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查到了。”王星快步走進辦公室,許是走的太快有點氣喘籲籲,看見顧昭蕙就興奮的說。
顧昭蕙将他桌子上的水杯遞過去,“王哥先喝口水。”
王星拿過茶缸子咕咚咕咚的喝了大半缸子,放下缸子穿了口氣“今個早上你沒來的時候我接到李想電話他那邊已經查到了五零年那案子發生之前周淩風确實去過,不過他沒有跟當地親戚聯系,隻見過一個遠方的表哥,他過去是想讓他那個表哥幫着調一下工作,不過不着調為什麼第二天他就告辭離開了。”
顧昭蕙聽到這裡眼睛一亮“那确定了所在地嗎?”
王星點點頭,“找過人确認洋流方向,可以劃定抛屍範圍,與他表哥家所在地非常近。”
顧昭蕙舒了口氣,案件似乎明朗了。
“我讓李想留在那邊,根據抛屍範圍還有他表哥所在地進行排查,看看能不能找到受害者家屬。看看能不能進行聯系。”
“雖然排查範圍太廣,也是一個方向。”
王星這會坐在桌子邊上,打開手上一直拿着的檔案袋,“早上我接到電話,我又去了一次受害者家裡,進行了排查,你看看這個。”他文件遞給了顧昭蕙。
顧昭蕙接過來,一看“受害者女兒是周淩風所在中學的?這也不是一個片區?”
王星點點頭“我也沒想到,受害者丈夫受傷之後,孩子就送到姑姑家了,那孩子學習不錯,他姑姑也是沒了丈夫家裡就一個人,覺着孩子學習好将來也有出息就幫着養着,今年剛上中學,他們小學初中時一體的,以前小學時周淩風是她的數學老師。”
“這就是有交集了,周淩風應該就是通過這個了解了孩子母親的信息。”
王星搖了一下頭“不光這個呢,上個月孩子在學校裡被兩個女生給打了,那兩個女生其中一個說那姑娘母親勾引人,我查了就是與受害者有暧昧的一個男人。家裡父母打架了,孩子聽到了就上了心,可能就因為這個被他當做目标。”此時王星已經非常相信顧昭蕙的判斷了。
“調查進行到這裡,他的嫌疑已經很大了,但是我們還是沒有證據證明他與案件有關。”顧昭蕙說道。
“我倒是覺着咱們可以找他回來問一問。”王星說道,以這個年代辦案辦法,有這麼多嫌疑已經可以進行審問了。
顧昭蕙搖了搖頭,雖然現在還沒有明确的法規,但是顧昭蕙不希望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抓人,這個案件可以說是她主觀認定,然後進行心理推斷,到尋找作案時間。一切都是推定的,還是要找到證據,這樣一個連環殺人案,如果不能讓兇手認罪,以後也是可能被犯案的,更何苦樣她懷疑受害者不光這三個人。
她想了想說,“王哥,我是這樣想的,雖然現在我們所有的推論都指向周淩風,但是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還是不要驚動他,這案子三個現在已經有三個死者了,公布出去就是天大的案子,如果不能有足夠的證據是無法給人交代的,我看過市局四九年之後的案子還有一些未破獲的案件,很多案件都是靠保衛科破獲,市局威信不足,我想我們需要一些典型案例來給市局做出榜樣。我不是說市局實力不行,王哥你也知道我們很多案子是不能公之于衆的。”市局現在很多案子都跟敵特有關系,目前來說這方面抓的還是很緊的。與之相比普通案子重視就不夠了。
王星點點頭“你說的也對,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顧昭蕙說道“最後一起案子我們還沒有找到第一案發現場,是不是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另外就是當年錢芳的案子,她也是被抛屍在外,那個地點離她家裡也不是很遠,如果假設周淩風是兇手,那麼他的殺人地點在哪裡,我想在他家裡的可能性很大。”
“你說的對,我看了檔案當時法醫定得死亡時間是上午,那天就在他們胡同不遠的地方舉行了遊行活動,胡同裡不上班的很多都去看熱鬧,當時也有鑼鼓聲,所以他們一個院子裡的人也沒有聽見他家裡有什麼聲響,但是他家的老太太腿摔折了,一直在家,所以她應該知道自己孫子做了什麼。”
顧昭蕙點頭,“老太太不會說的,她本身對錢芳就有恨意,更何況是自己孫子。但是我想如果在家裡的話,應該會有些痕迹。”這時候人不會有清理現場的概念,最多就是打掃一下,這時候也沒有魯米諾反應檢測,這樣的檢測要到七八十年代才開始應用,而全方位使用還需要到九十年達。當然這個年代取證也有二三十年以後那麼細緻,隻要找到一定證據就可以定罪了。破案嫌疑人口供更重要。
“這樣他家裡先放一放,暫時先讓人盯着周淩風,咱們先找一下第一現場。”王星想了想說到。
尋找第一現場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顧昭蕙沒有接觸過這位嫌疑人,之前她負責調查錢芳那條線,王星的調查已經很細緻了,她仔細的觀看了證人筆錄,做的很細緻,廠子裡街坊鄰居,所有認識死者的都進行了排查問詢。
隻看這些的筆錄顧昭蕙也将受害者全面了解了一下,這位受害者叫鄭香草,這位怎麼說呢,她附近鄰居對她印象都很好,是個很勤奮的女人,丈夫癱瘓之後也沒有抛棄,一直照顧着,王星去家裡看過,發現男人看起來比其他卧病在床的人好多了。可以看出她照顧的很好,跟周圍鄰居關系處的也挺好的。
不過在廠子裡她的名聲就不好了,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謠言,仔細看這些謠言,顧昭蕙就發現,之所以有這些謠言,就是因為女人喜歡占一些小便宜,有時候會為了多要一點東西給人笑臉相迎,其實這也是能理解的,他家裡除了癱瘓的男人,還有三個孩子,大閨女在大姑子家還行,剩下兩個男孩也十一二歲了,正是能吃的時候,家裡還有一個婆婆腿腳不靈便也做不了什麼。這麼一大家子靠她一個人養活,她在廠子裡做不了技術工,隻能做些後勤工作,工資是除了臨時工外最少得,一個月十幾塊,挺不容易的。
而這些謠言中還有一些是廠子裡一些男人看她家裡男人不頂用,就開始口花花,誰都上前欺負兩下,女人們是不會說自家男人的問題,反而将問題矛頭指向女人,時間長了,她名聲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