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近午,驕陽正盛。住宅小區門前緩緩駛過一輛灑水車,經過一輛自行車時收了水柱,又放着蘭花草的調子揚長而去。
日光太烈,柏油路面上的水很快蒸幹,散發着一股瀝青特殊的氣味。
穿着藍白校服的少女坐在自行車後座,一手高舉着一把遮陽傘給前面蹬車的姥姥遮陰,另一手拿着一根老冰棍啃得起勁兒。
姥姥輕輕捏下後刹,自行車停在小區門禁前。她拿着微笑黃豆的圓形門禁卡往感應處碰了一下。有些斑駁的舊鐵門便緩緩打開。
姥姥一蹬踏闆,後座的李今言差點兒沒坐穩。
她把冰棍放嘴裡叼着,騰出一隻手環住了姥姥粗壯的腰肢,撐着傘的那隻手調整着角度,堪堪擦着鐵門的邊上擠了進去。
……
姥姥家離小區門口不遠。
李今言先跳下車,等姥姥進地下車庫鎖車時,聽見旁邊有人叫她的名字。
“今言啊,這麼早就放學啦?”
她回頭,看見一旁的樟樹蔭下有兩人坐在石闆長椅上乘涼,一個年老些,李今言認識她,是住在隔壁的鄰居,方才開口的也是她。另一個中年人就完全臉生了。
李今言走過去點頭:“阿婆,今天高二分新班級報道,不上課。”
她看到一邊的中年女人,也對着她笑了一下,算是打了招呼。
“我大侄女。”老人簡單說了句,搖着蒲扇問,“後面就放暑假了吧?”
“再補一星期課就放假了。”
李今言對于不太熟的人,不擅長沒話找話,應答完便沒了下文。
中年女人問:“在哪裡讀書呀?”
李今言:“一中。”
“這麼遠啊,看你姥姥騎自行車載你,我還以為學校很近嘞。” 中年女人臉上有些驚訝。除了因為一中離這裡不算近,開車往返近一個小時。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中是市重點,錄取分數線高得離譜,她沒想到這個小姑娘這麼厲害。
李今言解釋:“是我坐公交回來的,姥姥是去公交站接的我。”
老人啧啧兩聲:“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她自己家離一中可近了,地段很好的。”
又來了,這個話題。李今言其實對于住在那裡頗為不屑,她更喜歡在姥姥家。
說着,老人歎了口氣,目光看向李今言,眼裡滿是惋惜:“可憐喏,自己有家不能回。”
“說什麼呢!”姥姥停好車,從地下車庫出來,冷不丁聽見這麼一句,氣得血壓都要上來。
姥姥擡手摟着李今言的肩:“這兒就是她自己家!”
鄰居也有些尴尬地笑笑:“我說錯話了,别放心上。”
姥姥盯了她一會兒,才帶着李今言朝樓裡走。
李今言倒是不太在意剛剛發生的事,自顧自地吃着那根快化了的冰棍。
“喲,一根小棒冰吃到現在沒吃完呢,”姥姥拍了拍李今言,“在外邊吃完了再回家,可不能給加多寶看見,它吃不了,得不停嗷嗷。”
加多寶是李今言媽媽送給她的三歲生日禮物,到現在也陪了李今言十三年了。這條長壽的阿拉斯加帥狗上了年紀後腸胃不好,吃不了冰的。
李今言三兩下迅速啃完,跑去扔到了垃圾桶裡又飛奔回來。
“姥姥,小姨回來了?”李今言吸了兩口樓道裡的高湯香味。
姥姥扶着樓梯把手往二樓走:“你怎麼知道的,你倆私通款曲了?”
李今言攙着姥姥的手,嘿嘿一笑:“我聞到小姨做的排骨湯的香味了。”
姥姥哭笑不得:“不能是别人家裡炖的?不能是你姥爺煲的?”
李今言:“這個帶八角的味兒就是小姨做的,跟别的不一樣。”
家門剛一打開,李今言便看見了守在門口尾巴有氣無力地搖着搖的阿拉斯加。
“加多寶!”李今言鼻子一酸,一個箭步過去,抱起毛發蓬松的大狗轉了兩圈。
姥姥在邊上換鞋,啧啧兩聲:“勁兒真大,我抱它可費力了。”
李今言放下加多寶,朝屋裡喊:“小姨!姥爺!”
姥爺走過來迎接她:“回來了?洗手吃飯。”
小姨薛靜從廚房裡探出一個頭:“有玉米排骨湯。”
“大老遠就聞到啦!香死我。”
李今言洗完手在餐桌前坐下,姥爺已經拿小碗給她盛好了湯。
姥爺把碗筷推到李今言面前:“裡面的幾個糯玉米我都給你挑出來了,你小姨知道你就喜歡吃糯的,特地給你買的,趕緊吃吧。”
“哎哎哎,”姥姥瞪了姥爺一眼,“做飯的人還沒坐下呢,誰也不許動筷,可别壞了這條規矩。”
李今言咧嘴笑了兩聲,起身去幫小姨給加多寶準備吃的。
等所有人都開動,姥姥看李今言啃玉米啃得香,特别好奇,問:“這糯玉米放湯裡煮,味道怎麼樣?”
李今言慷慨得給姥姥夾了一段:“姥姥你也嘗嘗,特别好吃。”
姥姥一口,評價道:“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