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朋友關系不是就已經很好了嗎?[盜墓筆記] > 第132章 憂慮難消、執念難除

第132章 憂慮難消、執念難除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介于李壞态度消極,很不願意行動,所以張海俠還是打算去找張天下談話。以前在馬六甲的時候好運偶爾會表現得有些厭生,躲在二樓上不出來,卻偷偷觀察樓下的人。所以現在這幅樣子,張海俠也不會覺得奇怪。

他知曉好運讨厭過多的目光。

出門前,張海俠先進房間裡換回了那身風衣。這件衣服會讓他整個人看起來精神許多,但眉眼間幾分歲月浸出的壓迫感更強,即便習慣了不露鋒芒,一個人的眼神卻最是難以掩蓋。

然後他意識到一件事,手就從風衣口袋裡伸進去,拿出一個東西。

張海俠晃了晃它,示意跟進房間裡的李壞去看。

但李壞正蹲在床邊,絲毫沒注意張海俠的動作。他已經打開了張海俠帶來的包,頭也不擡,因為剛剛找出一袋桔紅糕。可還沒來得及做什麼,李壞就被拽了起來。

張海俠說:“别看了,中午給你煮花生湯。”

“不要太甜。”

李壞還是沒理他,倒是眼疾手快,重新從包裡撈出來一袋東西。

張海俠這次沒有阻攔,隻是面上似笑非笑,然後那袋綠豆糕立馬又被李壞嫌棄地扔回袋子裡。

多久了,李壞還記得被一口綠豆糕的粉齁住喉嚨眼的驚恐。他不敢置信道:“你帶這個來?”

張海俠嘴邊的笑意立即收斂了,說:“應該是海鹽偷偷放進去的。”

李壞不得其解:“他什麼意思?”

張海俠搖搖頭。

張海樓做事反應很快,有時候不是意思不意思的問題,可能腦子沒反應過來,單純給了個沖的選項,身體就已經開始動了。而别人面對着他奇怪的行為一發愣,他就明白有機會了,可以開始吐刀子傷人。

張海俠松開他,又說:“你把頭發理一下,别當掃帚去掃地了。要現在剪掉嗎?”

張海俠看着他披散下來的頭發,還是忍不住有些遺憾。

“你不是要去找人?等會再剪掉。”李壞也覺得有些麻煩,幾下把頭發盤成了個球,發尾一點紮不上去,就垂在球上。

他又說:“不要太短了,留點給我保暖。”

李壞又蹲回去,繼續看張海俠的包裡帶了什麼東西來。或許是對這裡的情況有所預計,包裡的大多食物很适合越野探險,高熱量,可以長期保存。少數像是桔紅糕、椰子糖、綠豆糕之類的的零嘴略顯格格不入。還有一盒海堤一枝春和一盒六堡茶。

以前在馬六甲時天氣炎熱,那地兒畢竟屬于熱帶風情,比廈門潮濕,也比廈門熱多了,起初兩人都有不适應,水土不服的些微現象,當地接應的南洋特務探子給他們捎帶了物廉價美的六堡茶用以緩解。後來逐漸習慣氣候,也習慣了沒有四季之分,喝六堡茶也算是一種日常。張海樓将李壞帶回南洋檔案館後,李壞自然也要跟着喝。

看着他又把桔紅糕翻出來,已經開始拆塑料袋了,張海俠心裡也感到幾分回到往日的熟稔。時間又快又慢,有時覺得再漫長不過,度日如年,好似故鄉遙不可及。有時光陰卻又似箭。仿佛還隻是昨天,好像才剛剛分離,他們又已經再相見了。

他們的身邊還缺個張海樓,曾經大言不慚說要帶好運嘗他以前在街邊買過的所有小吃,可一些店家早已經消失在過去的時間了。所以後來張海樓總覺得需要碰運氣找新的,經常讓張千軍去算一卦,算一家新的店出來。

然而此情此景又會拖家帶口,張海琪回來的話,肯定會被張海嬌拉着胳膊,再拽個很想獨立行走的張海敖。張海躍繼失兒失女之後,可以去照顧張小蛇?

可張海俠目前還不清楚張小蛇的情況。

他心情其實不算很好,久别重逢,卻不知不覺思慮起了一件不該去思考的事情。

李壞已經毫不客氣地開吃了,對張海俠專注的目光視而不見,張海俠看他一鼓作氣解決了半袋,才說:“有些東西隻能你到了廈門才能吃。難道你不想回廈門?”

張海俠第三次提及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正面回答。他渴望得到一個明确的答案,又或者是因為這些年來見了太多打太極拳的人。

但好運是不一樣的,他說到做到,雖然可能會忘。而忘了再提起的事情,哪怕是編出來的,好運也會當真。

張海樓名下在鼓浪嶼有棟小洋房,樹蔭簇擁,繁花叢生,還有一池幹涸的噴泉。由張海俠安置。算是建國前的老建築改造的,還藏着幾間廢棄的地下室,後來用于堆放一些雜物和工具。

以前看起來還不錯,現在的眼光來看風格可能有些古早。原本一大家子偶爾也會來這房子裡聚一聚,隻不過随着張海琪沒了音訊,這十幾年幾人集合到一起的次數也明顯變少許多。

那棟房子裡面一直預留了好運的房間,但時機不合适,好運從未去過。

沒了幹娘阻攔,張海樓更加蠢蠢欲動,可惜他來四姑娘山卻是無功而返,就帶回去一個張小蛇。張海樓不太懂張海琪說的那些彎彎繞繞,啰裡啰嗦的麻煩東西,他隻知道他很久沒有見到好運了。

一個習慣都能根深蒂固,何況朝夕相處十幾年了的和他很合拍的人。那種合拍與張海俠帶給張海樓的感覺不太一樣,張海琪評價為行動上都不怎麼帶腦子,一莽上去就是幹。如果張海樓殺人,張海俠放火滅迹,那好運一定是不假思索幫這兩人遞工具的那個。

但張海嬌和張海敖這倆孩子隻會火上澆油,故意把張海樓惹得終于耐不住,有些火大地跑去四姑娘山。

張海客在張家方面管得很寬,反正也沒人願意去管了。此次張海俠突然決定到四姑娘山來自然也有他的影響,是他先手邀請張海俠,後來在電話裡轉手了一個消息。他此前認識了一個人,是李若琴的兒子——他們當然都知道李若琴是誰。而這個兒子卻是張海俠不熟悉的名字,姓李,叫做常樂。

事實上在很久以前,也是張海俠和張海樓出海前往馬六甲的那一年,有一艘載着青銅冰棺的船與他們同時出發。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