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斜灑其上。
連金色的光輝,都仿佛為之動容。
憑添了幾分溫暖之色。
告示上,字迹工整有力,磅礴大氣。
字字句句,都透露着無盡的溫情與決心。
也透露着書寫之人,不凡的胸襟與慈悲之心。
告示乃張雪晴親手所書。
“【廣招天下流民,共築安樂之城】
值此亂世,百姓颠沛流離,吾心甚痛。為解百姓之苦,即日起,安樂城特開倉放糧,廣納四方流民。
凡願來者,直接落戶,免費食宿,溫飽無憂。城内各處設有工坊,發放工錢,可自選勞作之所,以工代赈,自力更生。
無論男女老少,皆一視同仁,共築安樂之城。
望相互轉告,速來投奔。
願天下無饑寒,人間皆安樂。”
此告示一出,頓時如同春風拂過幹涸的大地。
迅速在流民之間傳播,引起了軒然大波。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
如同長了翅膀,迅速朝四面八方擴散。
消息越傳越遠,從鄰近的村落,到遙遠的山川。
一時間,無論是聚集在破敗村落的流民群體,還是藏匿于山林深處的零散流民,都紛紛議論起來。
“嘿!你聽說了嗎?安樂城給流民們提供免費吃住,還能賺工錢呢!”
旁邊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大漢,頓時瞪大眼睛,滿臉的不敢置信。
“不可能吧?這樣的亂世,這城主是傻的呀?還是有其他啥企圖啊?”
說話的那人不樂意了。
“嘿!怎麼說話呢!人城主是一位十歲的小姑娘,可她本領大得很!一個人就殲滅了城裡所有的土匪呢!據說是天神轉世,專門來拯救咱們的!”
“真的嗎?就咱這樣的命,還能遇到這樣的好事?”
“千真萬确!說是對咱們一視同仁,去了就能直接落戶安樂城,和現有的城民一樣,一起建設安樂城。咱去了,就再也不用過現在這樣畜生不如的日子了。”
“哇!那這位城主,可真是位女菩薩呀!”
青年漢子滿臉激動,仿佛已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是啊,不僅落戶、管吃住,還能幹活掙錢,真是活菩薩轉世!”
“聽說安樂城裡,農田的水不用費力去挑,水自動就會流過來灌溉呢!”
“天底下,還有這樣神奇的事情?!”
“是啊!而且聽說他們耕田,有個啥農具,一點都不費力氣,還賊快!”
“哇!好想去啊!”
“那還猶豫啥?!咱立馬就收拾收拾,趕緊去啊!”
“對對!萬一去的流民太多了,安樂城接納不過來,咱去晚了可就慘了!”
那些飽受着饑寒交迫之苦、在荒野中掙紮求生的流民們,頓時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們迅速收拾好簡陋的行囊。
或攜家帶口,或孤身一人,踏上了前往安樂城的路途。
沿途之上,這個消息被不斷地傳遞、擴散。
仿佛一股無比溫暖的力量,在這寒冷的世間,蔓延開來。
*
安樂城外。
晨光熹微。
一條條由流民組成的長龍,幾乎望不到邊。
有工作人員不斷穿梭其中,扯開嗓門,廣而告之。
“來安樂城的流民們,可以先喝一碗米粥,再去登記信息處,然後去檢查身體處,再去臨時收容所,十二個時辰之後,即可進入安樂城。”
城外,用簡易的圍欄、麻繩和标識牌,清晰地劃分成了不同的區域。
流民很多,但是卻沒有混亂與喧嚣。
大家都和樂融融,井然有序。
首先迎接流民的,是一碗碗熱氣騰騰的米粥。
一排排簡陋卻整潔的粥棚。
一口口煮着米粥的大鐵鍋。
炊煙袅袅升起。
在晨曦微光中,氤氲成一片柔和的景緻。
粥香四溢。
慰藉着每一位流民饑渴的身心。
每個粥棚前,都有幾位身着樸素卻面容和善的工作人員。
手持木勺,微笑着為每一位流民盛上滿滿的一碗米粥。
流民們頓時如獲至寶。
有人小心翼翼。
有人狼吞虎咽。
一碗米粥下肚。
那溫暖的米香,瞬間驅散了長途跋涉的疲憊與風霜。
每個人的臉上,都不禁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一位年邁的老者捧着碗,眼眶微紅。
“這米粥真是熱乎,暖到俺心窩子裡去了!”
旁邊的一位年輕婦人點頭附和着。
“是啊,沒想到在這亂世之中,咱還能喝上這樣香甜又濃稠的米粥。”
邊上,她的孩子也在一旁大口喝着米粥,一臉滿足。
“希望以後天天能有這樣好喝的米粥!”
“是啊!咱所求的,就是能填飽肚子,有個安穩的住處,足以。”
喝完米粥,流民們按照指引,有序地前往登記信息處。
一排排整齊的桌案上,擺放着筆墨紙硯。
一群身着統一服飾、面帶微笑的工作人員,手持筆墨。
耐心地詢問并記錄着每一位流民的姓名、籍貫、家庭狀況等基本信息。
這些記錄不僅是他們身份的證明,更是以後他們在安樂城生活的新起點。
最後,工作人員會微笑着祝賀。
“歡迎,您以後就是安樂城的子民了。”
從此,他們不再流離失所。
他們是安樂城的子民了!
大家的眼中頓時閃爍着淚光。
“好!好!好!以後總算有了個歸宿。”
“這信息登記得還挺仔細的,看來安樂城是真的把我們當自己人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