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海城,修仙界現有的37座知名主城之一,當之無愧的北海明珠之城。
不能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但凡是有些見聞的修士,都不會不知它的存在。可天道年間的許多修士也許不知道一點,那就是團海城的曆史,其實相當短暫。
不如說,在敖海若出現之前,修仙界根本就沒有什麼團海城。乃至整個北海,其實都沒有一座像樣的城池,隻有零散的漁人村落罷了。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并不難猜。北海,總是和北海妖族混為一談,難以切割。北海沒有主城、聲名不顯,自然是因為在很久以前,北海妖族就很不出名。
“衆所周知,天下妖族分兩支,分别是北海與桃源山。但這是很粗暴的劃分,準确的說,隻是天下大型妖族聚落分兩支,分别是北海與桃源山。”
玉憐香道:“桃源妖族以陸生妖族為主,北海妖族以水生妖族為主。除此之外,還有西沙妖族——位于西海附近,相當排外;羽族,也即飛禽類妖族,奉鳳凰為尊,已經長久不見蹤影,但應該還存在于世上;以及一些小的妖族群落,散布在修仙界各地。”
天下妖族不止兩支,現今的人族修士卻很多都不曉得。這也正常,就是現實裡,大多人對另一個國度、另一個民族的習俗詳情等也了解甚少,充滿刻闆印象;人族和妖族的劃分的确更明顯,互相有所不了解是很正常的。
但天下妖族不止兩支這件事,想一想,卻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連人類都不止主城,還有許多小村落,怎麼妖族就能全聚集在一起呢?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妖獸可不會隻在固定幾個地點誕生呀!
陸昭昭起初有些驚訝,但想一想也是:“怪不得桃源山見到的都是走獸,原來飛禽和他們不是一起的!”
玉憐香微微颔首:“雖說桃源山是當今天下最大的妖族勢力,首領更有妖王之名,但詳細來說隻是【走獸的妖王】,當然,其實也是有一些飛禽、植物甚至昆蟲的,但還是走獸更多,至少要占桃源妖族的七成。”
他隻略提一下,很快轉回正題:“言歸正傳。就像如今已經很少人知道的羽族,其實過往曾經非常昌盛一般,現在天下人皆知的北海妖族,千年前其實不大出名。”
不是說它們的聚落不夠大,實力不夠強,而是水生物種——和陸生物種,天然就有天壤之别!對陸生種來說,潛入深水中很困難,對海族而言,上陸地也沒必要。所以和桃源山不同,北海妖族的發展史完全是另一條線路,也相對封閉了許多。
“就像蟲類因壽命短暫,非常難以出現能進化成妖族的個體,海生妖族雖然天生壽命要更長,但智力發展更緩慢,實力進步更緩慢,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都注定了它們一方面很難化為人形,另一方面很難和人族打交道。”
玉憐香搖搖折扇,意識到冬天做這個動作有點兒怪,又給收起來了:“當然它們也是一直有強者的,強者甚至還很多,但都很難離開水域,也就每代作為首領的龍族和外界還會有些來往。”
“每代的龍族首領?”
“嗯。羽族奉鳳凰為尊,水族當然奉龍族為尊。而和早就不知是否斷了傳承的鳳凰不同,龍性本淫,也因而如今天下水生物種、爬行物種……許多都有龍族血脈。”
他說:“而有龍族血脈呢,就意味着它們有進化成龍的可能性。鯉魚躍龍門聽說過吧?以蛇化龍,以魚化龍,以龜、鳄化龍,以鹿化龍……雖然很困難,但也是有可能的。”
而隻要是有可能的事,在這偌大的修仙界,漫長的時光,就會變成一種必然。所以龍族其實一直沒有從這片土地上消失,隻是亞龍和真龍,天生龍和後天龍的區别。
“但後天進化的龍族,有是有,卻很少,也往往沒有先天真龍那麼強悍,雖說一般隻要進化成功,不會有太大區别,我想也許和現今天地靈氣濃度有所減少,或者它們龍族血脈濃度太弱有關。”
這方面的課題,就不是該現在追究的了。玉憐香很知趣地略過:“總之,你們可以認為,在敖海若之前的龍族,都不是很厲害,能成為北海妖族的首領,一半是靠實力,一半是靠血統。”
神獸血統,天生是有威壓。但不代表北海妖族能以此崛起……反倒一直是不鹹不淡、不溫不火的,以至于一千五百年前,提到妖族,大家都隻會想到:
哦,桃源山啊。
“在這種情況下,北海妖族迎來了一個轉機。上一任的北海妖王,也是一條璃龍,是什麼轉化而來的,我就不得而知了,當時的北海妖族和外界交流不多,這部分我不清楚。”
玉憐香道:“總之,那位妖王出入秘境時,無意間撿到了一顆龍蛋。作為北海的妖王,她在猶豫之後,選擇嘗試把這顆龍蛋孵化出來。”
撿到一枚龍蛋,其實有很多選擇。畢竟龍族雖然強大,也全身是寶,哪怕龍蛋也是不可多得的寶物,如果那位璃龍選擇了吞食、煉化龍蛋,獲取更濃厚的神龍血脈,為自己着想……也無可厚非。
但她選擇了孵化。
“也非常幸運的,或者是天道垂憐,這顆不知在秘境經曆了多少萬年的龍蛋,在足足一千年後,被成功孵化了出來,誕生了一條小小的幼龍。”
青年看着廟宇,仿佛能夠穿越無盡的時光,看到當初:
“因傳聞上古龍族以敖為姓,人間又傳海神名為海若。璃龍前輩因對這條幼龍懷抱着殷殷期盼,在其降生之際,便為之取名——”
“——敖海若。”
這就是敖海若的誕生始末,也是北海崛起之始。既然選擇了孵化這條幼龍,那位北海妖王自然也沒有别的心思,隻是盡心照料,撫養她長大成龍。
璃龍對敖海若寄托了太多的期盼,也就對她保護得十分周到得當。在她幼生期,決不允許她踏出龍宮海域一步;就算到了少年期,也沒讓她出北海。
敖海若雖是真龍,但年紀太小,隻能乖乖聽璃龍的話。出不去,卻又向往自由,理所當然的,她把北海玩兒了個遍。
上天、入地,去各個妖族巢穴“尋寶玩耍”,自然也見過人類。像敖海若這樣的神獸,天生就有傳承記憶,上古紀元也有過人族大興,她自然不會不認識人類。
非但認識,還自然地通曉如何化人。也許是受傳承記憶影響,她還挺喜歡保持人形,對人族也有幾分喜愛,雖然覺得北海的漁人都太弱了些,可有時候,強者就是會對弱者感覺愛憐。
敖海若在海底見過太多仗着别人看不見,就随便瞎長長,長得千奇百怪的海獸,一見清秀的人類就心裡喜歡。可他們太小,太弱,哪怕是幼龍的她也不太敢靠近,怕威壓就給他們吓死,隻是經常遠遠地看,心裡比較一群小可愛裡,哪個要更可愛些。
日子就這樣平靜的過去。對于一條有成年龍庇護的幼龍來說,這個世界上真是沒有什麼煩惱的事了!除了不能夠離開北海,她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神仙都沒她過得自在,可想而知會養出怎麼個驕縱性子。
但她終歸本性不壞,也确實喜歡人族。某日又偷偷跑去看她的“小可愛”,卻偶遇異獸興風作浪,掀起海嘯。
眼見漁村要被淹沒,她的一群小可愛要送命,敖海若哪裡受得了?當即挺身而出,将海浪消弭的同時,也把那異獸爆錘一頓,當做加餐。
打得正爽,忽然想起什麼,心裡一個咯噔:吓壞小可愛們可如何是好!結果扭頭一看,迎來的竟然并非恐懼,而是一衆閃亮亮的眼神。
“上……上仙。”
顫顫巍巍的老村長,拄着拐杖,顫顫巍巍地問:
“多謝上仙搭救,不知上仙尊名,可否告知我等,好為您立長生祠……”
敖海若那會兒還不知道什麼叫“長生祠”,傳承記憶沒有詳細到這種地步。她隻是不自在地撓了撓龍角。
“敖……海若。”
少女眉眼都飛揚,神氣地說:“我叫敖海若!”
說完,她就離開了。不是不想和小可愛們多說兩句話,而是她還控制不住氣勢,再留下去恐怕傷害他們,不得不忍痛離開。卻不知她飛走之後,村人們癡癡望着她的背影,俯身下拜。
“海若……海若……是海神啊!”
“海神大人……是海神大人救了我們!”
“是海神大人顯靈了!!”
璃龍知識量并不豐富,或者說有些知識盲區。她不曉得,名字不可以随便取,尤其是将神靈之名冠于孩童,尋常命格承托不起神名之威,隻會夭折。
所以她不知道,給幼龍取名“海若”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好在身為天地唯一一條真龍,敖海若命夠硬,而拯救這村人,也确實為她帶來了功德。
她撐得起這個名字。
那之後,村人為敖海若立了小小的神廟。很小,很寒酸,但确實是神廟。人間造神,本是一件危險事,冥冥之中的因果,會給予自稱神明者巨大的壓力。
可也許冥冥之中也有什麼早已注定,有某種氣運,加注在這位年輕的龍族身上。因“海神”傳說自這個村落擴散開來,且她的确存在,也會力所能及地幫助人類,北海人族慢慢向這個漁村聚攏、朝聖。
小小的村落,人越來越多,逐漸變成鎮子,變成小城。當然,凡人們建立的小城,也不會多大、多先進,倒是那海神廟,反複修繕重建了好多次,倒是有點端正的模樣了。
而随着城池建立,小可愛們聚攏,加上曾經在人前現身,敖海若也少了點顧慮。時不時會在人們遇到危險時出現,給予幫助,而在這之後,被她救助的人族,又會為她供奉香火。
一來一往,竟成一個良性循環。功德之力扛住了人間稱神的壓力,敖海若也逐漸成為“在世海神”。
這個城池的後來,似乎也不必多說了。
“那就是團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