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慶堂這邊,第一場重頭戲“我來遲了”已經結束,黛玉被帶去拜見兩位舅舅。
賈寰知道賈母不待見自己,悄悄躲在正房西側的忍冬藤後。
等了許久,遠遠瞧見王夫人牽着個人影繞過粉油大影壁,過了東西穿堂,直奔着他的藏身處而來。
賈寰屏息靜氣,竭力壓低存在感,待二人姗姗進入後罩門,他才緩步跟了上去。
賈母的住處氣派軒峻,寬敞的小花廳裡人影穿梭,一衆兒孫媳婦忙着侍宴。
鳳姐安箸、李纨捧飯,王夫人進羹,賈母端坐在正面塌上,兩邊四張空椅上坐着黛玉和三春。①
黛玉在左下首第一個位置,離賈母最近。
賈寰趁着天色已晚,他這身妝扮又與寶玉有幾分相似,一路混進榮慶堂,對着端坐上方的賈母插手行禮——
“孫兒給老祖宗請安!老祖宗瞧瞧我這身衣裳妥不妥當?”
賈寰行禮完畢,陡然就轉了話題,還趁勢轉了轉身子,促狹又嚣張。
賈母人老眼花,半響才看清站在身前的“孫兒”是誰,氣得顫顫巍巍,卻沒有叱罵賈寰,轉頭數落王夫人:
“這身衣裳哪來的?誰許這孽障穿成這樣的?!”
王夫人面有難色。
賈寰朗聲解釋:“好叫老祖宗知曉,孫兒過罷年就滿七歲,按例該加冠了,老爺吩咐賴大娘給做了這套衣冠,孫兒趁着今兒給老祖宗請安,讓老祖宗看上一眼,若有哪處不妥當,盡早改了。”
他說得清晰明了。
賈母卻像沒聽見一般,依舊诘問王夫人:
“老爺一時糊塗,你就該勸着些,怎麼放縱他胡為?鬧出笑話來!”
王夫人讪讪賠笑:“略勸過幾句,奈何老爺不聽,環哥兒這冠上的珍珠,腰上挂着的羊脂玉,都是老爺從他自己的私庫裡尋出來的,一定讓用上——”
“定是趙氏撺掇!這衣冠不妥!事也不成!明兒讓他老子過來,我好好跟他說一說,咱們這樣的人家,最不能亂的就是規矩!”
榮慶堂中,婆媳一唱一和,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當事人賈寰反而成了聽衆。
事情雖然是他的事情,他卻沒有發言權,賈母和嫡母三言兩語就定了性,待明日賈政進來,就得蠲了他的冠禮,繼續紮沖天辮去。
想爬上高台盤與寶玉并肩?
夢裡呢!
賈寰本就料到會如此,并不郁結,他趁着賈母嗔怒的間隙,目光已轉到旁邊坐着的林黛玉身上。
四目相對,一瞬間的驚豔驚歎如潮水沒頂,壓過了周圍一切雜音——
世外仙姝,誠不我欺!
……
賈寰陶醉了半晌,緩緩回過神時,忙對着上首端坐的林黛玉叉手行禮:
“這個姐姐我好似在哪兒見過的,十分面善。”
黛玉大概猜到了他的身份,微微颔首還禮。
賈寰絲毫沒有“被一屋子人讨厭了”的自覺,繼續用他的小奶音叨逼叨——
“聽說林姐姐是從揚州來的,初到京城,南北水土不同,賈家的規矩也不一定合姐姐家中之式,主随客便,不必都改了的②,老祖宗昔日最疼愛的就是敏姑母,愛屋及烏,林姐姐盡可随意。”