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登記處緊挨着的,便是檢查身體處。
醫者們早已準備就緒,為每一位流民把脈、詢問健康狀況、檢查傷口等。
流民們有些忐忑。
“咋還要檢查身體啊?幹啥用啊?俺沒錢啊……”
一位維持秩序的中年婦女微笑着,耐心地向周圍的流民解釋。
“檢查身體是為了大家好,一來有病情可以早點發現、早點治療。二來,也可以避免有什麼傳染病會傳染開來。”
“大家盡管放心,檢查身體都是免費的。生病的人,安樂城也會免費為大家治療。”
聞言,大家都覺得難以置信!
天上簡直掉餡餅了。
不僅有免費的吃住,居然還能免費看病?!
“天底下,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啊?”
“是啊!這安樂城,當真是好得沒話說啊!”
“活菩薩啊!老天保佑!我們遇到活菩薩啦!”
有流感發熱的,會專門轉移到一個單獨的住處。
醫者會詳細告知,開出藥方,标上序号。
一份會交到藥房,一份交給患者。
會有專人負責抓藥、煎藥、并送到患者手上。
患者可憑标了序号的藥方确認。
其他流民,身體檢查完沒問題的,就會被領到不遠處的臨時收容所。
這些收容所雖雖然是臨時搭建的,卻也幹淨整潔、安全溫暖。
對流民們來說,已經是很好的避風港了。
他們可以暫時安頓下來,稍作休息。
流民們一進來,就紛紛感歎。
“收拾得真幹淨啊!今晚總算能睡個好覺了。”
“這還隻是臨時的收容所,哎,你說,這要真進了安樂城,會給咱安排啥樣的住處?”
“管它呢!能跟這裡一樣好就行!”
“我覺得,肯定比這裡好!”
“嘿!急啥,明兒就知道了!”
十二個時辰之後,會再檢查一次身體,如果都沒有問題,便可以進入安樂城。
粥棚、登記信息處、檢查身體處、臨時收容所……
這樣的流程不斷重複着。
每一個環節都井然有序,沒有絲毫的混亂。
忙碌而又溫馨。
高效而又人性化。
表達着安樂城對流民們的深切關懷與溫暖。
*
在張雪晴貼出告示的第一時間,周慧蘭就暗暗着急。
奈何她忙,城主更是忙得不見人影。
夜色漸深。
好不容易看到城主回來,她急忙上前詢問。
“城主,您這告示上寫着,‘凡願來者,免費食宿,溫飽無憂’。這吃的簡單,可這住所,在哪裡呀?’”
“還有‘城内各處設有工坊,發放工錢。’這工坊,在哪裡呀?”
張雪晴一邊往書房走去,一邊淡定回答。
“蘭姨,我知道您擔心什麼,這住所和工坊看似還沒影子,但我心中已經有了全盤的計劃。”
周慧蘭眉頭緊鎖,隐隐擔憂。
“城主,告示一貼,流民們很快就會蜂擁而至。他們懷着滿腔的信任和期待,要是來了,一看什麼也沒有,怕是會您的名聲不利呀。”
張雪晴歎了口氣,腳下步履卻依舊匆匆。
“蘭姨,這個我知道,可是沒辦法,外面越來越混亂了,我晚一天開城門,死去的人就不知道會多多少。”
周慧蘭聞言,也不免歎了口氣。
張雪晴随即展顔一笑。
“您别擔心,關于住所和工坊的建設,我打算讓流民們自己參與進來。”
“我們提供必要的建築材料、安全培訓和技術指導,讓他們自己親手建設屬于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家園。”
“自己給自己建房子,不需要任何費用,還有工錢拿,這不是很妙嗎?”
周慧蘭聞言,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城主,這……這個想法是很好!可這太冒險了!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建造房子的經驗,萬一……”
正說着,兩人已走到書房門口。
張雪晴推門進去。
“經驗是可以學習和積累的。如此,他們不僅能學會一技之長,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增強彼此的凝聚力,更能讓他們從受助者轉變為貢獻者。”
“他們會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和安樂城的未來添磚加瓦。這種參與感和成就感,是任何物質條件都無法替代的。”
見蘭姨依舊皺着眉,張雪晴繼續解釋。
“住所和各處工坊的地址我已經選好了,接下來,我們要組織專業的木匠和工匠,對流民們進行培訓和指導,确保他們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和建造技能。”
“這些流民隻是最普通的建築工人,每一處,還會有專業的人,分别負責設計、指導、監工和總體工程等等。”
“同時,我也會設立監督機制,定期檢查各處住所和工坊的建設情況,确保質量與安全并重。”
周慧蘭緊鎖的眉頭總算舒展開來一些,但仍有一絲疑慮。
“可是,城主,時間緊迫,我們如何确保,可以在短時間内,完成這麼大量的建造呢?”
張雪晴信心滿滿。
“時間确實緊迫,但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發揮所有人的力量,讓效率最大化。”
她從書架上取出幾張紙,攤開。
“蘭姨,您看,這些是我制定的詳細的時間表和進度安排表,确保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不浪費任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