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漣一至姜府門前,立馬有僮仆迎上來,道:“崔欽差這邊有請,我家老爺在園中恭候多時了,小的迎您過去。”
崔漣颔首答應,由他在前面帶路。
路上穿過一處杏花林,清風拂來,杏花如雨而下,落入靜靜流淌着的清溪上,清溪載着這花瓣做的小舟駛向幽處。
不遠處一女子坐在秋千上,一身珍珠白煙紗散花裙,看不清面容,卻自有一股清靈之氣,仿佛誤入凡塵的杏花仙子。
崔漣面上微微恍神,心裡卻想到,這怕就是姜敖所說的那個小女兒了,也難為他現在還這麼費心的想要撮合。
一旁小厮笑笑,對他說道:“崔欽差,這是府上的小小姐,這裡離内院較近,驚擾道崔欽差了。”
一邊說一邊觀察着他的反應。
崔漣應了一聲,不再看過去,“無事。走罷,姜公要等急了。”
小厮心下失望,但面上仍熱情地迎着他往前走,“這邊這邊。”
不遠處花林裡。
正坐在秋千上的姜棠心下震驚,原來是他!
原來他就是陛下所任命的欽差大臣。
姜棠神思不定,憶起從前。
幾年前她還是一個小姑娘的時候,去靈隐寺上香的途中,曾見一少年救助傷了腿的老農,還親自下田替他收割田中未收完的稻谷。
許是那少年相貌極盛,氣質又格外獨特,姜棠一直記在心裡。
今日一眼便認了出來。
如果是他的話,姜棠心想,即使入了朝堂,成了欽差,那曾經肯親自下田的少年也不會變成惡鬼。
也許他能将姜家所做的惡事公之于天下。
姜棠的手緊緊攥住秋千的繩子,目光裡含着希冀與破釜沉舟的堅定。
……
“姜公這小園确實是占盡風情啊,風景這邊獨有。”崔漣人還未至,聲先到。
“岸陵過譽了過譽了,”姜敖忙迎上來,“來,去那裡的亭子,視野最好不過,老夫親自為岸陵煮茶。”
崔漣跟上,待一坐定,看見石桌上擺着的玻璃茶具,目光微動,心下了然。
“說來還是岸陵贈予的這副茶具好,看着這白霧漸漸暈染,倒比古人更顯幾分風流雅緻。”
崔漣笑道:“好茶具還需配上君子名士,不然就是明珠蒙塵,平白受了辱沒。”
心下不由暗歎,可惜确實平白蒙了塵,
姜敖今日着一廣袖長袍,霧氣缭繞間,倒也是說不出的蘊藉,他應道:“今日的茶乃是老夫最為珍藏的君山銀針,與這獨一無二的茶具正是相配,煮出的茶滋味怕是遠勝平時,有好茶,有好景,自然要與岸陵共享。”
崔漣接過他遞來的茶飲下,言道:“良辰美景,與人共賞才是樂事,他日崔某回京之後,為您捎來一枝京城的桃花聊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