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夜雨疏燈錄 > 第49章 【第十回】夜深籬落一燈明(叁)

第49章 【第十回】夜深籬落一燈明(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此次解長安之危,郭卿與楊、柏二人有大功。吾欲封卿為尚書令,以彰……郭卿似乎有話要說?”

“臣尚當不得此位。”

禦座上之人無言許久,隻長歎一聲問道:“那郭卿想要什麼?”

郭子儀默然半晌,再度拜下:“臣懇請陛下[2],撤玄鷹符。”

殿中霎時寂靜,惟有燈火搖曳,映出一君一臣兩道人影。

“……郭卿隻要這個?”

“是。”

“早聞郭卿愛兵如子,果真不虛。”李豫起身緩步下了禦座,俯身将郭子儀扶起,“也罷。玄鷹符之事确無必要,自李将軍離世後,吾自省良多,也實感此舉……是有些過了。”

“陛下……”

李豫回身走回禦座,背對着郭子儀道:“郭卿且先回吧。近兩個月來成日奔波勞苦,辛苦郭卿了。”

郭子儀從殿中退下時,恰好與入殿的一襲霁青身影相錯。二人皆是身形一頓,誰都未曾看對方一眼,卻已有冬夜的寒悄然在他們之間凝滞。

“國師閣下。”

那人颔首見禮:“郭公已見過聖人了?”

郭子儀未正面回他,隻悠悠長歎一聲。

“人這年紀一大,就常想些有的沒的。”郭子儀似頗有感慨地道,“國師當知,這紅塵中事,還須得紅塵中人自己來解。古往今來,人們掙紮着活,生老病死也好,貧賤困頓也罷,皆是每一個活生生的人自己走出來的路。”

“郭公此話意有所指。”

郭子儀隻正了正肩頭戎甲,慨然長歎:“人如朝露,如蜉蝣,卻也知何為,為死不顧世……”

燈火長明間,玄徽長身靜立,任由郭子儀身影遠去。

一個時辰後,欽天監。

霁青披身,玄徽端坐于璨然夜空之下,仰首凝望那無邊星穹,一雙眼清透漠然,似洞穿那萬古以來流轉不休的星軌,解出道道銘刻宿命的通衢。

而這無聲無息于人世開啟的一場博弈,最終卻是以局外人一句“請撤玄鷹符”荒謬告終。

許久,他收回目光,自袖間取出一塊通體瑩潤的細長黑曜印信,上雕展翅飛鷹,下刻故人名姓。

“四百多年了……”

他摩挲那玲珑印信良久,偌大而曠寂的欽天監,隻聽得一聲低歎。

“我這一局,失卻先手,竟敗得這麼荒唐……”

···

十一月,協同風雅樓将最後一道引子埋下、拿到關鍵情報的當夜,何子規收到一封自長安來的急信。

這并非江湖來信,未通過風雅樓的信道而來,而是走了官驿。

她接了信,一眼便看見信封上四字舊時詞筆。

“靖軒親啟。”

将軍披甲清世亂,英傑血刃靖軒轅。

若說這世上還能有一人以此名号喚她且令她心甘情願應承乃至俯首,如今便隻有這麼一位。

大唐昔天下兵馬副元帥、諸道兵馬都統,今河東副元帥,郭子儀。

而李光弼當年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不改營壘、不替士卒、不易麾幟,與她也有将屬之情分,後來亦是以此封号喚她一聲“靖軒”。隻可惜逝者已矣,如今能以此稱她的,也惟有郭子儀一人了。

她莊重而謹慎地拆了信,将那信箋展開。信上字迹剛勁有力,嚴毅肅然之意盡透紙背,似從滾滾而去的烽煙之中飒沓而來。

靖軒久别

今玄鷹符已撤、遺禍暫平。

靖軒、卿且自入江湖。

天高水闊、他日相逢。

落款惟一熟稔“郭”字印。

讀過數遍,她閉了閉眼,靠近案上一盞燈,将信燒盡。灰燼簌簌而落,她解開外衫放在一旁,着那件舊時戰袍起身。孤燈黯黯,昏黃的燈火映上她肩頭至胸前的鬼面,流過一絲妖異猙然的光。

走出雲歸客棧,夜色清涼如水。她解下腰間那刻着一枝豔冶紅梅的淡朱酒壺,先飲了一口,又擡手一傾,将壺中餘下的酒盡數遙遙酹向長安。

一敬那未能前去送一程的英雄骨,一敬那久别後猶在長安記挂庇護的舊主帥。

一壺酒盡,她飒然撩袍、單膝着地,如昔時尚在軍中那般,向着長安深深一垂首。

月色拉長了地上一襲孤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