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作為這個小家庭乃至大家族裡最後知道這件事的人,咱們薛大人真是大寫的苦逼,要不是神侯府上出了那樁幾乎滿城皆知的提親,薛大人擔心自家兒子看上的媳婦被人劫胡,他可能還會更晚知道。
為什麼?就因為咱薛夫人和薛二公子為了搶占刷閨女(妹妹)好感的先機,硬生生把他們的相公(親爹)這個(曾經)公認最受閨女(妹妹)喜歡的人給排擠了,至于那些不在京城的祖父祖母、叔叔伯伯、堂兄堂弟……反正隔得遠,告訴又何妨。
沒錯,所以直到清安離京去了江南,咱們薛大人才知道他們一大家子找了十幾年的人其實一直隻就跟他隔了幾條街……咳咳,人艱不拆。
不過對此咱們的薛夫人和薛二公子卻沒有半點愧疚之心……
好吧,其實如果薛大人平時有多多留心自家夫人的畫作,或者多上心一點自家兒子的婚事,說不定會發現得更早一點。
總而言之就是……之所以會有今天這劫難都是薛二公子他自找的。
苦逼的薛二公子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沒有半點掙紮意圖的蹲到了牆角裡面壁思過,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不一會兒他蹲得腳麻了,于是他果斷換了個姿勢接、着、蹲,直到前堂有人通報六扇門送嫌犯來審……
“行了,該幹嘛幹嘛去,就是不許出府!”
薛大人甩甩袖子去前堂審案了。
“唉,六扇門誰送來的犯人?”重獲自由的薛勉扶着牆邊松松腿腳筋骨邊問道。
“人小的也不認識,不過看送來的都是内宅的丫鬟婆子,估摸着應該是六扇門那清安姑娘讓人捆了送來的吧。”
薛二公子:╮(╯▽╰)╭妹妹真是旺我呢……
前堂,得知嫌犯是自家閨女讓人捆了送來的,薛大人那叫一個激動,女兒負責查案抓人當爹的負責審判定罪,妥妥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連帶着審判都更嚴謹苛刻了呢。
一點一點,好不容易把這複雜的後宅案情給理順了,将送來的人定罪收押了,剛想下去歇會兒,又是一串被捆來受審的宅案嫌犯,一撥接一撥,直到這太陽都快下山了還沒審完。
與此同時,由于太集中的審了一堆宅案犯人,咱們薛大人審着審着對家庭生活的要求都降低了:雖然媳婦和兒子是小心眼妄圖想跟自己争寵,但是他們竟然都沒有想過陷害诋毀自己,真是娶到了賢惠媳婦,生了孝順兒子啊。
另一邊,身在許國公府的清安終于決定收工了。
“清安姐,你今天才回來,早些回去吧,剩下的事我們回去做就好了。”
“是啊,今天下午咱們走了四戶人家呢,清安姐你快回去休息吧,剩下的就交給我和小六。”
小六與雀兒都勸說着清安早些回去休息,可清安哪裡不知道他們是在勸自己早點離開這國公府,方才他們該聽的不該聽的全聽了,現在怕是都在擔心自己待在這裡心裡會膈應吧。
“剩下的肯定都歸你們做,我也确實要回去歇着,不過也拜托你們不要瞎想,我走了。”
拜拜手,清安大步流星地往前院大門出去,留下同是面色凝重的二人目視着她的背影漸行漸遠。
“真是瞎眼了,放着我們清安姐這麼好的女人不娶,非娶那麼個女人,活該被坑!”
“咳……雖然你說得對但你能不能小點聲,這還在人家地盤上呢。”小六壓低聲音湊到雀兒耳邊提醒道,又道“且還說不好到底怎麼一回事呢,指不定是清安姐不樂意,那馬氏胡言亂語……”
從許國公府回神侯府的路上,清安這噴嚏打的真就壓根沒斷過,隔一會兒就得來幾個,其實早從決定今天要去許國公府辦案起,清安就知道此行過後自己免不了要成為他人背後議論的對象。
為什麼?
因為許國公府庶出的三公子曾是師母為她相看的準夫婿人選,也是她被宣布告吹的第二任相親對象……好吧,其實他們壓根還沒來得及發展到相親階段這事兒就吹了。
事情具體還得從三年前說起。
衆所周知,諸葛夫人愛做媒,她不輕易做媒可但凡出手必成佳偶,唯獨在清安這連番栽跟頭。
那一年,清安還老實巴交地待在書院裡念書,同時期許國公府的庶三公子與他現如今的妻子馬氏也在這家書院,清安與馬氏還是同班。
許三公子雖是庶出但因養在國公夫人名下,加之學問不錯、品行也端正,在當時書院裡也算小有名氣,而清安雖然書念的一般般但交際手腕強,小夥伴多的不要不要的,上至勳貴繼承人下至普通百姓家的娃,至于馬氏,學問是挺拔尖的但人際就不怎麼樣了。
馬氏這人怎麼說呢……清安也挺不喜歡她的,頂着尖子生的頭銜卻總愛幹些小白花的勾當,還是朵老愛往别人身上潑髒水的小白花。不,也不能叫小白花,得是美人才能叫花,馬氏的長相至多隻能算是端正有餘秀美不足。
她承認馬氏在學業上是努力的,她在玩的時候她在學習,她在睡覺的時候她在學習,她在偷懶的時候她還在學習。
不僅如此,這馬氏還是個極有上進心的人,當她還認不全書院先生的時候她已經博得了所有先生的好感,當她還在為考試抓耳撓腮的時候她已經主動與書院裡小有名氣的才子搭上關系、讨論學問,順便表達了愛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