!”聞景和知道東昭是趁機打趣,頗為配合地賣乖。
誰承想,緊随其後的是,東昭又生生拉回了話題:
“既然這樣,那你就更該好好處理一下自己的事情了。别教那些與你交好的人寒了心。”
唉——東哥沒以前那麼好帶偏話題了。
這也……算是一點進步吧。
“所以,我才說還要再仔細考慮考慮嘛。”聞景和回着東昭的話,手裡的動作卻也沒停,“不過,真要說起來,其實我這次的身體情況也不太明朗。”
“不太明朗?怎麼講?”東昭關掉報告界面,把報告移去待辦事項區,問了一句。
提起這件事,聞景和也是不明不白地直搖頭,隻好把話全轉述一遍:
“洪纖姐說,我現在的情況有些奇怪。白發是生出來了,可這具身體目前并沒有出現即将潰裂的症狀。”
“她說,她還有些事情沒弄清楚,暫時不好講得太詳細,教我也别太悲觀了。”
可問題就在于,根據自身這些症狀,聞景和能聯想到的詞就一個,回光返照。
聞景和沒經曆過“回光返照”,隻是聽詭厄獄主提起過。
症狀倒是能對得上,但洪纖畢竟也沒說定究竟如何。所以,他也不好把事情做絕了,隻給自己辦理休學手續,以作兩手準備。
“這麼說,你還是個新例了?”東昭手上點開其他的報告,目光卻投向了聞景和。
“誰知道呢?”聞景和推着最後一份紙質資料進了檔案櫃,合上文件夾,邊收文件夾進背包裡邊講,“不過,近幾年來,洪纖姐遇上的新例可有不少了。”
“确實,新例越來越多了。”東昭點點頭,目光移回晶體屏上,忽而想起什麼,又補了一句,“特别是你家的。”
話音剛落,聞景和就沖到辦公桌前,湊到東昭眼前,攤開掌心數着手指頭,俨然一副要算清楚的模樣。
“哪有?”聞景和對此頗有微詞,“最早的織夢,再到後來的白隼和「太子」,總共也就這三例。況且,他們哪一個不是靠自己硬生生挺過來的。”
東昭掐掐太陽穴,扶了一下眼鏡,“所以,搞不好到時候,你也要向他們學習學習。”
一聽這話,聞景和當即身體後仰,連連擺手,“可别,我可沒這幾個哥哥那麼堅韌。到時候我就自己給自己來上一鐮,等下次複活點見就行了。”
東昭側頭瞧他一眼,又掐了掐眉心,“每次都這樣,你就不能對自己好點啊?”
聞景和搖頭:“我不喜歡拖着,拖着自己也拖着别人,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說完,提了提雙肩包帶子,聞景和就拱手告辭了。
瞥了一眼聞景和離去的孤單背影,東昭搖頭歎息一聲,又點了點頭。
聞景和渾然不知,徑自出了臨淵閣,就坐上了回學校的順風車。
坐在主駕駛位上的正是那篇報告的作者,東方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