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昭蕙點頭“我這樣想的,假設周淩風是兇手,那麼錢芳的死或許是個意外又或者是什麼刺激了周淩風,這個有點遠,也不好查,但是第二個死者呢,為什麼是五零年,那個時候周淩風發生了什麼事情會刺激他?還有這第三起又是為了什麼?如果真是他做的總要有個誘因。”
“你說的對,咱們就從這個方面查找,先确定他的殺人動機。”
案件有了查找方向,王星就有了信心,直接調配人手開始進行走訪查探,之前因為案子并沒有太多進展,組裡也沒有派人手,現在有了進展,直接下去找了當地派出所的人一起進行調查,實在是市局人手也不夠,尤其這邊兩個案子一起進行的時候。
顧昭蕙倒是沒有太在意是誰跟着一起工作,她先去片區派出所,将周三海以前住的地方戶籍查看一下,等查了才知道,周三海當年搬家不就,他住的地方就發生了爆炸,當時很多居民都搬走了。那時候還沒解放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去了那裡,想要查找有些麻煩。
顧昭蕙也沒有辦法隻能将那一片戶籍記住,然後一點點的找。就跟解開雜亂的毛線一樣,一點點的捋。絕對是個繁瑣的過程。
案件過去七年,世界卻發生了巨大變化,好在顧昭蕙的大腦跟電腦似的善于整理記錄,經過早年記錄和現在片區戶籍檔案進行對比,她找到了幾家原來居住在附近的鄰居,感謝五三年的人口普查,京城的人口普查做的更細緻,登記做的完善,不然她還要費一番功夫。
通過這些鄰居,她又知道另外一些人住處,老京城人,鄰裡間處的跟親戚似的,搬家了也還互通往來,就這樣你找他他找他的,一整個關系網,将一個院子裡的人大多數都找到了。
通過這些老鄰居的了解,顧昭蕙知道更多。
錢芳确實如周三海說的有點水性楊花,周三海的父親是個厲害的,因為就剩一個兒子所以早早的就給兒子娶了個媳婦,說是娶,實際上是從外邊買來的,那時候亂的很,這樣的事情也不稀奇,周三海的爹厲害,錢芳也不敢做什麼,在家裡老老實實的,周三海因為被家裡人管的好,那時候有點玩性,平常就跟人在外邊瞎混,對媳婦其實不怎麼在意,說起來就是還沒成熟,根本不懂得什麼感情啥的,所以兩人雖然一起有了孩子,但是沒啥感情。
後來就跟周三海說的,他爹一死,家裡沒有人管束,錢芳就經常出去。
鄰居說的事情中,有一件事情是周淩風十二歲的時候看見母親與人在家偷情,結果被那個男人給打了,這中間有個重要信息是周淩風當時被那個男人踹了一腳,正好在緊要的地方,那時候老大夫看了說是受了傷,或許會影響他生育。
顧昭蕙特意去找了老大夫,老大夫還記得,“我記得,那孩子當時才十二,送來的時候都腫了,不過過了幾個月我又給檢查一下,應該不會影響什麼。”
顧昭蕙對此有些疑慮,周淩風二十七了還不結婚會不會跟這個有關系。
除了這方面,還有一個就是他們搬家前的那次,周淩風差點将人給打死了,當時那人是被幾個鄰居送去醫院的,肋骨斷了四根,腿也折了腦袋都打裂了,“那孩子就是用拳頭打的,厲害着呢。我們幾個攔架的都差點攔不住。當時他媽也吓壞了,那孩子看他媽的眼神就跟看仇人一樣。要不是我們攔着我看他還要跟他媽動手。”
“那孩子跟他爸關系好,周三海早些年是有些混,可他爹死了,他沒了依仗,也就改了,找了個正經活,平常還給人做點雜活,掙的錢都供孩子念書了。那孩子也不愛回家,回家就是看他爹,對他媽冷淡的很。”
“對了說起周淩風,我記得那時候他跟一個女孩子走的挺近的,叫什麼來着?看我這腦子都忘了,也是咱們胡同的。”
“那林家的桂芝,不是咱們胡同的,是前邊的。周家搬走沒幾天,那孩子就嫁人了,林家也搬走了。”
顧昭蕙查了一下,林桂芝出嫁的時候就是在錢芳死亡前一個星期。既然這個林桂芝與周淩風有關系又怎麼會嫁給周淩風的父親,顧昭蕙又去查了一下,發現林家根本不知道周三海就是周淩風的父親,林桂芝結婚後沒到三年丈夫就死了,因為沒有孩子娘家婆家都待不下去,所以又找了個人,當時媒人介紹的時候是說周三海還有個兒子,周三海當時才四十一歲,林家人沒看到孩子,還以為孩子最多十幾歲呢。誰能想到周三海十六歲就有個兒子呢。
根本想不到的事。
顧昭蕙想着林桂芝就算知道周三海兒子是周淩風,也不會跟人說,畢竟木已成舟。而且看起來周三海也不知道這個事情,就她調查來看,當年因為媳婦的事情,周三海與鄰居接觸的少,平常工作時間忙,或許也有逃避心态,在家的時間太少。所以并不清楚兒子的感情問題。
林家清楚周淩風的事情,不過當年把閨女嫁出去也是因為周淩風的母親關系,那件事情鬧的太大,他們家怎麼也不會與那樣人家結親。
顧昭蕙覺着或許明白周淩風殺人誘因了。隻是他們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光靠這些是沒辦法定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