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江東風華錄 > 第33章 33 東冶建安

第33章 33 東冶建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是日,孫策将張昭從督課中請走,商榷戰事。

老師離去,可這一次,少年組卻異常安靜,無人起身騷動,隻聞靈澤在一旁噼裡啪啦地翻竹簡,也不知是在找什麼。

府堂内,孫策邀賀齊入坐,與張昭共議。

此孫策以會稽太守之名,察舉賀齊為孝廉,又任縣長,如今不過二十來日,便又把賀齊诏了回來,他多少是有些不明白,冷聲沉問:“不知将軍诏我來是為何事?”

再者,高岱是他所推舉,孫策就這麼把人殺了,他多少也是有些生氣的,因此語氣并不是很好,臉色青得發紫。

孫策賠笑兩聲,親自斟酒與他,懇聲道:“孤聞永甯縣山越賊子已定,自該嘉獎賀卿。願擢升賀卿為會稽南部都尉,掌此半郡之兵力。”

“齊,不堪重任,望将軍收回成命。”賀齊斷然冷聲拒絕,氣呼呼地不想理孫策。

孫策微聲歎息,眼睛一橫,張昭便先退出堂内,而他攬來一盞烈酒,坐到賀齊身側,又将手搭在他背上,聲淚欲下,憂聲痛訴:“我入會稽,士族相惡。高岱一事本應是小,可偏偏被有心之人煽動利用,威逼我至府前,我若從之,将來以何而治會稽。我知公苗公正廉斷,如何能不懂我心呐……”

孫策這聲聲悲切又委委屈屈地,令賀齊不禁起了一身又一身道雞皮疙瘩,又見他全無郡守将軍之風,用詞謂‘我’,又親昵呼喚他的字,也是着實被他感動到,理解他的用心。但,高岱這條命,可不是白白枉死!想到這兒,他再次堅定拒絕孫策,道:“将軍,是我無能,不堪受此重任。”

孫策聞聲痛飲一盞,又将酒壺攜來滿上,接連狂飲,直至面色紅潤,昏昏欲醉。賀齊不知他是真醉還是假醉,隻聽得孫策在滿身酒氣中,抱住他的肩身喃喃道:“天下大亂,四海未夷,一郡之安,何如天下之安。孤、一定要平定四海,為萬民而戰!多少人不理解孤、輕蔑孤,孤都不在意,隻盼有交心者,堪與共飲同訴,偕為心中太平之願!公苗、公苗……”

賀齊用力扶住孫策,眼前這可是一位身長八尺威武雄壯的青年将軍,而賀齊也生得高大英姿,同為好武有志者,賀齊不禁垂眸思索,将往事來日仔細斟酌,良久過後,乃将昏醉的孫策扶到桌案上伏着,再起身拱手而道:“公苗,願承會稽南部都尉一任,随将軍,南下而破東冶。”

孫策伏在案幾上,驟然狂笑數聲,支身而起,攬酒與賀齊:“公苗知我也!公苗知我也!”

張昭推門而入,将一盞茶水遞給孫策,微緩片刻,待孫策去掉酒氣,乃與賀齊問:“公苗是如何知曉,将軍欲南征東冶?”

賀齊正襟危坐而答:“我于郡中多年,未得重任,隻堪見諸官吏無能卻虛領重任,而無益于百姓。此前的永甯縣長、将軍擢為會稽南部都尉之韓晏,便是其一。将軍令其南下逐王朗,我便知必然失敗。”

張昭輕捋胡須,贊歎道:“公苗慧眼。韓晏于永甯數年未能平定山越,而公苗,不足一月便威震之,将軍亦深為歎服。”此話方落,孫策笑将酒盞與賀齊而對。

賀齊謙虛地舉盞而敬,共飲罷後,方道:“東冶遠去山陰近千裡,其間山脈縱橫,其海洶湧澎湃,因是官吏常脫離郡中而自治,是以有‘東冶’之謂。而東冶官吏甚至與山越匪徒相勾結,危害百姓,此番平定東冶,望将軍盡除此痼疾,還會稽南部之安平。”

孫策朗笑數聲,念念而道:“東冶東冶,當以策治。我看,平定之後,便以建安為名。建會稽之安、建——天下之安。”

賀齊拱手笑道:“将軍大義,公苗歎服。然将軍方入會稽,郡中事務繁多,公苗請先行領兵南下攻之。”

孫策颔首道:“許!”

數日後,孫策親自于城南送賀齊領部曲一千而行,去往東冶戰場,與韓晏彙兵而帶之,送罷賀齊,孫策也未有松懈,立即訓兵練陣。

是日,吳郡太守朱治的舉孝廉文書已奏取,并受任孫權為陽羨縣長,即日便需啟程赴任。

孫策暫将周泰别部千人編于呂蒙别部麾下,隻留周泰兩隊共三十人随孫權行往陽羨,畢竟,帶一整編的别部前去陽羨可不行,一聲是分了主力,二是陽羨也并沒有那麼多糧草來養百千士兵。

孫策又擔心周泰勇武有餘智謀不足,仔細斟酌欲再派位能人相佐,張纮鎮守吳郡、張昭佐鎮會稽,這兩人不得遷動,但他麾下大多是軍旅行伍之人,一時竟沒有最佳選擇。

思前想後,孫策想起一位來自北海郡的名士:前揚州刺史劉繇的舊部,孫邵,曾為劉繇刺史幕府下治中從事。自敗逐劉繇于豫章郡,逃亡途中生擒孫邵後,他一直拒絕出仕。孫策則将他禮待于吳縣,派朱治時不時地便去遊說幾番,如今朱治信中道是,他的态度持觀望偏好之勢。

孫策本是決定讓孫權直接去陽羨赴任,看來,是需要回一趟吳縣,把孫邵忽悠到願意出仕,授其為陽羨縣丞,佐此一縣之事。再順便将母親送回吳縣,豈不是兩全其美之計?

但很遺憾,吳瓊拒絕回吳縣。孫策出兵南下東冶也好、繼續留在山陰也罷,她定要緊盯孫策的行為,哪怕是以命相抵,也斷不會再讓孫策貿然誅殺名士,徒惹仇恨。

隻是,臨行前,步練師愁緒愈深,寝食難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